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从哪里到哪里?南水北调从哪里到哪里
南水北调东线从长江下游调水至天津、胶东半岛,西线从长江上游调水至黄河上游,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调水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南水北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它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的?
东线工程的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扬州,终点在天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东岸岸边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南阳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荥阳市王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
南水北调从哪里到哪里
南水北调又称为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分为东、中、西三线,是以东线为起点,即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经过中部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到达北部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总干线长度达4350公里。南水北调的起始点南水北调又称为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分为东、中、西三线。
中线工程经过中部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最终到达北部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总干线长度达4350公里。南水北调工程优化了我国的水资源配置,逐渐解决了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从哪里到哪里 南水北调介绍
1.南水北调工程分西线、中线、东线。西线:从长江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至黄河。
2.“南水北调”(拼音:nán shuǐ běi diào)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东线工程的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扬州,终点在天津;中线工程的起点在丹江口水库,终点在北京颐和园团城湖;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西线工程还没有开工建设。东线工程的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扬州,终点在天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156千米;另一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远景从长江干流调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东岸岸边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南阳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荥阳市王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
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终点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扩展资料:南水北调的重要意义: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工程建设起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东线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市、河北黑龙港运东地区、山东鲁北、鲁西南和胶东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举措。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