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摔了个大包怎么办

头上摔了个大包,通常是局部软组织挫伤之后,导致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早期必须要用冷敷或者冰敷,能够收缩出血的毛细血管,从而防止肿胀进一步加重,同时也有止痛的作用。在受伤24-48小时之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肿胀的消退,同时也可以做物理治疗,例如红外线治疗、微波治疗或者超短波治疗,都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血肿进一步消散。
如果头部摔的比较严重,当时的暴力比较大,必须要排除有没有骨折或者颅内的损伤,这种情况必须要去医院做颅脑CT的检查排除。
如果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异常、昏迷等情况,高度怀疑有颅脑损伤,必须马上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头上碰了一个大包怎么办呢

身体受到碰撞起的大包是因为皮下淤血所致,在伤后24小时内可予冷敷、以减少毛细血管的渗出,24小时后可给予热敷,以促进淤血的吸收,如患儿不配合,也可不予处理,估计一周左右大包即可自行消失。
装了一下 头上鼓起一个大包怎么办

嗨,这么不小心!赶紧按住包,轻微的揉一揉有止痛效果。1,头上撞了包,第一时间就是马上就用用力按住被撞的地方,不让包鼓出来,按个十几二十分钟松开,一般就不会鼓个大包了,然后再涂上香油,止痛,防止出现伤疤2,如果头上已经撞了个包,那就试试白花油,涂上去之后轻轻按摩,活血化瘀的。
3,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接受不了白花油,那就煮一个鸡蛋,趁热剥壳,然后包鼓起的地方滚动,凉了就再换一个,一般两个鸡蛋用掉,包就小了,颜色也不会那么乌青了,因为鸡蛋有吸附淤血的作用。
如果撞破皮需要消炎处理。
小孩头上碰了个大包怎么办如何处理?小孩头上碰了个大包会有什么情况?

小孩头上碰了一个大包包该怎么办怎样处理1、孩子就会走路了之后家长就要留意不能让孩子磕着碰着了,但是偶尔一个疏忽小孩如果头顶磕了一个包该怎么应急处置呢?最先不管孩子磕的哪儿,储气筒了之后一定不要拿手碰,假如弄破了,能够用纸巾捂住缓解伤口流血,千万医院妥善处理,要是没有摔破,那样磕的部位会起个包。起泡之后,无论里边是不是有积血,都先冰敷,避免包越肿越多,一般家中有孩子的,应当在自己家冰箱里面必备一些冰块儿,用纸巾挽救冰块儿,孩子在头顶部有包位置轻轻地冷敷。
2、冷敷时长不用太长,小孩如果又哭又闹的可怕就别再次冷敷了,等孩子情绪缓解以后再冷敷,由于冰非常冷,不建议冷敷头顶部大规模,仅仅小包包位置。
24h之内都是能够冷敷的。等过了24个小时就能敷热了。3、敷热时,直接将纯棉毛巾用清水过一遍,甩干之后敷于小孩头上的包位置就行了。一天可以多敷几回,终究温温的纯棉毛巾能够加快血液循环,减轻术后伤口积血和受伤肌肤组织。
过两天,包就去掉了,很有可能积血还需要几日才可以消下去,父母别着急。也是有老人给我说过一种工作经验,是孩子磕了之后能用芝麻油擦干起泡位置,还会阻拦包扩张,并缓解受伤部位。我小时候也用过,并没出现异常,真的对清除肿胀有效果。
4、小孩一旦磕着碰着了,如果忍住不哭一般没有问题,如果磕磕碰碰了都并没有又哭又闹,立即带着孩子去医院门诊,看看是不是头部撞击的太厉害了出大事了,一定不要疏忽。此外,磕磕碰碰之后3日内,父母特别注意孩子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玩乐高兴,有没有发生总想睡觉的现象,一旦精神萎靡不振要及时去就诊。
孩子头上摔了一个大包怎么办

