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呼吸吐纳方法
八段锦能够强身健体,打八段锦正确的呼吸方式是怎么样的?

呼吸是习练健身气功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懂得呼吸的重要性,摆正呼吸的位置,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充分发挥呼吸的作用,才能学好健身气功,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呼吸吐纳是健身气功的重要内容1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呼吸吐纳是健身气功这一运动项目的标志性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根本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健身气功就是呼吸吐纳的功夫。
因此,学练健身气功首先要弄清呼吸在习练健身气功中的特别之处,把呼吸吐纳作为学健身气功的关键科目来学练。2健身气功的呼吸是主动性呼吸健身气功所讲的呼吸与人的的正常呼吸是不同的。人的正常呼吸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自动的、无意识的行为。健身气功的呼吸是人主动的、有意识的、随意调控的呼吸运动。
人的本能呼吸主要是由下脑干的延髓、脑桥、脊髓等中枢神经控制的。健身气功随意调控的呼吸是由大脑皮层等上位脑呼吸中枢控制的。二者是分开的完全不同的两个指挥中心。
这也是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沁系统等只由植物神经自动控制的生理系统完全不同的地方。健身气功正是基于呼吸系统这种主观意识可调控性而建立起来的体育项目。其充分利用人的主观意识对呼吸系统的可调控性,经过有意识的习练,科学地调控强化呼吸功能,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进而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调息是三调的中心环节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是健身气功的三要素,又称之为“三调”。调身是指对身形、动作进行调整,使之形正体松符合练功的要求。调息是指对呼吸的调节,使之顺其自然,勿忘勿助,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内脏经络。
调心是指对心理活动的调节,通过意守排除杂念,提高练功效果。调身是前提、是服务,调息是核心、是主导,调心是保障、是仆从。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正如古人所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
”只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才能促进真气在体内运行,达到健身养生的效果。
八段锦的呼吸方法

双手托天理三焦: 自然站立,双手掌心向上,中指相接置於小腹。 两手上提至胸口高度。
双掌翻转(掌心向下)下压。
慢慢下压至小腹前。 再慢慢上提至脸前翻掌(掌心向上), 上提至头顶上,手臂伸直,手掌托天,两眼向上看。 两手分开如抱球状后,再往下放。 慢慢放下。
全程依图示顺序反覆做二轮后,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左右开弓似射雕: 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两手轻握拳,自然下垂。 两手握成竖拳上提至胸部,手臂抬平。
左手作手诀,右手仍保持竖拳。 左手向左推出伸直,眼看食指尖;右手拉至右胸侧,同时蹲马步。 左手轻握拳收回。
左右手收回至胸前,同时站立起来。 松开两拳,慢慢放下,回复预备姿势。 全程依此左右手之顺序反覆各做二轮后,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调理脾胃须单举: 自然站立。 两手前伸,掌心朝上,上提至与胸同高。 两手收回至脸前。 两手翻转使左掌心向上,右掌心向下,做阴阳掌动作。
左掌上提至头顶上,成托天姿势,抬头注视左掌;右掌下压成按地姿势。 左手臂伸直,由左外侧慢慢放下,头回正双掌下垂放松。 回复预备姿势。 全程依此左右手之顺序反覆各做二轮后,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五劳七伤往后瞧: 自然站立。 两手前伸,掌心向上,手臂伸直慢慢上提。 两手上提,至与胸同高。 双掌翻转,掌心向下。
两手慢慢放下,同时头慢慢转向左侧。 两手放至身体两侧做按地姿势,同时头转向左侧,眼睛尽力看左后脚跟。 最后一次吐气时,两手慢慢放下后,即回复预备姿势。
否则请按步骤(8)。 全程依此头部转向左、右侧之顺序,反覆各做二轮。 摇头摆尾去心火: 左脚横跨一大步,两手轻轻握拳。
蹲马步,身体坐正,双手虎口向内,掌心向下放在膝盖上方约15公分处。 先做右弓箭步(右弓左箭)重心移至右脚,左脚伸直,眼看右前方。 然后弯腰,眼看右脚尖。 再将重心移至两脚中央,体重平均落在两脚掌上。
身体坐正,眼睛向前看。 全程依此左、右脚之顺序反覆各做二轮后,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两手攀足固肾腰:仅本段锦采顺腹式呼吸 自然站立。
吸气 两手伸直上举至头顶上。呼气 两手交互向上拉伸二次。吸气 身体向上伸,微向后仰。呼气 弯腰,两手尽量伸至脚尖,然后抬头眼睛向上看。
吸气 头低下,慢慢起身,双掌顺著双腿两侧慢慢轻抚上移, 托住后腰身体向后仰。呼气 身体回正,两手放下。吸气 反覆演练之动作要领:全程依图示顺序,反覆做二轮后,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攒拳怒目增气力: 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两手轻轻握拳。 两手握拳,拳心向上,提至腰际。 左拳向前推出,拳�。
练八段锦怎样呼吸?

