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最佳回答2022-11-18

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和晏几道都是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被称为大小晏,也称二晏,他们的词有南唐的缠绵悱恻,同时具有自己的风格。

晏殊,字同叔,谥号元献,有集子《珠玉词》。晏殊才华横溢,被称为一代贤相,他提携后生,胸怀宽广,范仲淹和欧阳修都是他提拔的人才。晏殊喜欢诗词,经常在府邸举行宴会,与达官贵族、才子佳人吟诵。

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晏殊第七个儿子,有集子《小山词》。晏几道在晏殊在世时是个贵公子,生活在胭脂粉堆中,不理解人生多艰难。后来晏殊去世,家道中落,他不会经营,再加上有自己的傲气和狂放,不愿意凭借父亲的关系谋生,所以一直穷困落魄。

北宋的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导语: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是父子. 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诗人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1.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

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上承南唐而洗却铅华,媚中求雅,对宋词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晏殊的词集是《珠玉词》,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被称为“天然奇偶”。
2.晏殊与晏几道的关系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晏几道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有《小山词》传世。

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晏殊和晏几道的关系

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殊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词著于文坛,尤其擅长小令,风格含蓄婉丽。

晏几道从小生活丰衣足食,父亲去世以后,家境每况愈下。后来,晏几道发奋图强,潜心六艺,不仅学术百家,而且文才出众。著有《小山词》一卷,存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虽然晏几道晚年过的凄凉,但他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晏殊和晏几道什么关系

晏殊跟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晏殊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扩展资料:晏殊和晏几道,被称为“两晏”,上启南唐五代之花间传统,下开宋词之婉约先河。“晏氏父子,具足追配李氏父子云”,说的就是二晏继承李璟、李煜的花间风格。二晏这对父子因为际遇不同、性格各异,在各自诗词中又有不同的特色。

形式上,大晏工整华丽,小晏清新自然;内容上,大晏保守端庄,小晏则直率深情。大晏、小晏的《珠玉词》和《小山词》正如其名,一个雍容华贵,一个清新深情。小晏的《减字木兰花》和大晏的《破阵子》都写的是重游故地、不见故人,这一重合可能也说明大晏、小晏都不是薄情之人,都是感情细腻、把感情保存于心的人。

但是,两人在表达感情时的情态不同,鲜明地展示出了两个人的不同性格。一个人的时候,最宜相思。小晏和大晏的这两首词分别写作于春季和秋季。

小晏的《减字木兰花》里,想到她,便想到当年那些无忧的欢愉时光,也不知不觉走到了两个人携手曾走过无数次的小道。至今清楚地记得两个人在这条路上第一次牵手时的悸动、一起谈天说地时的畅快和一起共话未来时的甜蜜。再次回到这个地方,却发现这儿早已是绿杨夹道,郁郁葱葱,全然不是当年寂寥的寒酸样子。

而这才发现自己的身边也不再有那个她了。跟着春风,又走到了那一簇繁花满树中。这儿倒是没有改变,可是过去的旧景总是触发自己的那些欢愉记忆,每想起一条就挑疼一根心弦。一个人看遍秋日飞花,可这花终究是日日凋零,一日不如一日。

而一个人的酒喝着喝着就醉了,醉酒趔趄前行、无人照料,这和着许多旧恨又压在了人的心头上。

北宋词人晏殊与晏几道并称为二晏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与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是北宋词坛第一位江西籍领袖,也是宋词婉约派的一代宗师。

晏几道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有《小山词》留世。扩展资料:晏殊有八个儿子,只有四子晏崇在官场上较为显达,其余子女都无法重现晏殊的辉煌。晏殊去世后,包括晏几道在内的几个未成年子女由其长媳张氏抚养长大。

尽管有嫂子的教导,可晏几道这公子哥从小就叛逆,特别鄙视科举考试,像极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以往经常有人误传,晏家在晏殊死后家道中落。实际上,晏殊去世时,他的女婿富弼还在朝中担任要职,欧阳修等门生故吏也都在京城为官,晏家依旧是地位显赫的豪门。

至少在三十岁之前,晏几道都拥有丰厚的物质生活。

晏殊和晏几道的关系及简介

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晏几道自小就是锦衣玉食的待遇。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

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

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北宋的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晏颍(994-1055),字奉礼。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

少年才子,真宗时,赐进士出身。

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丞相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晏殊和晏几道两人是什么关系?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

北宋有个比较好玩的现象,就是文人一出就是一家子。

他们同被称为唐宋八大家。有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之美誉。而在北宋词坛,特别是婉约派的词坛,也有一对著名的父子,就是晏殊和晏几道。

晏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

他是北宋时期的词坛大家,被誉为“导宋词之先路者”。他一生悠游富贵,在政治上虽有过数次被降职使用的经历,但每次挫折都能成为他向上攀登的基石,仕途一直是螺旋式上升,最后官至宰相,位极人臣。在文学上,晏殊著述颇丰,其词集《珠玉词》,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评价,“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他是北宋第一位大量创作令词的重要作家,把令词的艺术品位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掀开了宋初令词创作的新篇章,后人评价他是“倚声家之初祖”,可谓是名誉地位双丰收。晏殊的一生最为幸福,是宰相,是少年天才,是一生悠悠富贵闲人,又是北宋词坛领袖,生活不要太好!

而他的儿子,晏几道,才气要超过父亲,但是一生悲愁,被称为古之伤心者。唯一能和父亲晏殊相比的是,他在宋词创作上的成就。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北宋“词人宰相”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出生于位高权重之家,其父晏殊虽仕途波折,但还算一帆风顺,最后官至宰相。两个姐夫,一个是后来做了宰相的富弼,一个是礼部尚书杨察。

几个兄长都在朝为官,因此晏几道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在文学史上,他和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晏几道擅长小令,留给后世的《小山词》存词二百多首。清朝词论家陈廷焯对此评价极高,“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

元献乃晏几道之父晏殊,文忠是北宋文学领袖欧阳修。陈廷焯认为晏几道的成就要超过其父和欧阳修,虽为一家之言,也可见晏几道在词学上功力非凡。

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并称

父子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

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有《小山词》留世。

请问: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他们都有什么代表作品?

他们是父子关系.

晏殊代表作:《汉江临眺》《浣溪沙》

晏几道代表作: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曾照彩云归。

求解答!陆游和陆少游是一个人不?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陆游和陆少游不是一个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继续浏览:

上一篇:工匠精神名人简短事例有哪些?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迹有哪些

下一篇:b2c是什么意思?b2c是什么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