剐这个字怎么读
剐这个字怎么读

一、拼音:guǎ二、意思:1、一种古代的刑罚。将人体慢慢削割至死。
2、尖锐的东西划破。
三、笔画顺序:竖、横折、横、竖、横折钩、撇、点、竖、竖钩四、笔顺图解:扩展资料一、相关组词:剐心、剐刑、剐割、剐男、斩剐、千刀万剐、万剐千刀、碎剐凌迟、钝刀慢剐。二、词语解释:1、剐刑 [ guǎ xíng ]释义:即凌迟,古时候对犯人的极刑之一,就是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2、剐割 [ guǎ gē ]释义:分割肢体;凌迟。3、剐男 [ guǎ nán ]释义:剐是重庆方言用语,和“挫”意思相近,可指某人外表难看或者行为离谱。
4、斩剐 [ zhǎn guǎ ]释义:斩刑与剐刑。斩,砍去头颅。剐,割肉离骨,最后致死。
皆古代的酷刑。5、剐心 [ guǎ xīn ]释义:剐是古时分割人体的酷刑。
剐心,可引申为杀心。
剐怎么读 剐到底念啥

1、剐是中国汉字,拼音是guǎ。 2、总笔画是9笔,意思是被尖锐的东西划破;封建时代一种残酷的死刑。
3、康熙字典:《唐韵》《集韵》??古瓦切,音寡。
《玉篇》剔肉置骨也。《说文》作冎。《广韵》俗呙字。《正字通》本作冎。
剐水怎么读

剐水,读作guǎ shuǐ。guǎ,声母g,韵母ua,声调三声。
shuǐ,声母sh,韵母ui,声调三声。
剐水是大别山野岭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产品。“剐”是去除的意思,是大别山区民间方言。白马尖下的山泉水流经茫茫竹海,经地下竹根层层过滤,寡淡清纯,把人身上的油脂都刮掉了,所以被形象地称之为“剐水”,亦称“竹根活水”。竹根下的剐水剐水的源头是霍山县境内大别山的白马尖。
白马尖主峰海拔17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恍如仙境。高山野岭上密布着一条条密密麻麻的涓涓山泉,它们翻山越岭、漫过草地、抚过山石、渗过竹根,在山谷中汇聚,形成一个个流泉飞瀑,然后汇聚到下游。在安徽西部的大别山区,碧水荡漾、山脉连绵。
迎驾集团所在的霍山县便坐落于此。这里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竹林总面积近60万亩,蓄积量6000万株。霍山也是大别山国家生态功能区核心区域,淮河一级支流淠河的源头,佛子岭水库群为下游近2000万人口提供安全饮水,是六安、合肥等城市的优质“大水缸”。
剐 胄怎么读啊 可否分别组成词语解释

剐guǎ 基本字义1. 被尖锐的东西划破:~破。手上~了一个口子。
2. 封建时代一种残酷的死刑,把人的身体割成许多块:~刑(即“凌迟”)。
详细字义〈动〉1. (形声。从刀,呙( kuā)声。本义:割肉离骨) 2. 同本义。古时分割人体的酷刑。凌迟的俗称 [dismember]合拟凌迟,押赴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又如:剐割(分割肢体)[bone]。
如:剐罪(古代的一种割肉离骨的酷刑) 4. 引申为杀 [kill]。如:剐刻(犹残杀) 5. 被尖锐的东西划破 [get cut]胄zhòu基本字义1. 盔,古代战士戴的帽子:甲~(甲衣和头盔)。介~(“介”,甲衣)。
2. 帝王或贵族的子孙:贵~。~子(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长子,都要进入国学学习,后亦泛称国子学生)。
详细字义〈名〉1. (形声。“胄”古有两个字。小篆字形从肉,由声。本义:头盔) 2. 同本义 [helmet]胄,兜鍪也。
从月,由声。——《说文》离为甲胄。——《易·说卦》惟甲胄起戎。——《书·伪说命》贝胄朱綅。
——《诗·鲁颂·閟宫》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左右免胄而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冠轴(胄)带剑。——《荀子·议兵》铠胄皆镔铁。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甲胄 4. 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descendants of emperor or noble]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 徐州。——《全图绣像三国演义》帝室之胄。——《三国志·诸葛亮传》王室之胄。
——《资治通鉴》 5. 又如:胄子(帝王或贵族的长子);胄监(国子监);胄阀(家世门第) 6. 泛指世系 [pedigree;genealogy]岂孤人之能胄。
上一篇:胆汁酸高是怎么引起的?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