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关于社会公德的事例

关于社会公德的事例

最佳回答2022-11-02

社会公德个人事迹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社会公德个人事迹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公德个人事迹作文 篇1 什么是社会公德心,大家理解吗?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到有社会公德心呢?在生活中,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公德心的人。

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为了一时痛快,把令人恶心的痰随意地吐在地上。有的人为了省走几步路,随意往整洁的街道上倒令人反胃的垃圾。有的人为了省事,把臭气熏天的污水往清澈的河里倒。有的人在深更半夜不顾影响他人休息,大声吆喝划拳行令。

有的人在整洁的墙壁上乱贴花花绿绿的小广告……他们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这些人缺乏公德心!如果不是,为什么不在自己家里漂亮的墙上,贴五颜六色的图画?为什么不在自己家里随意堆放五花八门的垃圾?为什么不把招蝇惹蚊的污水排放到自己家让苍蝇满天飞?为什么……不会,义工旅行被骗案例,他们绝对不会,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家。 我相信,如果看到垃圾堆放在你走过的路上,如果看到河里原本清澈的河水被肆无忌惮排放的污水污染,如果踩到别人扔在地上的果皮,如果一大早就被高音喇叭吵得无法安宁,如果……你肯定会说:“这些人的公德心都喂狗了!”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你说,是吗? 要保护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在每个人的心中建立起公德心,也就是说,要把社会当成一个大家庭,当成自己的家!如果这样,每个人都会自觉地、尽力地维护这个“家”的美丽,你不用担心踩到西瓜皮而摔得四脚朝天,你不再闻到整洁的街道上垃圾的恶臭,你不再看到河里流着臭气熏天的污水…… 保护环境的前提就要要提升我们的社会公德心,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公德心,不乱扔垃圾,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社会公德个人事迹作文 篇2 我们知道,要想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就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例如,人人爱护公用设施,大家才能享受生活中的方便;人人保持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大家才能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人人遵守公共秩序,大家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才会秩序井然,顺利进行。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社会公德,社会生活就会发生混乱,甚至难以维持。试想,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公共秩序,想怎样做就怎样做,这个社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如果大家都不注意公共安全,都不爱护公共财物,都不保持环境卫生,社会又会是什么样子?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会有什么感觉? 一个国家的人民对社会公德的态度,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是这个国家文明的窗口。

它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而且对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影响。很难设想,在乱糟糟的社会环境中,在公共财物和公共安全都没有保障的条件下,能够搞好经济建设。例如,某药厂厂长为更新本厂设备,决定吸引外资。

一位欧洲商人参观了药厂,听了厂长的汇报,看到工厂的技术很满意,准备与该厂签订合同。这时,厂长见大功快要告成,十分得意,随口咳嗽一声,把一口痰吐在地毯上。顿时,外商的脸色显得很难看。他认为,连厂长都这样不讲卫生,怎么想象这个工厂能生产符合卫标准的药品?于是,立即拒绝签订合同。

对个人来说,是否遵守社会公德,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值得高兴的是,在我们国家,多数人的社会公德意识越来越强,前几年还有人猎杀来公园展示栖息的白天鹅,但现在,当白天鹅再次落户公园时,很快就有人前来资源守护和照管。 遗憾的是还有一些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他们常常只顾自己,很少考虑公众的利益,他们的行为不仅给别人带来不便和损失,而且也给我们的社会抹黑。 为了要使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更美好,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提倡遵守社会公德,这是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我们青少年应该从小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社会公德个人事迹作文 篇3 人之立身,所贵者在德。在我们当今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形势下,发扬助人为乐,扶贫助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社会公德是最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规则,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两则事例,读后让我感触颇多。 第一个事例是关于一个得了心脏病的司机的故事。当他在开车送乘客的时候,心脏病突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缓缓地把车停在了路边,让乘客们安全下车,然后把车熄火,确保交通正常运行。

做完这些之后,一个人静静地趴在方向盘上,就这样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个司机姓黄,这个模范的名字已经被广大群众牢牢记在了心里。 还有一份资料,内容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用“化学武器”烧熊。

在北京的一个动物园里,已经发生了好几次“烧熊”事件了,有的是棕熊,有的是黑熊,而令人感到费解的是,“烧熊杀手”都是一个人--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 以上两个正反事例都说明了一个社会公德的问题。那个司机的品质很好,为了不发生危险事件,在他宝贵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保证了那些乘客的安全;而第二个事例中的那个学生令人发指,难道他与熊之间有着血海深仇吗?可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呀,怎么能说烧就烧了呢?难道这个学生就没有想到烧熊的后果吗?为了烧熊而犯法,这样值得吗?这可真是一个有着九十年历史的清华大学的耻辱啊! 由此我又想起了一年前在网上流行的“虐猫事件”,我觉得,我们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还有待提高,做为学生,我想我们也可以做很多,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比如见义勇为抓小偷,制止暴力;比如拾金不昧、帮难助困;等等等等。 社会公德很重要,可是我们国民,大而言之我们人类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我真希望有一天,这个概念能扎进人们的心里,不要再写出来了。 社会公德个人事迹作文 篇4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它有着五千年的博大文化,流传着许多良好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节俭用水,拾金不昧,见义勇为。 说到尊老爱幼,我国的“孔融让梨”想必大家都明白,孔融把最大的梨子给了哥哥和弟弟,最小的给了自我,爸爸问他为什么,他说哥哥比我大,弟弟比我小,所以我把梨给了他们。

