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
遵义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

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遵义会议是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召开的,没有全面地讨论政治路线方面的问题,而是集中地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
这些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取得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屡遭挫折的红军从此有了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保证。历史背景:王明“左”倾错误统治全党已达4年之久,给党和红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还在中央苏区时,许多干部就对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产生怀疑和不满,一些军团指挥员在作战电报、报告中提出批评意见,有些同志甚至同李德发生激烈的争论。
毛泽东等也多次提出自己的正确主张,但都没有被接受。长征开始后,随着红军作战迭次失利,特别是湘江战役的惨重损失,使这种不满情绪达到顶点。党和红军的许多领导人和广大干部战士,从革命战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战略转移中遭受的挫折,是排斥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的结果,强烈要求改换领导,改变军事路线。
毛泽东在行军途中对王稼祥、张闻天及一些红军干部反复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向他们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开始以来中央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得到他们的支持。周恩来、朱德与博古、李德的分歧越来越大,也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何意义?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的问题,遵义会议的意义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
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扩展资料: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决定取消“三人团”,仍由中革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为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随后,进一步调整了中央领导机构。1935年2月5日,在川滇黔交界的一个鸡鸣三省的村子,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3月中旬,在贵州鸭溪、苟坝一带,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周恩来为团长,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变更了一条政治路线。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毛泽东后来指出:“遵义会议,实际上变更了一条政治路线。
过去的路线在遵义会议后,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不能起作用了”。而“过去的路线”“都不能起作用了”,这既为党探索和制定新的政治路线创造了条件,也是现实需要对遵义会议后的中共中央提出的必然要求。废止过去的路线,就必然要实行与之不同的新的路线(虽然新路线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个形成的过程),这是事物演变的基本规律。扩展资料:遵义会议的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现实斗争中,错误的路线必须改变,于是就出现了遵义会议决议没有明确否定以前的政治路线,而在会后实际工作中改变了政治路线的状况。而恰是政治路线的转变,和转变了的军事路线、组织路线协同发力,使遵义会议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其特别的作用,成为彪炳史册的一页。
遵义会议解决了哪些问题?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解决了党中央的组织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从此,中国革命在全局上开始走自己的道路二、遵义会议历史意义1、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3、把党的路线转变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4、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1935年一月遵义会议解决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是什么?

1935年一月遵义会议解决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是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扩展资料: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分两路向黔北挺进,连克锦屏等7座县城,于12月底进抵乌江南岸的猴场。12月31日晚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在猴场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提出首先在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创建川黔边新的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会议还决定,“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以加强政治局对军委的领导。这个决定,实际上剥夺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分别从回龙场江界河、茶山关渡过乌江,1月7日晨,红军先头部队进占黔北重镇遵义。
上一篇:员工餐大锅菜菜谱
下一篇: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