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的写法
通告的写法

(1)公告格式和写法1、标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公告”标发文机关和文种,有时只标文种即可:标题如无发文机关名称则在结尾必须落款。
“通告”标题一般要标出单位或事由。
2、正文。包括开头的原因,讲原因目的;主体的事项,及告知的内容,可以分条款写下;最后是写结尾,写实施的期限、范围以及违反如何等,也可以简洁地提出对人民的希望,对违背者的警告等,然后再写、或结尾只写结束用语,如“特此公告”等。3、文尾。包括署名和日期。
以机关名义发布,标题如已有机关名,不必署了。由于告语面广,撰写时要注意:事理周密无漏洞,条理清楚不啰嗦,语言通俗不鄙俚,文风严肃不做作。做到易读易懂易知。
(2)通告格式和写法1、标题的写法有四种:①"通告"。如遇特别紧急情况,可在通告前加上“紧急”二字。②"关于XXX的通告"。
③"XXX关于XXX的通告"。④"XXX的通告"。2、原由。
主要阐述发布通告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通告常用的特定承启句式“为……,特通告如下”或者“根据……,决定……,特此通告”引出通告的事项。3、通告事项。通告事项是通告全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周知事项和执行要求。
撰写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如果内容较多,可采用分条列项的方法;如果内容比较单一,也可采用贯通式方法。其次要做到明确具体,需清楚说明受文对象应执行的事项,以便于理解和执行。4、结语。
用"特此通告"或“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表达。扩展资料:适用范围一、公告1、公告,通常是以国家的名义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有时也授权新华社以公告形式公开宣布某一事项的有关规定、要求。如公布国家领导人的出国访问,国家领导人的选举结果,洲际导弹、人造卫星的发射等。地方行政机关有时也可用公告。
2、公告还用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如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等。3、国家机关使用公告公布事项,只限于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基层单位一般不能制发公告。二、通告1、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体。
2、“通告”,使用机关范围最大,各种机关单位都可以发布;内容有时具有专门性(如银行、交通方面的),而事项则更一般化:发布方式多种式样,可张贴,也可在报刊、电台发布。报纸发布可省略日期,因报纸有日期。
写通告的格式