四岁的孔融都明白要尊老爱幼,那我们呢?难道能够无动于衷吗?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父母,我们应当孝敬他们,每一天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难道不应当为他们做一些事吗?我们能够给父母父母捶捶背、倒杯茶、讲个笑话,帮忙他们消除一天的疲劳。 说到助人为乐,我深有感触。每当我需要别人的帮忙时,总会得到大家的鼓励与帮忙。记得有一天,我的作文写得不错,教师让我把它朗读出来。

那是我第一次在大家面前讲话,心里像藏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之后,教师带领大家向我鼓起掌来。我定了定神,像吃了颗定心丸,大声地朗读了出来…… 说到见义勇为,我在报纸上看过,一个小男孩为了解救落水的儿童,竟牺牲了自我的生命。

还有许多见义勇为的例子。英雄们在危险面前,毫不。

举一些近期发生的关于社会公德的事例

一、退休老人乔秀文退休户籍民警乔秀文是晋源区金胜镇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自己过着俭朴的生活,却慷慨解囊资助孤儿或贫困学生上学,救治贫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还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他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为瘫痪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过节主动打扫公厕卫生……他用平凡的事迹感动着周围的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二、拖车不收车主的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的地点。

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扩展资料社会公德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作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还有许多更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

2、全民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反映社会公德事例

5月29日中午11时10分,吴斌驾驶杭州长运浙A19115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11时40分左右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江苏境内),突然有一块铁块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再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导致吴斌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

车载摄像头记录下了全过程,画面显示在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烈的疼痛将车辆缓缓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之后,他又以惊人的毅力,从驾驶室艰难地站起来告知车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

当做完这些以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由于吴斌的肝脏损伤实在太严重了,按医生的说法,他的肝脏已经象一座被掏空了的山,输入的血已经相当于给全身的血换了一遍。需要渡过最关键的5天排异观察期。由于吴斌抢救已输血1万多cc,院方血液紧张,为此,杭州长运正在动员职工为吴斌献血,还打算今天专门安排大巴车开到无锡解放军101医院献血。

他的同事们也都一直默默地为他祈祷,希望能给他力量,创造生命的奇迹。可惜吴斌还是没有等到。6月1日凌晨零点十三分,吴斌病情突然出现恶化,呼吸加快,心率加快。

虽经医院全力救治,吴斌终于还是于2012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过世,享年48岁。拓展资料社会道德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关于社会公德正面或反面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关于一个得了心脏病的司机的故事。当他在开车送乘客的时候,心脏病突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缓缓地把车停在了路边,让乘客们安全下车,然后把车熄火,确保交通正常运行。

做完这些之后,一个人静静地趴在方向盘上,就这样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那个司机姓黄,这个模范的名字已经被广大群众牢牢记在了心里。

遵守社会公德的故事

1、北欧芬兰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将北欧小国芬兰列为全球最具年度竞争力国家,这是芬兰第三次名列第一。作为一个气候寒冷、人口稀少、资源贫乏的小国,其竞争力超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芬兰有着良好的公共环境、高效的公共机构和完善的公共秩序。

 2、“便民伞” 2001年9月,安徽省合肥市公交公司为了使没带雨伞的乘客免受雨淋之苦,先后在102路和1路汽车上配置了“便民伞”。

一场雨过后,1路汽车上的150把雨伞只剩下了10把,而102路汽车上的150把雨伞1把没丢。其原因是102路实行收押金制度,使用1把伞收10元押金,用后随便还到哪一辆102路车上,都退还你10元钱。而1路汽车没收押金。 3、列宁的故事 一天,列宁去理发。

一进理发室看有几个人等着,列宁就坐到了队伍的末尾。理发员认出了他,招呼道:“同志们!这是列宁同志。他日理万机,能否请他先理?”大家没有二话,都表示同意,但列宁马上制止,说:“不行!还是按先后顺序。

我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不也宝贵吗?我先理了,别人就要多等了。”无论任何人,在公共生活领域做任何事情,都要替他人着想,不能只图自己方便。列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扩展资料: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续浏览:

上一篇:宁洛高速从哪到哪

下一篇:不结婚的叫什么族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