八段锦的习练要求和呼吸的配合要非常紧密,这一点,我们随后就某个动作祥细聊一聊! 八段锦的 历史 到现在已有近千年了,人们依然孜孜不倦的追寻着它的健身足迹,可见大家的喜爱程度,无以言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往往低头凹胸或弯腰的时候多,这样久而久之会改变人体姿势,影响内脏和神经的功能,损害 健康 。
而八段锦的动作大多有助于纠正这类病态。
因而,很适合于广大群众特别是亚 健康 者锻炼身体。 我国古代一些健身法,当你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八段锦的每一动作可有益于某一脏腑,防治某一脏腑、经络的疾病,都有具体的明确的意义。 人体的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相对应的动作都起到了调养作用。八段锦也是如此,每个动作的名目都注明了专门增强哪一脏器。
例如“两手托天”可以“理三焦”,“单举手”可以“调理脾胃”,两手攀足可以“固肾腰”,“摇头摆尾”可以“去心火”等,体现了 体育 与医学、 体育 与气的运行相结合,既抓住了保健的重点,又照顾对身体的强壮。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肌肉、关节与内脏之间,内脏与内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联系。 摇头摆尾去心火 结合呼吸我们谈一谈这个动作:首先调整呼吸——为自然呼吸状态,然后双脚开立,与肩同宽,缓缓下蹲,在两手徐徐上举翻手向下慢慢落于两膝,身体开始先俯身自右前方逆时针转动,这时开始吸气,直至到达左侧180度的位置,吸气结束。
然后自然的呼气,随后身体开始先俯身自左前方顺时钟转动,这时又开始吸气,直至到达右侧180度的位置,吸气结束,然后自然的呼气。这样一右一左,一吸一呼,又一左一右,一吸呼,完成一个呼吸定息。这个动作可以习练六——八遍都可以。
呼吸自始至终伴随整个动作来完成,离开了呼吸的配合,锻炼的意义就丧失殆尽,没有任何的效果。 这段动作是个全身性动作,对整个身体都有良好作用。强调可去心火,认为摇头摆尾,旋转身体,可提高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发汗去热,除去心火。
其它的几个动作,异曲同工,可以慢慢体悟,作用和效果一样的重要。一点体会,交流学习! 八段锦的呼吸吐纳是指吐出肺中浊气,吸进清新空气。 八段锦的呼吸方法是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 具体操作方法: 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气时隔肌下降、松腹,松肛。
与动作结合时是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在每一段主动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变化的交替处,采用闭气。 因每个人肺活量、呼吸频率存在差异,功法的动作幅度也有大小,长短之别,对呼吸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如气息不畅应随时进行调节。 练习中对呼吸吐纳的总体把握是,在初学阶段以自然呼吸为好,待动作熟练后可根据呼吸方法结合动作逐渐练习,呼吸应揉合均匀,不可追求深长,其间自然呼吸在练习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样,经较长一段时间的锻炼,呼吸与动作才能配合自如。
八段锦是一项很好的内壮功法,起源盘根错节。有一传说为岳飞练兵时的功法,可见它对于身体健壮的强大效果。现代人把它搬来习练用于强身健体,且经久不衰。 顾名思义,它由八个动作组成,起势即是个站桩,而每个动作结束基本都恢复成桩。
这样,呼吸一般是动作起时吸气,动作收回时呼气。到桩的时候,是不吸也不呼的。然后稍作停顿,吸气走下个动作。
其间用到的是逆腹式呼吸,很简单,就是吸气小肚缩小,呼气小肚变大。 不用整太多的规定,任其自然。初学就记这几点,把架子做中正。
时间久了,呼吸自然匹配上动作。到那时会发现别人整理的东西原来是这样来的,这只是结果。把结果往过程上套,反而会适得其反。 另外,呼吸与动作匹配和练功深浅有关。
比如:几吸一呼啊,几呼一吸啊,这些都不能一概而论。任其自然就好,希望回答对你有用。 无论做什么动作,呼吸要领基本上是一致的。
