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冰箱制冷原理?冰箱制冷原理是什么

冰箱发展历程
1、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的家用电冰箱在美国问世。
2、1925年瑞典丽都公司开发了家用吸收式冰箱。
3、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全封闭式冰箱。
4、1930年采用不同加热方式的空气冷却连续扩散吸收式电冰箱投放市场。
5、50年代后半期开始生产家用热电冰箱,中国从50年代开始生产电冰箱。
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 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是什么
1.冰箱的制冷原理总的来说就是蒸发器吸收制冷剂再将压缩过后的制冷剂送入冷凝器中,冷凝器通过毛细管将液化过后的制冷剂送入蒸发器中进行蒸发吸热,就达到了冰箱制冷的目的。
2.制冷系统分为单循环系统、双循环制冷系统、三循环制冷系统、双压缩机制冷系统。
4.双循环制冷原理:冷藏室感温探头和冷冻室感温探头可分别控制冰箱的开停机。
5.三循环制冷系统:三个室有三个感温探头分别控制三个间室的温度,三门的0度保鲜的恒定温度在0度,食物保鲜存放时间长。
6.双压缩机制冷原理:独立的制冷系统和冷气循环系统,冷冻冷藏可自由互换,两室可独立运行和关闭,博世和西门子各有一款双压缩机冰箱。
冰箱制冷原理是什么
市民对于冰箱是如何制冷感到很是疑惑,其实,它所用的原理很简单,液体化为气体时要吸热。反之,气体化为液体时要放热。
一.冰箱的种类及对应冰箱制冷原理:1.压缩式电冰箱:该种电冰箱由电动机提供机械能,通过压缩机对制冷系统作功。制冷系统利用低沸点的制冷剂,蒸发时,吸收汽化热的原理制成的。其优点是寿命长,使用方便,目前世界上91~95%的电冰箱属于这一类。2.吸收式电冰箱:该种电冰箱可以利用热源(如煤气、煤油、电等)作为动力。
利用氨-水-氢混合溶液在连续吸收-扩散过程中达到制冷的目的。其缺点是效率低,降温慢,现已逐渐被淘汰。3.半导体电冰箱:它是利用对PN型半导体,通以直流电,在结点上产生珀尔帖效应的原理来实现制冷的电冰箱。
4.化学冰箱:它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溶解于水时强烈吸热而获得制冷效果的冰箱。5.电磁振动式冰箱:它是用电磁振动机作本动力来驱动压缩机的冰箱。其原理、结构与压缩式电冰箱基本相同。
6.太阳能电冰箱:它是利用太阳能作为制冷能源的电冰箱。7.绝热去磁制冷电冰箱、辐射制冷电冰箱、固体制冷电冰箱。
二.冰箱制冷原理详解1.压缩机压缩制冷剂气体。
这将升高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橙色),而冰箱外部的热交换线圈帮助制冷剂散发加压产生的热量。2.当制冷剂冷却时,制冷剂液化成液体形式(紫色),并流经安全阀。3.当制冷剂流经安全阀时,液态制冷剂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因此它会膨胀并蒸发(浅蓝色)4.在蒸发过程中,它会吸收热量,发挥制冷效果。5.冰箱内的线圈帮助制冷剂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保持低温。
然后,重复该循环。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冰箱制冷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关于冰箱制冷原理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土巴兔装修网。
冰箱制冷原理是什么 冰箱制冷原理是怎样的
1.电冰箱是利用氟利昂R12在制冷循环中物态的周期性变化来实现制冷的.电冰箱属于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
2.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压缩机不断把蒸发器中汽化的蒸气吸出,压缩后排入冷凝器,使蒸发器总保持在较低的压力下.蒸发器中的氟利昂R12液体在低压低温下沸腾时不断吸取冷冻室里的热量,使冷冻室维持低温.蒸发器中氟利昂R12的沸腾温度约为-25℃左右,其压力略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压缩机排出的高压热蒸气在冷凝器中不断地把热量散发给周围的空气,并凝结成液体.冷凝器中的冷凝温度约35℃左右(高于周围空气温度),冷凝压力约0.85MPa左右.此时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差,约为0.75MPa左右.毛细管就设置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它是内径为0.5~1毫米、长为2~4米的细长铜管.氟利昂R12流经毛细管时阻力极大,产生的压降约为0.75MPa,起着节流的作用.没有毛细管,制冷压缩机工作时就无法维持蒸发器工作时所必需的低压和冷凝器工作时所必需的高压。
电冰箱制冷原理 电冰箱制冷原理是什么
1.压缩式电冰箱:该种电冰箱由电动机提供机械能,通过压缩机对制冷系统作功。制冷系统利用低沸点的制冷剂,蒸发汽化时吸收热量的原理制成的。
2.吸收式电冰箱:该种电冰箱可以利用热源(如煤气、煤油、电等)作为动力。利用氨-水-氢混合溶液在连续吸收-扩散过程中达到制冷的目的。其缺点是效率低,降温慢,现已逐渐被淘汰。
3.半导体电冰箱:它是利用对PN型半导体,通以直流电,在结点上产生珀尔帖效应的原理来实现制冷的电冰箱。
4.化学冰箱:它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溶解于水时强烈吸热而获得制冷效果的冰箱。
5.电磁振动式冰箱:它是用电磁振动机作本动力来驱动压缩机的冰箱。
其原理、结构与压缩式电冰箱基本相同。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