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怎么读?
“溥仪”怎么读?

读: [ pǔ yí ]溥仪的释义:(1906—1967)即宣统帝。清末代皇帝。
爱新觉罗氏,满族。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退位。1917年张勋复辟,拥其复出为帝,仅十二天即告失败。1924年被冯玉祥国民军赶出皇宫,避居天津日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策划下潜往东北。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任执政,后称皇帝,改元康德。1945年日本投降,被苏联军队俘虏。1950年移交中国政府,1959年获特赦释放,1961年任全国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
1967年在北京病故。扩展资料一、溥仪患病去世: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晚清历史研究者贾英华为溥仪题写墓志铭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
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去世。溥仪的遗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规火化,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95年,他的遗孀李淑贤将他的骨灰葬于北京西南120千米的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在清西陵附近。
二、溥仪的文学作品:《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等过程,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溥仪先生所著《我的前半生》是生命力旺盛的作品。问世43年以来,印刷21次,累计印数186.3万余册,而且仍然有长盛不衰的趋势。
薄仪是读什么音呢?

溥仪的拼音是pǔ yí。pǔ,声母p,韵母u,声调三声。
yí,声母y,韵母i,声调二声。
溥仪(西元1906~1967),三岁立为皇帝,满洲人,姓爱新觉罗,号宣统。历三年,辛亥革命成功,下诏退位,清朝结束。民国六年,张勋拥其复辟,仅十二日而败。二十一年,日军挟往长春,成立伪满洲国,为执政。
人物评价李茂杰:所谓“满洲国是王道乐土”根本就是日本人制造出来的谎言,溥仪则在谎言中自欺欺人地继续着他的皇帝梦。溥仪登基用过的大殿,那局促的空间正是溥仪有如笼中鸟一般生活的写照。喻大华:无疑,末代皇帝溥仪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人类历史上拥有非凡经历和传奇命运的特殊人物,然而,他身为皇帝却没有掌握过一天国家政权;长期处于政治漩涡中却未发挥关键的作用。
溥仪念pu还是fu

“溥”,读音pǔ,“溥仪”的读音pǔ yí。溥的意思:1、广大:溥博。
2、普遍:溥畅。溥仪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的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扩展资料部分词语解释溥漠[pǔ mò]鸟翼掠水貌。溥利[pǔ lì]普施利益。
溥遍[pǔ biàn]普遍。溥将[pǔ jiāng]广大。溥泛[pǔ fàn]普遍,广泛。
周溥[zhōu pǔ]普遍;遍及。
溥仪怎么读

拼音:pǔ yí溥仪解释:溥仪(1906-1967) :清朝末代皇帝。
爱新觉罗氏。
1908年登位,年号宣统。1912年2月退位,仍居皇宫。1917年张勋拥其复辟,旋失败。1924年被废除皇帝称号,迁出皇宫。
1932年在侵华日军扶持下,出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改称“满洲帝国皇帝”。抗战胜利后被苏联红军俘获。1950年移交中国。
1959年被特赦释放。曾任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我的前半生》。
造句:1、溥仪即位后,曾在中海西岸集灵囿修建摄政王府.2、他追随溥仪到北方直到傀儡政府垮台。3、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便是此次特赦的一个著名受益人.4、末代皇帝溥仪的骨灰被葬在八宝山。5、在中国最后一任皇帝溥仪于1924年从紫禁城搬出后,倦勤斋一直年久失修,从未让公众参观过。
6、如同丧家之犬的溥仪也随之神情沮丧地宣读了退位主诏书.7、二格格韫和生于1911年,其哥哥溥仪为她挑中的夫君,就是其师傅郑孝胥的孙子郑广元。8、溥仪在1928年派来宗室成员、皇室成员和清朝的遗臣,进行第二次重殓的时候,这些人员也是由这个口爬进爬出的。9、溥仪不愿母亲裹在中间受夹板气,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我记住啦……”。10、“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大将常对溥仪说,张景惠是‘好宰相’,是日满亲善、一德一心的身体力行者。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