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怎么读
鼙怎么读

鼙读pí,汉语二级字,鼙形声。字从鼓从卑,卑亦声。
“卑”意为“替代物”。
“鼓”与“卑”联合起来表示“替代鼓”。本义:军中大鼓的替代品。说明:军中大鼓只有一个,位置在将帅身边。另外再根据具体情况,为各个独立分队配置一面小鼓,位置在分队指挥官身边,作为各分队独立作战的指挥信号鼓。
鼙笔顺:1.一(横)、2.丨(竖)、3.一(横)、4.丨(竖)、5.ㄱ(横折)、6.一(横)、7.丶(点)、8.ノ(撇)、9.㇀(提)、10.一(横)、11.丨(竖)。12.乛(横撇/横钩)、13.㇏(捺)、14.ノ(撇)、15.丨(竖)、16.ㄱ(横折)、17.一(横)、18.一(横)、19.ノ(撇)、20.一(横)、21.丨(竖)。
鼙怎么读?

鼙读作:pí声母p,韵母i,声调二声。部首鼓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21画五笔FKUF,仓颉GEHWJ,郑码BJNE四角44406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霜鼙[shuāng pí]霜天中的鼙鼓声。
2、惊鼙[jīng pí]报警的鼓声。惊,通“警”。3、戍鼙[shù pí]戍鼓。4、钲鼙[zhēng pí]即钲鼓。
5、金鼙[jīn pí]金鼓。
“鼙”字怎么读

拼 音 pí释义:〈名〉1、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鼙,骑鼓也。——《说文》旅帅执鼙。
——《周礼·大司马》击雷鼓,振鼙铎。
——《六韬·虎韬·军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2、又如:鼙角(鼙吹。鼙鼓与号角)3、小鼓 。如:鼙鼓(小鼓与大鼓)相关词语:征鼙[ zhēng pí ]:出征的鼓声。
亦比喻战事。鼙角[ pí jiǎo ]:鼙鼓和号角。亦指击鼓和吹号的声音。
战鼙[ zhàn pí ]:亦作“ 战鞞 ”。古代军中马上所击的鼓。
霜鼙[ shuāng pí ]:霜天中的鼙鼓声。朔鼙[ shuò pí ]:即鼙鼓。古代射礼奏乐时,须先击鼙鼓,故称。
“鼙”字念什么

鼙 拼音: pí, 笔划: 21 部首: 鼓 五笔输入法: fkuf 基本解释: --------------------------------------------------------------------------------鼙 pí 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笔画数:21; 部首:鼓; 笔顺编号:121251431125432511312 详细解释: --------------------------------------------------------------------------------鼙 pí 【名】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adrumusedinthearmyinancientChina〗 鼙,骑鼓也。
——《说文》 旅帅执鼙。
——《周礼·大司马》 击雷鼓,振鼙铎。——《六韬·虎韬·军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又如:鼙角(鼙吹。鼙鼓与号角) 小鼓〖drumlet〗。
鼙鼓怎么读

拼音:鼙鼓 [pí gǔ]。释义:是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古代乐队也用。
引证: 《寄耿星同志》:“黑非独立惊鼙鼓,数行韵语报平安。”用法示例:1、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2、永别了,长嘶的骏马、锐厉的号角、惊魂的鼙鼓、刺耳的横笛、庄严的大旗和一切战阵上的威仪!3、鼙鼓的声音从来都不代表和平。
近义词:一、军鼓 [jūn gǔ]释义:战鼓。引证: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作兹征钺军鼓,陈之于东阶。”二、大锣大鼓 [dà luó dà gǔ]释义:比喻大肆宣扬。
引证:邹韬奋 《萍踪忆语》八:“我们一方面看着有些人替罗斯福‘复兴计划’大锣大鼓地吹着,一方面再看看所谓‘御用工会’的潜势力,应该更得到一个有价值的教训吧。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