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要求及安全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应该做好以下5点安全防措施: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受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一般多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烷(沼气)和氰化氢等气体,其中以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为主的窒息性气体尤为突出。常见的有限空间作业有:清理浆池、沉淀池、酿酒池、沤粪池、下水道、蓄粪坑、地窖等。
在这些有限空间场所作业如果通风不良,加之窒息性气体浓度较高会导致空气中氧含量下降。当空气中氧含量降到16%以下,人即可产生缺氧症状,氧含量降至10%以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甚至死亡,氧含量降至6%以下可发生猝死。
受限空间作业应做好哪些安全措施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切实做好工艺处理。与作业系统相连的管线、阀门加盲板断开,加、取盲板要有专人负责。
对生产、储存、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的设备、容器,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所用盲板要用符合压力等级的正式盲板,不能用白铁皮、石棉板等材料作代用盲板。
本期“警钟长鸣”报道的聚丙烯反应釜爆炸事故,就是因为未对丙烯进料阀门加装盲板隔断造成的。2、对受限空间内的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一个设备要多采几个点的样,如塔类,至少应测上、中、下3个点;储罐应在物料进出口和中部;卧式容器最好取两端。采样时尽可能伸向设备内部,样品才有代表性,切不可在人孔处取样,人孔处因空气对流采的样品不具代表性。
只有当受限空间内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和有毒物含量都为合格,方可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符合规定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设备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容器、设备内作业温度高、湿度大,人体易出汗,就会增加人体触电事故的发生。
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当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必须放置在容器外部;电线电缆不能有破损和裸露的地方;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5、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并在开关上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拆除转动部件与电机连接的联轴器。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登记。
作业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验收。7、作业的受限空间内,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用通风机、鼓风机强制抽风或鼓风,但严禁向内充氧气。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容器内作业,容器内的防腐作业,一次作业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
8、对危险性较大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如催化装置清焦、反应釜内检修、大型油罐人工清罐等、作业前作业单位必须制定较为详细的作业安全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9、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设备,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发生事故,抢救工作应争分夺秒,但须沉着冷静正确处理事故。不得拖延耽误,更不能盲目抢救。
抢救者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只有将自己保护好,才能更有效地抢救别人。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但救不了别人,也会葬送自己的生命。
有限空间作业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安全防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应该做好以下5点安全防措施: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一般多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烷(沼气)和氰化氢等气体,其中以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为主的窒息性气体尤为突出。常见的有限空间作业有:清理浆池、沉淀池、酿酒池、沤粪池、下水道、蓄粪坑、地窖等。
在这些有限空间场所作业如果通风不良,加之窒息性气体浓度较高会导致空气中氧含量下降。当空气中氧含量降到16%以下,人即可产生缺氧症状,氧含量降至10%以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甚至死亡,氧含量降至6%以下可发生猝死。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等和灭火器材。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1.受限空间与其它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3.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4.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5.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
6.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7.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有限空间作业的8项安全措施

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阀门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阀门进行隔离。现场要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急救用品。
有限空间内照明电压应使用小于等于36V的安全电压,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使用小于等于12V的安全电压。
1、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阀门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阀门进行隔离。2、现场要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急救用品。3、有限空间内照明电压应使用小于等于36V的安全电压,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使用小于等于12V的安全电压。4、作业过程中要及时清理有限空间入口周围的工器具,确需递送工器具时要用绳索吊送,严禁上下抛掷。
进入有限空间的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确保氧含量19.5%以上,并进行彻底清理,对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进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必须用压缩空气进行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6、有限空间内登高属于特殊登高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将安全带挂钩挂在合适的位置(注意不要挂在传动设备上),符合高挂抵用的使用要求。
7、进有限空间内进行抢救时,救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防护,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方能进有限空间内实施抢救。8、有限空间内存在的有毒有害物料确实无法处理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