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桃杀三士?什么是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是一则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是齐景公的臣子,勇武骄横。齐相晏婴想要除去这三人,便请景公将两个桃子赐予他们,让其论功取桃,结果三人都弃桃自杀。后用二桃杀三士比喻用计谋杀人。这则成语本身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分句。

成语寓意
在二桃杀三士这个典故中,晏婴巧妙地利用矛盾,不费吹灰之力,不露一点声色,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就除掉了三个居功自傲的谋逆之臣,又不得罪景公,让人不由赞佩他高超的计谋和智慧。同时,三员武将以匹夫之勇,恃才傲物,彼此相互争功,最终自尝苦果,让人唏嘘。从而告诉人们骄狂必惹来众多非议,最终自取祸败的道理。
中国古代历史上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
“二桃杀三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武士,三个武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成语故事出自《晏子春秋·谏下二十四》。
一天晏子有礼貌地从三人面前经过,这三个人却不起立答礼。晏子进宫见齐景公说道:“现在国君供养的三个勇士,对上没有君臣之义,对下没有长幼的礼节。对内不能防止暴乱,对外不能威服敌国。这三个人是危害国家的人物,不如除掉他们!”景公答道:“这三个人,要是击打他们恐怕不能得手,刺杀他们恐怕也不能成功!”晏子说:“这三个人都是凭勇力攻打强敌的匹夫,不懂长幼间的礼义。”于是请景公派人给他们三人送去两只桃子,并对他们说:“三位为何不比量谁的功劳大再来吃桃子呢?”公孙接说:“我一次曾打死一头大野猪,又一次肉搏初生的猛虎,像我这样的功劳,足可以吃桃子,而不会有人能同我相比了!”拿过桃子站起身来。田开疆说:“我曾手持兵器作战,两次打退敌人的三军。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吃桃子而不会有人同我相比了。
”拿过桃子站起身来。古冶子开言道:“我曾经陪同国君渡过黄河,一头大鼋叼走左骖,潜入砥柱山下的激流之中。那时候,我还年少不会游水,只能潜水行动,逆流而上百步,又顺流而下九里,追到大鼋杀了,我左手握住骖马的尾巴,右手提着鼋头,鹤跃一般腾出水面,船夫们都说:‘这是河神!’仔细看那是大鼋的巨头。
像我这样的功劳,可以吃桃子而不会有人同我相比了。二位为什么不交回桃子?”说罢抽出佩剑立起身来。于是公孙接、田开疆同声道:“我们的勇力不如你,我们的功劳不及你,拿起桃子不谦让,这是贪婪的表现;要是不敢死,又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二人都交回手中的桃子,双双刎颈而死。古冶子言道:“两个武士死了,单是我一人活着,这是不仁;拿话羞辱别人,反而夸耀自己的名声,这是不义;违背了武士的行为,如果不死,这是无勇的表现。虽是这样,我认为他们两人同吃一个桃子是合乎节度的,我独吃一个桃子也是合适的。”他也交回桃子,刎颈而死。
齐景公按规定的穿着装殓了这三个人,并按武士的葬仪安葬了他们。
什么是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讲了晏子用两个桃子挑起三个猛士之间的矛盾,最后三人身亡的故事。故事的过程就是前两位猛士因为细数功绩拿下桃子,第三位猛士则大怒,怒斥二人比不过自己,前面二位猛士一想真这么回事,觉得自己太贪婪,于是双双自刎,最后那位猛士觉得后悔自尽而死。
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五》。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故事鉴赏 这则成语故事最打动人的,是三位勇士的“君子之风”。晏子本想利用的三人恃才傲物的弱点,让彼此相互争功,离间人心,从而削弱他们的威胁,并没有想到他们会舍生取义,有如此君子风度。“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故事?
二桃杀三士来源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中的记载,讲的是晏子用两个桃子就杀掉了三位勇士的故事。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勇猛异常,但是因为三个勇士恃才傲物,不讲究礼仪,惹恼了齐景公,齐景公想除掉这三个勇士,但是又怕没人能制服住这三位勇士,这时他的相国晏子给他出了个主意,将两个桃子奖励给三人中功劳最大的两人,结果三员武将以匹夫之勇,恃才傲物,彼此相互争功,最终自尝苦果。
可见我们在生活中就算自己有很大的才能,取得了很大的功劳,也要低调一些,不能因为取得的成绩就看不起别人,最终给自己招来祸患。二.遇事多动脑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也要向晏子学习,正是他用自己的智慧帮助齐景公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三个勇士给杀掉了。在生活中碰到我们认为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时,不要退缩,也不要蛮干,而是要多动动脑子,看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很多时候通过一些小事就能改变全局。
三.要懂得尊重别人另一个给我们的道理就是要懂得尊重别人,三位勇士正是不尊重别人,才招致齐景公的记恨,可见在生活中,哪怕在普通的人,都要讲礼貌,尊重他人是最基本的礼仪。你知道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吗?欢迎留言讨论。
二桃杀三士什么意思 二桃杀三士的意思
1.二桃杀三士释义:比喻用计谋借刀杀人。
2.二桃杀三士是汉语中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上一篇:四害是指什么?四害是指哪4种
下一篇:摆烂是什么意思?摆烂是什么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