小孩子皮肤比较嫩 所以不小心撞下就起胞 只要没出血 不用担心哦 按照下面方法①干冷敷法.在橡胶制成的冰袋[或橡胶手套等代用品)中,装入半袋碎冰[或冰水或冷水),扎紧袋口后,在冰袋与皮肤之间用毛巾,布套等隔开.冷敷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每次敷20分钟,每日可效多次.②湿冷敷法.用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在盛冷水的盆里(如有冰则放入冰块,没有冰则用新打上来的井水),轮流取出拧至半干后敷于患部.4~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可敷多次.如果受伤的是手或脚,也可以直接把受伤的手或脚泡在冷水里,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热敷的常用方法也有“干,湿”两种:一是干热敷法.这是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将60摄氏度~70摄氏度的热水灌满热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气体,旋紧袋口(注意不要漏水).将热水袋装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于患部,一般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如无热水袋,亦可用金属水壶(注意用毛巾包好),或用炒热的食盐或米或沙子装入布袋来代替.二是湿热敷法.事先把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在热水盆内,轮流取出并拧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烫时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5分钟更换一次,总计20~30分钟.每日可敷3~4次.了解禁忌,还需注意整体注意事项上面已经说到,不失时机地冷敷和热敷,对于局部损伤来说,的确是一项简单易行,快捷高效的物理治疗措施.但是,不论冷敷还是热敷,都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例如,当损伤的部位起水疱或有破损,形成“开放性伤口”时,就不适宜冷敷;对于对低温特别敏感或心血管系统有病的人,也要慎用冷敷;感染发烧的患者,诊断不明的急腹症,面部三角区感染,怀疑有脏器内出血的,禁忌热敷;软组织挫伤或关节扭伤的初期,皮肤湿疹,细菌性结膜炎等,也都禁忌热敷.此外,冷敷和热敷仅仅是针对局部的物理治疗,在看到局部损伤的同时,要密切注意伤员的全身状况.例如,一个头皮血肿的患者,可早期进行冷敷,24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但同时应充分警惕患者有无颅内血肿,脑震荡或脑挫伤的情况,如发现有越来越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或意识逐渐丧失.耳,鼻出血等症状出现,应马上急诊救治.1 小时前①干冷敷法.在橡胶制成的冰袋[或橡胶手套等代用品)中,装入半袋碎冰[或冰水或冷水),扎紧袋口后,在冰袋与皮肤之间用毛巾,布套等隔开.冷敷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每次敷20分钟,每日可效多次.②湿冷敷法.用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在盛冷水的盆里(如有冰则放入冰块,没有冰则用新打上来的井水),轮流取出拧至半干后敷于患部.4~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可敷多次.如果受伤的是手或脚,也可以直接把受伤的手或脚泡在冷水里,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热敷的常用方法也有“干,湿”两种:一是干热敷法.这是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将60摄氏度~70摄氏度的热水灌满热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气体,旋紧袋口(注意不要漏水).将热水袋装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于患部,一般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如无热水袋,亦可用金属水壶(注意用毛巾包好),或用炒热的食盐或米或沙子装入布袋来代替.二是湿热敷法.事先把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在热水盆内,轮流取出并拧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烫时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5分钟更换一次,总计20~30分钟.每日可敷3~4次.了解禁忌,还需注意整体注意事项上面已经说到,不失时机地冷敷和热敷,对于局部损伤来说,的确是一项简单易行,快捷高效的物理治疗措施.但是,不论冷敷还是热敷,都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例如,当损伤的部位起水疱或有破损,形成“开放性伤口”时,就不适宜冷敷;对于对低温特别敏感或心血管系统有病的人,也要慎用冷敷;感染发烧的患者,诊断不明的急腹症,面部三角区感染,怀疑有脏器内出血的,禁忌热敷;软组织挫伤或关节扭伤的初期,皮肤湿疹,细菌性结膜炎等,也都禁忌热敷.此外,冷敷和热敷仅仅是针对局部的物理治疗,在看到局部损伤的同时,要密切注意伤员的全身状况.例如,一个头皮血肿的患者,可早期进行冷敷,24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但同时应充分警惕患者有无颅内血肿,脑震荡或脑挫伤的情况,如发现有越来越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或意识逐渐丧失.耳,鼻出血等症状出现,应马上急诊救治.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