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卖假饮料怎么办呢
贩卖假饮料会怎样处罚?

国家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规定有下列规定: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列法规:1、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第五十七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规定:1、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第一百四十九条 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本节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3、第一百五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扩展资料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去年以来,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落实“四个最严”,集中开展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等,全市食品安全稽查执法工作成效显著。据悉,2018年以来,云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全面落实“四个最严”,以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去年,全省共破获案件356起,捣毁“黑作坊”“黑窝点”8个,查办各类食品案件8146件。
2019年上半年,昆明市集中查处食品违法案件450件,食用农产品综合合格率提升到99.54%,食品抽检合格率提升到97.7%。据介绍,2018年,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针对全市从事米、面、油、乳制品、饮料等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2018年中秋节前,加大对全市中秋月饼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2019年春节前,集中对东川、寻甸、嵩明、石林、宜良等县(区)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白酒生产企业和白酒小作坊等进行检查;今年上半年,集中针对央视“3·15”晚会报道的“辣条”生产经营问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下达通知,要求全市加强对“辣条”生产领域进行监督检查。“通过了解学习,我们增长了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辨别常识。
”在日前食品安全宣传周云南省暨昆明市市场监管局主题日活动上,很多市民通过活动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现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对《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并通过图文资料、实物展示了近年来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取得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对食品中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以及食品添加剂用量等有明确的规定,为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表述。”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来说,假冒伪劣产品是利用少量成本谋取更多非法利润,除了食品品质问题,过量使用添加剂等也是常见的违法行为。
落实“四个最严”,昆明开展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的同时,严格处罚相关违法行为。以2018年3月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案件处理为例,经查处,其因生产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被给予罚款55243元的处罚。
卖高仿饮料被抓到怎么办?

卖高仿饮料的量刑: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买了假饮料可以投诉吗

当然可以 首先先收集证据 然后拨打12315饮料的假冒方式有很多,此次在河南农村发现的假冒加多宝、王老吉由过期露露伪装而成,属“挂羊头卖狗肉”。此外,“滥竽充数”式假冒、“雷人山寨”式假冒、“无中生有”式假冒也层出不绝。
很多人都看到过山寨名牌饮料,它们与知名品牌的字形十分相似,包装也几乎一样,乍一看与正品没什么区别。
“旺子”、“营养抉线”、“汇原果汁”、“脉劫”等让不少人惊呼“亮瞎了眼睛”。
贩卖假饮料什么罪?可以构成刑事吗?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而销售的,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危害人体健康的,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规定处罚。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上一篇:高速有蜘蛛怎么办视频
下一篇:课件编写逻辑错误怎么办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