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教我怎么看算盘啊
谁能教我怎么看算盘啊

算盘读数的方法如下:1、算盘有分布在不同栏中的两排珠子,在每一栏的上面有两颗珠子,称为上梁,上梁的每颗珠子代表数字5;下面有五颗珠子,称为下梁,下梁的每颗珠子代表数字1。2、算盘读数时先确定好算盘的个位数,从右往左依次为”个、十、百、千、万“,如图所示,个位的算珠上没有珠子,为0;十位的算珠上下梁有两颗珠子,为2;百位上上梁有一颗珠子,为5;千位上下梁有一颗珠子,为1,万位上上梁有一颗珠子,下梁有三颗珠子,为5+3=8。
算盘的相关术语:空档:某一档的上、下都离梁的时候,叫做空档。
空档表示这一档没有记数,或者表示0。空盘:算盘的各档都是空档是,表示全盘没有记数,叫做空盘。内珠:靠梁记数的算珠,叫做内珠。外珠:离梁不记数的算珠,叫做外珠。
拨上:是指将下珠拨靠梁。拨下:是指将上珠拨靠梁。拨去:是指将上珠或下珠拨离梁。
算盘怎么看 算盘的起源

1、算盘的新形状为长方形,周为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2、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
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日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档、11档或13档。档中横以梁,梁上1珠,这珠为5;梁下5珠,每珠为1。 3、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由早在春秋时期便已普通使用的筹算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不但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而且是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之前曾被人们广为使用的一种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依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认为算盘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然而,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算盘的呢?从清代起,就有许多算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日本的学者也对此投入了不少精力。但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算盘的起源问题直至今天仍是众说纷纭。
4、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人认为,算盘起源于我国的东汉、南北朝时期。其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曾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著录了14种算法,第13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分以定算位。
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
”这些文字,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但是近代的一些学者认为,《数术记遗》中所描写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作加减法的简单算板,与后来出现的珠算不能同日而语。
算盘是如何使用的算盘的使用方法

1、认识算盘的结构。算盘是由框、梁、档、上珠、下珠组成。
2、上珠有2颗,每颗上珠代表5;下珠有5颗,每颗代表1。
计数时,5一般用1颗上珠表示,而不用5颗下珠表示。3、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要先确定哪一档是个位,从右向左一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4、计数时,把算珠拨到靠梁处才表示算盘上有数。
从高位拨起,一个计算单位也没有,用空挡表示。5、写算盘上表示的数时,先找准个位,再看各数位上分别有几颗算珠。
上一篇:森林怎么下到天坑底部
下一篇:手上起小水泡痒怎么办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