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自学中医被人嫌弃怎么办

自学中医被人嫌弃怎么办

最佳回答2022-10-30

为什么父母反对学中医?

你在此问别人这问题,首先就是智慧欠缺,父母不同意,是要与父母沟通一下,找出根源,别人不可能比你更了解你父母,你却在这里让别人猜,你说明你处理问题有智慧吗?学中医要具备非常好的悟性,从这一点看,你就缺乏,怎么学得好中医?

我爸60岁学中医报了个成人自考现在天天在家埋头看书听课,家里人不舒服就强迫给他医不能去医院,

按我的看法,楼主的父亲本来应该就是个固执又偏执的人,随着年纪增长,他在家庭里的权威逐渐被削弱之后选择了自学中医。这本来是件好事情的,就像楼上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值得敬佩。

问题不在自学,也不在中医,不是中医让他走火入魔,是他这个人的脾性。

就算他学的不是中医,是汽修,你家车坏了他都会拦着你不让去修车店,他要亲自上手了。我个人建议不要带老人去看心理医生,因为他心理没有到患病的程度,只是大家都有的偏执和倔强,还有想要重新在你们家庭中获取权威。(如果我没猜错,你们家的家庭成员中应该没有医生)而且在你父亲那一辈的观念中没有“心理医生”这个概念,这个“心理医生”在他眼里可能就是精神病医生,你要送他去看心理医生,在他眼里就是把他当作精神病。他会非常抗拒的。

这也会严重损害你们的亲情。我的想法是:首先,和他讲清楚乱给别人治病、提供药方的危害性。一旦别人听从他的指导误服药品或者处方,出了问题,他要怎么处理。

而且医生不只是看几本书就可以做的,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这些东西你都可以上网搜索一些医生的自传啊什么的给你父亲看。其次,在他强迫你和母亲煮饭喝汤听他的药方时,让他拿出权威来证明药方确实是有效的,最起码是无害的。

如果他拿那种健康栏目来说事,你就上网搜索一些这种健康栏目的负面消息,例如售卖虚假药品之类的,我相信这种是很多的。再次,他喜欢看中医,你就买些正规的书籍来给他看,你可以自己上网搜索正规医学生在学什么专业课,用什么专业书,买来给他看,只要他是真的在学中医,他看完这些书,很多谣言他自己就知道是假的了。(你可以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官网,它里面会有推荐书目的)也会增长真正的医学知识。

最后,我觉得也是最治本的,但也是最难的。如果楼主可以做到让父亲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没有丧失权威,你们不会因为他年纪渐长就轻视他,那是最好的。他就不会天天以中医为工具,试图在你们之间获取认同感和敬佩。中国式家庭很少明面上以爱连结,大家都说“爱在心口难开”,尤其是亲情,还有和年长的男性长辈之间。

最理想的状况就是,楼主的父亲能认识到这一点了。

学中医真的很没前途吗

我就是学中医的,就是没有前途,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基本上算是最苦的时候,岁数大了也不一定能成名医。如果你现在还没学呢,就别学。

因为学中医真的很累,60%的时间在学中医,40%的时间在学西医,中医作为一个边缘医学,在现代社会生存太困难了,中医大夫要有西医的能力,还要有西医医生没有的本事。

要保护自己,就必须好好学西医,所有的医学法规基本上都是根据西医制定。现在的医疗环境很恶劣的,中医院数量上又不多,工作很难找。上大学时,我的高中同们一周上3天的课,而我一周要上5天半甚至6天的课。

我想学习中医,零基础,怎么办?

学中医只要你有兴趣和自信心,方法恰当就不难的,教你如何学习好中医?学中医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就是跟个好中医边学习理论边跟着实践,不然你把书读的滚瓜烂熟也没有用的,中医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比较有兴趣比较好理解接受的,中医很抽象的,只有跟这个好中医边学理论边实践才会能很好的理解很容易接受抽象的知识的 ,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中医就不难的。

听说中医学非常非常糟糕,心里很后悔,然道学中医真的那么糟糕吗?