具体来说,身体下蹲时,呼气;身体站起时,吸气;身体后仰时,吸气;身体前伏时,呼气;脚跟离地踮起时,吸气;脚跟落地时,呼气;手臂抬起时,吸气;手臂落下时,呼气;手臂回收时,吸气;手臂伸展时,呼气。而且,肢体动作应该与呼吸的频率和节奏保持一致,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以动作和呼吸保持均匀为佳。 八段锦是古代传统功法之一,锻炼时躯体四肢的运动与调心、调息相结合,具有动作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特点。自隋唐以来,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有七言歌诀广泛流传。
该功法动作宜柔、宜,呼吸细匀深长,具有调理经络脏气血的作用。并有预防和矫正脊柱后突、驼背和两肩内收、圆背等不良姿态的作用。可用于中老年颈、腰椎疾患的预防和治疗。
我本人没去研究过,这边我国家的中医气功教材中的八段锦具体修炼过程传给大家,里面有详细的呼吸频率、深度、节点等。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足平开同肩宽,松静自然,宁神调息,舌舐上胜,气沉丹田,鼻吸口呼。两手�。
八段锦功法的详细要领

八段锦功法的详细要领:1、松静自然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的法则。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
这里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
2、准确灵活准确,主要是指练功时的姿势与方法要正确,合乎规格。灵活,是指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3、练养相兼练,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
养,是通过上述练习,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意守绵绵的静养状态。4、循序渐进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扩展资料八段锦功法特点: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
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3、神与形合,气寓其中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练习八段锦的注意事项

练习八段锦的注意事项有: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练养相兼、循序渐进。具体是1、松静自然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的法则。
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
这里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2、准确灵活准确,主要是指练功时的姿势与方法要正确,合乎规格。灵活,是指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3、练养相兼练,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
养,是通过上述练习,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意守绵绵的静养状态。4、循序渐进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八段锦为传统医学中导引按跷中绚丽多彩之瑰宝。
一般有八节,锦者,誉其似锦之柔和优美。正如明朝高濂在其所著《遵生八笺》中“八段锦导引法”所讲:“子后午前做,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锦”字,是由“金”“帛”组成,以表示其精美华贵。除此之外,“锦”字还可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方法。扩展资料:发展八段锦被分为南北两派。
行功时动作柔和,多采用站式动作的,被称为南派,伪托梁世昌所传;动作多马步,以刚为主的,被称为北派,附会为岳飞所传。从文献和动作上考察,不论是南派还是北派,都同出一源。其中附会的传人无文字可考证。八段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创,尚无定论。
但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可以看到,至少有4幅图势与八段锦图势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攀足固肾腰”、“左右开弓似射雕”、“背后七颠百病消”相似。
八段锦练习需要注意那些事项?

