分区

首页 > 百科 > 河豚在广东被称为什么?河豚鱼的别称是

河豚在广东被称为什么?河豚鱼的别称是

最佳回答2022-11-20

河豚在广东被称为乘鱼、鸡抱。河豚鱼,又名气泡鱼,别名鲀鱼、气泡鱼、辣头鱼,在江浙一带称小玉斑、大玉斑、乌狼等,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称乖鱼,而在河北附近则称腊头。

在我国,河豚鱼有30余种,常见的有黄鳍东方、虫纹东方、红鳍东方、暗纹东方等。河豚是我国重要的鱼类资源,主要生活在水的中层或底层,是江海洄游习性的底栖鱼类。河豚食性较杂,主要以贝类、甲壳类和幼鱼为食。

河豚就是大巴鱼吗

大巴鱼是河豚鱼的一种。大巴鱼就是河豚。

俗称"气泡鱼"、"吹肚鱼"、"河鲀鱼"、"蛤乖鱼"、"气鼓鱼"(江苏、浙江)、"乖鱼"(广东)、"鸡泡"(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用闽南话读)(福建)、"蜡头"(河北)、"艇鲅鱼"、“大巴鱼“。古时称“肺鱼”。大在珠三角地区及长三角地区。如广州番禺、昆山的锦溪,周庄一带出产的巴鱼,是河豚鱼的一种,通常为暗纹东方鲀的未成熟体,一般认为无毒。

一出水就肚子鼓气,象个圆球,非常有趣。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招牌上的“巴鱼”,其实是“鲅鱼”的笔误。学名马鲛鱼,在我国大多数沿海均有分布,体型呈纺锤状,肉多骨少,做法多样,甚至能用于制饺子馅,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海鱼。

扩展资料:民间传说根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时代,长江下游沿岸的人们就品尝过河鲀,知道它有大毒了。2000多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属地,吴越盛产河鲀,吴王成就霸业后,河鲀被推崇为极品美食,吴王更将河鲀与美女西施相比,河鲀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鲀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人们品尝河鲀的习俗比当今日本人还有过之无不及,特别是品尝河鲀精巢时,对其洁白如乳、丰腴鲜美、入口即化、美妙绝伦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形容,有人联想起越国美女西施,于是“西施乳”就在民间传开了。

河豚鱼的别称是

河豚鱼的别称:"气泡鱼"、"吹肚鱼"、"河豚鱼""、"气鼓鱼"(江苏、浙江)、"乖鱼"(广东)、"鸡抱"(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用闽南话读)(福建)、"蜡头"(河北)、"艇鲅鱼"等称呼。古时称"肺鱼"。

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汇合处也可发现。它们在水中吹动水和空气,使泥沙飞起,然后捕食躲在沙中的生物。因为牙齿和颌骨很坚硬,所以连极硬的贝壳也能咬碎。全体椭圆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

吻短,圆钝;口小,端位,横裂。上下颌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中缝明显。唇发达,下唇两端向上弯曲在上唇的外侧。

眼小,鳃孔小,为一弧形裂缝,位于胸鳍的前方,体表密生小刺。背鳍位置很后,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后端平截。体背灰褐,体侧稍带黄褐,腹面白色;体背、侧面的斑纹随种类不同而各异。

河豚鱼的别称是 河豚鱼简单介绍


1.河豚鱼的别称:气泡鱼、吹肚鱼、河豚鱼、气鼓鱼(江苏、浙江)、乖鱼(广东)、鸡抱(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用闽南话读)(福建)、蜡头(河北)、艇鲅鱼等称呼。古时称肺鱼。

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中含有剧毒,处理不当或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丧命。
3.因其外形似“豚”,又常在河口一带活动,江、浙一带俗称河豚,而山东则称艇巴,河北叫腊头,广东称乖鱼或鸡抱,广西则叫龟鱼。

河豚生活在哪里 河豚生活的地方


1.河豚大部分生活在海里,也生活在淡水及海水汇合处。
2.河豚,鲀形目,鲀科。

在江浙一带称小玉斑、大玉斑、乌狼等,在广东一带称乘鱼、鸡泡、龟鱼,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称乖鱼,而在河北附近则称腊头。

继续浏览:

上一篇:荣耀V30的上市时间?荣耀v30出厂时间

下一篇:根目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根目录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