可以用一个更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就是医生的等级。《内经》里将医生划分为两个等级,即上工与下工。

上工指的是非常高明的医生;下工呢?当然就是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医生了。

上工、下工怎样从更内在的因素去加以区别呢?《灵枢》在这方面给出了一个很具体的指标,就是“上工守神,下工守形”。神是什么?神是无形的东西,属于道的范畴,属于形而上的范畴,上工守的就是这个。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守持这样一个范畴的东西,能够从这样一个层面去理解疾病,治疗疾病,那就有可能成为上工。反之,如果守持已经成形的东西,从形而下的这样一个层面去理解疾病,治疗疾病,那只能成为一个下工。

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守神就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的病,在未成形的时候你拿掉它,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等成形了,甚至等它牢不可破了,你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那就会吃力不讨好。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

按照西医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在非器质性的阶段治疗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进入器质性的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因此,为医者不但要善于治病更要善于识病。

疾病在未病的阶段,在未成形的阶段,你能否发现它,截获它,使它消于无形。像扁鹊望齐侯之色一样,病还在皮肤就发现了,在皮肤就进行治疗,应该不费吹灰之力。而张仲景为侍中大夫王仲宣诊病,提前 20 年作出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就是见微知著的功夫,这就是防微杜渐的功夫。等到晚期癌症了你才发现它,又有多少意义呢? 目前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处于诊断已病的水平阶段,也就是说这个诊断技术再先进,也只是诊断出那些已成形的病,对于未病,对于尚未成形的病,现代的诊断还无能为力。但是,到了基因诊断,检查婴儿,甚至胎儿的基因,就能发现将来的疾病,到了这个阶段,就应该是知未病了。所以现代医学从总体上说,还是向传统中医这样一个方向发展。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识,都是从已病的这个层次上去认识,都是从形而下的这个层次去认识。从这个层次上去认识中医,当然觉得中医处处不如西医。我经常打一个比方,比如一个心梗的病人,心梗发生了,你会往哪个医院送呢?是往中医院送,还是往西医院送?我看 100 个人会有 100个人要往西医院送,也许就是张仲景再世,他也会建议你送医科大附院,而不送中医学院附院。凭着这个,搞西医的人个个挺胸抬头,搞中医的人个个垂头丧气,以为中医确实糟糕,自己入错了行。

如果这样比较,那中医确实不怎么样,要甘拜下风。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治的这个病人,我治的这个冠心病,根本就不发生心梗,乃至根本就不发生冠心病,我是使它不发生,你是发生了以后去救治,这两个如何比较呢?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对患者个人,哪一个更有利益?我想 100 个人里,也会有 100个人是赞成我的。如果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比较,也许我们就会有信心。现在人们对中医的认识是从“ 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角度,这能够反映中医的真实吗?中医讲究治未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的开首就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这门医学的出发点,它的宗旨是治未病,是未渴而穿井,未斗而铸锥的,可现在许多人偏偏要在已病的行列跟西医较劲,搞什么中医急救医学,这就叫做不自量力,这就叫做以己之短击人之反映中医的长。

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你怎么可能和现代的速度相比呢? 所以,上面这个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中医是这样的一门医学,它整个地是偏向于形而上的一面,是以形而上统形而下,是以治未病统治已病。而我们现在却在完完全全地用形而下的眼光去看待它,把它当作一门完完全全的形而下的学问,治已病的学问。

我们提倡科研,提倡现代化,提倡现代中医教育,完全就是用现代科学这个“形而下”的筛孔去对中医进行过滤,滤过去的是“精华”,是可以继承的东西,滤不过去的东西,就是“糟粕”,就要扬弃掉。大家想一想,这个通不过筛孔的部分是中医的哪一部分呢?必定是形而上的这部分。对上述问题我们思考清楚了,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所采用的现代教育方式,我们所采用的现代中医教育路子,只是一条培养造就下工的路子! 大家也许不会同意我的看法,认为这太偏激。

但是,我们需要解释,为什么用这个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医没有多少信心?为什么临床医生碰到一点困难不在中医里想办法,而急着上西药?中医里有许许多多的办法,不是开两剂药就了事。除了时代造成的客观因素外,我们怎么去解释当前中医的这个现状?我想原因不外两个,一个就是教育上、传承上出了问题;一个就是中医自身的问题。可是,只要我们回顾历史,看一看这些有成就的医家,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并不出在中医身上。

继续浏览:

上一篇:注销公司无章怎么办

下一篇:误食濒危动物怎么办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