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谁最早发现了甲骨文?甲骨文是谁发现的
我国是王懿荣最早发现了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1899年,北京有个叫王懿荣的官员患病,遂清太医诊治,太医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王懿荣是一个造诣颇深的金石学家,无意间发现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的文字,他意识到这种文字肯定有价值,以每字2两银子的高价全数买下带字龙骨,由此发现甲骨文。
我国是谁最早发现的甲骨文
我国最早发现了甲骨文的是王懿荣。清朝末年,确切地说是1899年,北京有个叫王懿荣的官员患病,遂清太医诊治。
王懿荣马上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购药。药拿回家后,王懿荣逐一审视,当他无意间发现“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的文字时,禁不住大吃一惊。因为,王懿荣是一个造诣颇深的金石学家,他意识到这种文字肯定有价值。于是,寻根剖底,查明来历,又专门派人到那家药铺中将带有文字的“龙骨”以每字2两银子的高价全数买下来。至此,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在这一纯属偶然的机会中重见天日了。
甲骨文是谁发现的?
甲骨文是晚清王懿荣发现的。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北京任国子祭酒监的王懿荣生病了。
王懿荣惊讶地看到刻在上面的字,于是他立即派人到药房去买所有的“古龙”字样。王懿荣为了搞清楚,他买了大量的“龙骨”。王懿荣反复推敲、对比、拼接“龙骨”,很快得知这些“龙骨”是龟甲和兽骨,而上面的符号是用刀子雕刻的,裂纹是高温灼烧造成的。最后,王懿荣确定这些刻在甲骨文上的符号是一种文字,它们比金文和篆书更早。相关内容甲骨文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一种文字,是晚商时期占卜记事文字,也是当时实际使用的文字。对于这种占卜记事文字的名称,开始有人叫它作“龟版文”、“龟甲文”、“甲骨刻辞”、“龟甲兽骨文字”,后来又有人叫它作“贞卜文字”、“甲骨卜辞”、“殷虚卜辞”,还有人叫做“殷虚书契”、“殷虚文字”等,最后约定俗成地把它叫做“甲骨文字”,简称“甲骨文”。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零七十二字。甲骨文因刻写材料坚硬,故字体为方形。而同时的金文,因系铸造,故字体为圆形。
我国最早是谁发现甲骨文的
目前公认的甲骨文发现者为王懿荣。王宇信等所撰《甲骨学发展120年》一书认为,王懿荣“1899年第一个鉴定、购藏甲骨文,奠定了国际性学问甲骨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被海内外学者尊崇为‘甲骨文之父’”。
我国是谁最早发现了甲骨文?
是清朝的叫李成的农民在掘土时发现了甲骨,但是他只把它当作药材卖进城里,称其为“龙骨”,后来因缘巧合之下,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在生病吃药时发现了“龙骨”,凭着一个金石学家的直觉,他发现了“龙骨”的价值,并发现了上面的古文字,从而有了“甲骨文”一说。可以说是李成让甲骨重见天日,而王懿荣则让甲骨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二人缺一不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