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怎么养
雏菊怎么养

养殖雏菊需要选用肥沃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也可用菜园土、腐殖土、沙土按照7:5:3的比例进行配制,日常给予适宜的光照,夏季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0℃,浇水至土壤湿润,幼苗时期施一些有机肥,平时注意预防病虫害。 1、土壤 养好雏菊,最好是选择肥沃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这样土壤的流动性是非常的好,根部能够吸收到更多的营养物质,也可以自己调制土壤,例如选取菜园土、腐殖土、以及沙土按照7:5:3的比列进行配制。
2、温度光照 雏菊的耐寒性非常的强,相反非常惧怕高温,所以在夏季最好是放在室内养殖,此时室内温度不要超过20℃,否则雏菊很容易烫伤死亡,充足的光照会更有利于它的生长,所以在日常给予它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开花和延长花期。
3、浇水 雏菊怎么养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浇水,过多的浇水会导致花盆积水根部损坏,所以一次性不要浇太多,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甚至可以等到土壤稍微有些变干的现象再浇,这样就会避免烂根的现象出现。 4、施肥 雏菊是比较喜欢肥料的,在幼苗时期,可以适当的施一些有机肥料,这样可以促进生长,在开花时期可以选择含有磷钾的复合肥料,这样可以延长花期,施肥之前,最好是将肥料放入水中搅拌稀释,这样会更有利于雏菊吸收营养。 5、预防病虫害 雏菊是比较脆弱的很容易患有蚜虫,而夏天正处于高峰期,一定要格外的仔细观察,当发现时可在药店购买杀虫来治疗,时常开窗通风,这样会更有利于空气流动。
雏菊的养殖方法和介绍

雏菊原产于欧洲。原种被视为丛生的杂草,开花期在春季。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雏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生长习性 雏菊性喜冷凉气候, 忌炎热。
喜光, 又耐半阴,对栽培地土壤要求不严格。种子发芽适温22-28℃,生育适温20-25℃。西南地区适宜种植中、小花单瓣或半重瓣品种。中、大花重瓣品种长势弱, 结籽差。
繁殖方法 可采用分株、扦插、嫁接、播种等多种方法。 嫁接法和播种法,技术要求条件高,繁殖过程比较繁琐,没有高超的削切、嫁接技巧及良种的选择、人工授粉等技术,很难繁殖成功。这两种繁殖方法,也只有需要大量育苗时,在苗圃中进行,家庭养菊,一般多采用分株法和扦插法来进行繁殖。
种子繁殖 南方多在秋季8-9月份播种,也可春播,但往往夏季生长不良。北方多在春季播种,也可秋播,但在冬季花苗需移入温室进行栽培管理。由于雏菊的种子比较小,通常采取撒播的方式。
但播种苗往往不能保持母株的特征。播种前施足腐熟的有机肥为基肥,并深翻细耙,做成平畦。用细沙混匀种子撒播,上覆盖细土厚0.5厘米左右,播种后覆盖遮阳网并浇透水。
播后保持温度在28℃左右,在早春阴冷多雨时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浇水宜细喷,以防土壤表层板结。约10天后小苗出土,揭去遮阳网或塑料薄膜,在幼苗具2-3片时即可移栽到大田。菊花菜可直播,在中国南方2月即可播种,在北方寒冷地区于4月上旬方可播种,每亩用种量约0.2千克。
分株繁殖 由于实生苗变异较大,对于一些优良品种可采用分株法繁殖,但生长势不如实生苗,且结实差。在3月中下旬可将老茬菊花菜挖出,露出根颈部,将已有根系的侧芽连同老根切下,移植到大田中。分株繁殖在萌发新梢时进行较适宜。 扦插繁殖 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进行扦插繁殖,以4-6月扦插的成活率最高。
苗床最好用新土混入经堆沤腐熟的有机肥。剪取具3-5个节位、长8-10厘米的枝条,摘除基部叶片,入土深度为插条长的1/3-1/2。扦插后保持功床湿润,忌涝渍,高温季节需遮阴,而在温度较低时可搭塑料薄膜拱棚保温保湿。一般15天后可移植到大田。
栽培技术 雏菊较耐移植,移植可使其多发根。不需作株形修剪和打顶来控制花期。 播种育苗 雏菊种子很小,每克种子有4900-6600粒,多在9月份播种。
而浙江地区一般在7月份下旬即开始播种,主要在7月下旬-8月中旬播种为多。此时播种元旦为盛期。 播种选用疏松、透气的介质。
介质经消毒处理,最好再用蛭石覆盖,薄薄一层,以不见种子为度。因雏菊种子很小,不宜点播,所以一般用撒播,当苗长有2-3片真叶即可移植一次。播种用介质pH值在5.8-6.5为宜,EC值在0.5-0.75较适宜,播后保持18-20℃的温度,80-90%的湿度,5-8天发芽。在江浙一带还可春播,但育苗长势和开花都不如秋播苗。
所以一般不用春播。 第一阶段 播种后保持18-22℃的温度和80-90%的湿度。5-8天胚根长出。
发芽后仍要保持介质的湿润,不需喷肥,需要给予光照,但发芽时光照不能太强,仍要适当遮荫。在7-8月份,中午前后仍要遮荫进行降温。 第二阶段 此阶段湿度在70-80%,能使其根扎入介质吸收养分供其子叶的伸展,温度控制在16-20℃等到第一对真叶展开即可开始施肥,以50ppm的20-10-20水溶性肥料为主。此阶段过后即可开始用288或128穴盘进行一次移植。
第三阶段 此阶段为苗的快速生长期,要防止介质过湿,以50ppm的20-10-20和14-0-14的花卉专用肥交替施用。由于气温的高低和蒸腾的大小,一般2-3天浇一次液肥,而不再浇水。这是种苗生产中的一种较科学的水肥管理方法。
如按传统方法,以隔时间段浇一次肥,则浓度相对加至70-100ppm。但在浇水或肥之间应让介质稍干一下,利用干湿交替来促进苗。
小雏菊应该怎么养的养护方法