一、怎样才能掌握好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的运动量?说得通俗一点,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的运动量,就是指一次练习多长时间,做几遍,及所采取的姿势高低与用力的大小的总和。一般情况下,一周应不少于5次练习,每次练习在40分钟,做1至2遍,每遍之间休息2分钟,加上开始的准备活动和结束的整理运动,一次练习在50分钟左右为宜。
如时间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允许,可在一天中合适时间安排1~2次练习,每次练习15~30分钟,数量1至2遍,也可将整套拆开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来练习,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由于受到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练习者个体差异很大,不应攀比,心态要平衡,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运动量安排得是否合理,是练习的最关键环节,任何一种模式的选择都有其局限性。对运动量的掌握应以本体感觉为准,其最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是运动后精神愉快、脉搏稳定、血压正常,食欲及睡眠良好,表明运动量是适宜的。如果运动后身体明显疲劳,脉搏长时间得不到恢复,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则表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进行调整。
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形体活动应重点注意什么?形体活动包括两方面,一是姿势,二是运动过程。对于初学者,在练习中首先要抓好基本身型。如基本身型有毛病就会给人感觉到动作处处别扭,因为身型贯穿于形体活动的始终。
正如古语所说,“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可见基本身型的重要。当学会功法后,应进一步在动作的规格要领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动作准确,要领得法,姿势优美,动作大方。因为会做并不等于做得对,更不等于做得好,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提高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动作开始由紧变松,由松变沉,由沉变稳,功夫逐渐上身。此时,应该把形体活动的重点放在如何突出功法的风格特点上,做到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合,气寓其中。以上只是从练习的不同阶段,谈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形体活动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练功中这些应注意的问题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只不过是有所侧重而已。还有三调之间的关系处理也至关重要,在这里就不展开谈了。另外,在形体活动中同样要注意因人而异。对姿势的高低,幅度的大小都应灵活掌握,对一时难以完成的动作不可强求,应降低难度以自己练习的舒适为好。
三、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中是如何进行呼吸吐纳的?呼吸吐纳是指吐出肺中浊气,吸进清新的空气。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呼吸方法是,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操作是,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气时隔肌下降、松腹、松肛。与动作结合时是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变化的交替处,采用闭气。
因每个人的肺活量、呼吸频率存有差异,功法的动作幅度也有大小、长短之别,对呼吸的方法要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如气息不畅应随时进行调节。练习中对呼吸吐纳的总体把握是,在初学阶段以自然呼吸为好,待动作熟练后可根据呼吸方法结合动作逐渐练习,呼吸应柔和均匀,不可追求深长,其间自然呼吸在练习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样,经较长一段时间的锻炼,呼吸与动作才能配合自如,逐步进入不调而自调状态。四、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会不会出偏?“出偏”是指人的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较为严重的功能紊乱。
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出在呼吸与意念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走火”与“入魔”。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导引术,其方法简单易行,练习中大脑始终处于觉醒状态,对呼吸和意念的要求不像静功和有些动功要求那么高。只要按健身气功•八段锦书中习练要领去做,不可能会出偏。
但在练习中,个别初学者有出现过头晕、恶心、手足麻木、心慌气短等现象。这多与体质虚弱、没有休息好和身体不舒服还坚持练习,或过于认真而出现紧张有关。只要暂时停止练习,稍加休息症状即可消除。
也有练习后感到身体不适的,这主要与运动量过大有直接关系,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五、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中怎样进行心理调节?心理调节,指练功者对思维活动的调控,也称调心,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如何运用意念。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时的意念活动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动作过程。它包括动作的规格、要点、重点部位及呼吸。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多内容如何意守,会不会顾此失彼。其实操作起来非常容易,它同调身调息一样,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练功初期,也就是学习动作阶段,主要是意念动作规格和要点,在熟练提高阶段重点是意念动作技术环节,注重风格特点,使意念与呼吸相协调。
随着功法的熟练、技术水平的提高,动作趋于自动化,呼吸也近于自调,这时的意念也随之越来越恬淡,最后达到动作、呼吸、意念协调一致。下面将健身气功•八段锦意守的重点部位介绍如下:预备式——意守丹田,宁静心神,调整呼吸,端正身型。双手托天理三焦——意想三焦通畅,两掌上托气从关元提至天突,两掌下落气从天突降至关元。左右开弓似射雕——开弓劲达脊背,意至食指商阳。
调理脾胃须单举——意想丹田,伸拉两胁,吸入清气,呼出浊气。五劳七伤往后瞧——旋臂刺激手腕原穴,后瞧转动颈部大椎,展肩劲达脊背,蹲身气沉丹田。摇头摆尾去心火——摇头放松大椎,摆尾转动尾闾,呼吸取其自然,意念守在涌泉。
双手攀足固肾腰——摩运膀胱经,畅通任督二脉,意念守在命门,气息沉至丹田。攒拳怒目增气力——左右拧转脊柱,气力发于丹田,旋腕用力抓握,两眼怒目睁。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