很多人需要写通告,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整理写通告格式范文,欢迎大家查看! 一、通告含义和特点 (一)通告含义 通告是行政公文主要文种之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通告功能定义为: 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
党机关公文中没有通告这一文体。
通告和公告二者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是都具有晓谕性和公布性,也就是说,内容都是知照性,发布范围都是面向全社会。 要想避免二者之间概念混淆和文体误用,关键是区分二者不同。这些区别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内容重要程度不同。
公告是用来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涉及内容多是国家大事或省市级行政大事,或者履行法律规定必须遵循程序。小局部性事项和非法定事项,不能采用公告形式公布 。 通告是用来发布在一定范围内需要遵守或周知事项,它所涉及事项一般没有公告那么重大。
对发文机关限制性有较大不同。 公告是一种高级别文体,只有涉及全局性重大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才能由高级别行政部门发布,这一点前面介绍公告特点时已有阐述。 而通告是一种高级机关和基层单位都可使用文体,不仅行政机关可以制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自己职权范围之内,也可以制发。
发布范围有所不同。 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采用文种,它发布范围比较大,面向全国,有时面向全世界,遍示天下,一体周知,接受人越多越好。 通告虽然也是面向社会发布,但多是限定在一个特定社区范围内,而且内容也多是指向一个特定人群,要求这一社区某一类特定人群遵守或周知。
所以通告定义中特意强调“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发布方式不同。 公告多数是在报刊上刊登,一般不用红头文件方式下发,也不能印成布告形式公开张贴 。 而通告可以在新闻媒体上刊登,也可以用红头文件形式下发,还可以公开张贴。
(二)通告特点 1.法规性 通告常用来颁布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一经颁布,特定范围内部门、单位和民众都必须遵守、执行。例如,《××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清理整顿无线电通信秩序通告》,对有关事宜作八条规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清理非法占道经营通告》,为改善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作五条规定。 2.周知性 通告内容,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人们或特定人群普遍知晓,以使他们解有关政策法令,遵守某些规定事项,共同维护社会公务管理秩序。 3.实务性 所有公文都是实用文,从根本性质上说都应该是务实。
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有公文只是告知某事,或者宣传某些思想、政策,并不指向具体事务。通告则是一种直接指向某项事务文种,务实性比较突出。 4.行业性 不少通告都具有鲜明行业性特点,如税务局关于征税通告,机动车管理部门关于机动车辆年度检验通告,银行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通告,房产管理局关于对商品房销售面积进行检查通告等等,都是针对其所负责那一部分业务或技术事务发出通告。因此,通告行文中要时常引用本行业法规、规章,也免不使用本行业术语、行话。
(三)通告分类 通告有法规性通告和知照性通告两大类型。这两种通告是以法规性强弱不同为标准来区分,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界限。法规性通告不可能没有知照性,知照性通告完全没有法规内容也不多见。
但二者在性质上毕竟有所区分,如《关于坚决清理非法占道经营通告》,强制性措施较多,属于法规性通告;关于因施工停水、停电通告,主要起通知事项作用,没有强制性措施,属于知照性通告。 二、通告写法 (一)通告标题和发文字号 1.通告标题 通告标题,主要有两种写法。 一是全题写法,也就是公文标题常规写法,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三者共同构成。
如《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认真落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通告》、《广西工商行政管理局广西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办理19××年度企业法人年检及国有资产产权登记通告》等。 二是省略主要内容写法,由发文机关、文种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市房地产管理局通告》等。 通告也可以由主要内容和文种构成标题,还有通告标题只有文种“通告”两字。
通告标题还有一种特殊写法,将标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发文机关加文种,即“×××通告”;第二部分是通告主要内容。例如《中国人民银行通告明日起发行1990年版 壹圆券人民币》。 2.通告发文字号 通告发文字号不像一般公文那样只用常规方式,在实践中有多种情况并存。
如果是政府发布通告,要有正规发文字号,如《××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清理非法占道经营通告》,发文字号就是“市政告字〔1997〕6号”。 如果是某一行业管理部门发布通告,则可采用“第×号”方式,标示位置在标题之下正中 。 一些基层企事业单位发布通告,也可以没有字号。 (二)通告正文 正文采用公文通用结构模式撰写,共分三大部分。
1.通告缘由 作为开头部分,通告缘由主要用来表达发布通告背景、根据、目、意义。如: 近期以来,我市清理非法占道经营,经过几次集中整治,取得一定效果,但在一些主干道上仍有反复,禁而不止,影响交通和市容环境,群众反映强烈。为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八大工程深入开展,市政府决定,集中一段时间,加大工作力度,实行综合整治,坚决彻底清理非法占道经营,让路于车,还道于民,改善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
现通告如下: 这个开头部分主要写发布通告前景、根据和目。 2.通告事项 这是主体部分,文字最多,内容最复杂。较多。
通告的格式及范文内容是什么?

1、标题的写法有四种:①"通告"。如遇特别紧急情况,可在通告前加上“紧急”二字。
②"关于XXX的通告"。
③"XXX关于XXX的通告"。④"XXX的通告"。2、原由。主要阐述发布通告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
通告常用的特定承启句式“为……,特通告如下”或者“根据……,决定……,特此通告”引出通告的事项。3、通告事项。通告事项是通告全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周知事项和执行要求。
撰写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如果内容较多,可采用分条列项的方法;如果内容比较单一,也可采用贯通式方法。其次要做到明确具体,需清楚说明受文对象应执行的事项,以便于理解和执行。
4、结语。用"特此通告"或“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表达。(解释参考《应用写作》杂志)通告种类:通告按用途可分为周知性(事务性)通告、规定性(制约性)通告两大类。
(1)周知性(事务性)通告。即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需要周知或需要办理的事项,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均可使用。如建设征地公告、更换证件通告、施工公告等等。(2)规定性(制约性)通告。
用于公布应当遵守的事项,只限行政机关使用,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
上一篇:神舟电脑怎么样
下一篇:怎么样男人和女人才能生孩子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