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十二时辰怎么读?

十二时辰怎么读?

最佳回答2022-10-20

十二时辰怎么读?

十二时辰读音:shí èr shí chén。十二时辰分别读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扩展资料: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十二时辰把《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从而让每个人都懂得用《黄帝内经》养生,让科学养生得以普及,这对改善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生存质量,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十二时辰分别读音是什么?

十二时辰的读音分别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时辰由来: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应是夜深人静、繁星满天的时候。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代中国人民(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

天长日久,古代中国人民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

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十二时辰怎么读音

十二时辰的读音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子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寅时】(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卯时】(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辰时】(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巳时】(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未时】(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申时】(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酉时】(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戌时】(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亥时】(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上一篇:禳怎么读?

下一篇:芡怎么读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