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红苕是什么?红苕和红薯的区别是什么

红苕是什么?红苕和红薯的区别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18

红苕是旋花科虎掌藤属植物。红苕原产秘鲁、墨西哥,由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才把它传播开来,中国是世界上种植红苕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

红苕是什么

红苕食用方法

中国食用红苕尖的习惯也较悠久,它是夏季的理想蔬菜,食用方法简单取鲜嫩红苕尖,经开水烫熟后,佐以香油、酱油、醋、盐等调料,制成凉拌菜,喜辣者,也可用辣椒油,根据各自习惯,分别拌成酸辣味、芥茉味、姜汁味等不同类型。也可与肉丝加调料爆炒,食之色香味美,清香回甜,别有一番风味。

红苕是什么

红苕又名番薯,是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爬行,根茎可以吃,是一种深受百姓喜爱的植物。 红苕这种植物,网络经常报道该植物有何种功效,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这种植物是什么植物,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哪些地区?下面让我们共同去了解吧。

红苕的种植面积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而菲律宾却在发展酒精工业上将红苕作为能源,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02 红苕适合在山地、沙地、旱地、水田等多种土壤栽培,抗逆能力强,主要表现在抗旱耐瘠、耐酸、耐碱、抗风、虫害少等方面,具有高产稳收的优点。 03 红苕是维生素A的主要植物来源之一。一碗225g的熟红苕可提供1155kJ热量,蛋白质15g,碳水化合物29.5g,钙18mg,磷20mg,铁0.4mg,胡萝卜素30mg,维生素B1 0.12mg,维生素B2 0.04mg,维生素C 30mg。

其食用方法较为广泛:可生啖,可蒸可煮,可煨可作粥,可切可晒干,可磨粉,可熬糖酿酒。叶可作蔬菜,皮与根可养猪、牛、兔等家畜。据最新研究表明:红苕还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防癌的功能。

04 红苕叶还具有食疗保健功能,对补气疗虚、健脾益胃都有一定疗效,常吃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有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的美容功效。同时,红苕叶还可防止心血管脂肪沉积、促进胆固醇排泄,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另外,红苕叶因具有病虫害少不易受农药污染的特点,医学界已将其列入无污染的抗癌蔬菜之一,营养学家称它是蔬菜中的“长寿食品”。

05 红苕叶被视为“健康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香港已流行用红苕叶制作宴席上的名菜,颇受消费者的喜爱,菜市上已出现每kg红苕叶价格超过100港元的现象,且经常脱销。用红苕叶加工成的脱水菜、盐渍菜等,还畅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市场。

红苕和红薯的区别是什么?

红苕和红薯的没有区别。红苕和红薯其实是同一种东西,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叫法。

食用红苕注意事项:
1.虽然红苕营养丰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红苕还是要注意营养平衡的,所以可以搭配一下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一起食用,例如蔬菜、牛肉等。
2.红苕适宜在中午食用,这是因为红苕的质地比较粗,所以在人体的消化时间会比较长,在中午食用可以确保人体对红苕的营养物质可以彻底消化吸收。
3.红苕不能和柿子、西红柿、香蕉、鸡蛋一同食用。

红苕读音是什么?

红苕读音是hóng sháo。红苕(学名:Ipomoea batatas (L.) Poir.),旋花科虎掌藤属植物,又名红薯、番薯、蕃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玉枕薯等。

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制酒精。食用方法中国食用红苕尖的习惯也较悠久,它是夏季的理想蔬菜,食用方法简单取鲜嫩红苕尖,经开水烫熟后,佐以香油、酱油、醋、盐等调料,制成凉拌菜。喜辣者,也可用辣椒油,根据各自习惯,分别拌成酸辣味、芥茉味、姜汁味等不同类型。也可与肉丝加调料爆炒,食之色香味美,清香回甜,别有一番风味,还可以烧煮成汤类或在熬粥将熟时放入粥中,以增加食欲。

红苕是什么东西

番薯(学名:Ipomoea batatas (L.) Lam.)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通常为宽卵形,叶柄长短不一,聚伞花序腋生,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

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概述图参考:中国自然标本馆 )中文名称番薯别名白薯、红苕、红薯、甜薯拉丁学名Ipomoea batatas (L.) Lam.二名法Ipomoea batatas界植物界芋头蚕豆南瓜芹菜花生地瓜红萝卜红薯的功效与作用红薯番茄植物学史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 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引入中国,源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1593年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

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

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

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彼时,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陈振龙的五世孙陈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种到浙江,他的儿子陈世元带着几位晚辈远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宣传,劝种番薯。据记述,陈世元在山东胶州古镇传授种植番薯的时候,亲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获,得薯尤多,于是一传
十.十传百,竞相种植。

番薯在华北地区便很快推广开来。清乾隆时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种。在直隶、更由皇上"敕直省广劝栽植"。由于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番薯很快在全国广为传种,并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1733年,番薯传到四川,1735年传至云南,1752年传至贵州。此后,番薯踪迹遍布西南。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具棱,绿或紫色,被疏柔毛或无毛,茎节易生不定根。

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全缘或3-5(-7)裂,裂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叶片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顶端渐尖,两面被疏柔毛或近于无毛,叶色有浓绿、黄绿、紫绿等,顶叶的颜色为品种的特征之一;叶柄长短不一,长2.5-20厘米,被疏柔毛或无毛。聚伞花序腋生,有1-3-7朵花聚集成伞形,花序梗长2-10.5厘米,稍粗壮,无毛或有时被疏柔毛;苞片小,披针形,长2-4毫米,顶端芒尖或骤尖,早落;花梗长2-10毫米;萼片长圆形或椭圆形,不等长,外萼片长7-10毫米,内萼片长8-11毫米,顶端骤然成芒尖状,无毛或疏生缘毛;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外面无毛;雄蕊及花柱内藏,花丝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时无毛。开花习性随品种和生长条件而不同,有的品种容易开花,有的品种在气候干旱时会开花,在气温高、日照短的地区常见开花,温度较低的地区很少开花。

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由于番薯属于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常不结实,所以有时只见开花不见结果。

红薯是什么植物 红薯简单介绍


1.红薯等在植物学上的正式名字叫甘薯。 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可供给 大量热能,有的地区把它作为主食。


2.红薯属管状花目, 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 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红薯是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块根,红薯茎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

红薯是什么?

红薯的概述:红薯在不同地区的称呼各不相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在植物学上的正式名字叫甘薯。红薯是一种块根作物,是世界第三种主要蔬菜作物(马铃薯和木薯分别居世界主要蔬菜作物的第一和第二位)。

与熟马铃薯相比,熟红薯含有大约相等的热量,较少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以及更多的维生素A。红薯是维生素A的主要植物来源之一。红薯原产美洲,欧洲第一批红薯由哥伦布于1492年带回,然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红薯最初引入我国是在明代万历年间。

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常到吕宋(现今菲律宾)经商,发现吕宋出产的甘薯产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方法,并且克服许多困难,把红薯种带回福州,后来经过陈氏家族的推广,红薯在全国普遍栽种。

继续浏览:

上一篇:劳动节的名人名言有哪些?劳动节名人名言

下一篇:节约用水的口号有哪些?节水口号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