1、施撒肥料:雏菊对肥料要求不太严格,在整个生长期中只需追施4至5次肥。若能将少许豆油滴入花盆,定可使其叶绿花肥。
对采种母株应加强肥水管理,使种子充实饱满,并按成熟程度分期采收。
2、浇水要点:雏菊在萌芽期间,见表土稍干即喷淋或浸盆给水,不可干旱,要保持一定的湿润。幼苗出齐后,淋水或浸盆不要太勤了,稍加控制水分,见干浇水即可。
雏菊花怎么养长的好 雏菊花养植方法

1、光照:雏菊非常喜光,生长不可离开光照,因此平时要放在采光比较好的地方,最好是全天都可接受到光照。若是夏季的高温阶段,需适当遮光,不可长时间暴晒。
2、温度:雏菊喜欢生长在18到22度之间的温度下,惧怕高温环境。
夏季高温阶段需要控温,要加强通风,养护在阴凉处,最好温度不要超过25度。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是入冬后还是建议移到室内,避免冻伤。 3、浇水:雏菊萌芽阶段对水分需求大些,要勤浇水,让土壤湿润些。若是土壤太过干燥,幼苗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等长大之后就需要控水,等土壤干透后浇灌即可,这样才可更好的生长。 4、施肥:雏菊耐贫瘠,即便不追施肥料也可正常生长。但若是想要它长势更旺盛,更好的开花,还是建议及时追肥。
生长阶段两周追肥一次,用复合肥就行,养分更全面。注意,施加肥料时要先稀释,避免浓度高带来肥害。
小雏菊的养殖方法_小雏菊怎么养

雏菊植株小巧玲珑,花色艳丽和谐,深受意大利人的喜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雏菊的养殖 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雏菊的养殖方法 1、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
2、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 3、幼苗出齐,撤去帘子。 4、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裸根不雏菊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 5、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
待幼苗生出3-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畦内施适量基肥。来年株形矮壮,抗逆性强,花大丰满色艳。
6、10月底浇一次透水,当畦土不粘不散时,起坨囤人阳畦越冬,晚间盖蒲席防寒。 7、雏菊越冬耐冷凉,但怕严霜和风干。蒲席的薄厚和盖撤时间早晚,视花苗长势和天气冷暖灵活掌握,以防徒长和有效地控制花期。
8、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 小雏菊养殖注意事项 ①要有充足阳光。
雏菊喜阳光,日照好则开花良好,否则植株易徒长,影响开花。 ②土壤要求pH中性或微酸性,肥沃、湿润而叉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栽培管理:雏菊较耐移植,移植可使其多发根。不需作株形修剪和打顶来控制花期。
病虫害:雏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可用百菌清800-1000倍,甲箱灵1000-1500倍进行防治);虫害有蚜虫等。 小雏菊生长习性 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裸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待幼苗生出3一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
畦内施适量基肥。来年株形矮壮,抗逆性强,花大丰满色艳。10月底浇一次透水,当畦土不粘不散时,起坨囤人阳畦越冬,晚间盖蒲席防寒。
雏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养殖环境:养殖雏菊要选择采光好的环境,并将温度保持在20度以上、25度以下。2、水肥管理:每周施加一次复合肥,和浇水结合进行,避免肥料浓度过大。
3、注意事项:患炭疽病后及时剪除病叶,并向植株喷洒除菌剂,然后放入通风处养护。
雏菊怎么养殖 1、养殖环境 雏菊喜光耐半阴,养殖的过程中,可以将其放在采光好的环境中,接受全日照,夏季移入背阴处,而且雏菊喜冷凉的环境,养殖温度保持在20-25度之间即可,温度高于30度时要喷洒水雾降温。 2、水肥管理 雏菊喜肥,养殖期间可以每周为其施加一次花卉专用肥或者复合肥,并将肥料稀释后使用,但冬季温度降低时,要减少施肥量或者暂缓施肥,避免植株出现肥害。 3、注意事项 雏菊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患上炭疽病,导致叶片上出现斑点,并不断扩大,影响植株生长,此时要用锋利剪刀将病叶剪除,然后向雏菊喷洒除菌、除虫药剂,消灭植株上的病虫,再将其放在通风处养护。
上一篇:中业网校执业药师教的如何?
下一篇:古筝调音器怎么用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