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怎么读
笠怎么读

“笠”字拼音lì。释义:笠,字从竹,从立,立亦声。
“立”指“站立”、“独立”。
“竹”指“竹编”。“竹”与“立”联合起来表示“竹编的雨帽,可以使农夫在田野中站立住”。本义:竹编雨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编制而成)。笔顺:撇、横、点、撇、横、点、点、横、点、撇、横。
扩展资料相关词语:1、斗笠[dǒu lì]指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是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的一首诗歌作品。斗笠是斗篷里的主要类型。2、皮笠[pí lì]古代革制的笠形帽。
3、簦笠[dēng lì]雨具。4、台笠[tái lì]指蓑衣和笠帽。5、氍笠[qú lì]一种毡帽。
作品示例:清代如莲居士的《说唐》第四回:“见一员壮士,撞围而入,头戴 范阳 氍笠,身穿皂色箭衣。”释义:看到一个壮士,撞倒墙围就进来了,头上戴着毡帽,身上穿着皂色的箭衣。
“笠”的读音是什么?

笠字的读音是:lì。1、部首:竹2、笔画:5画3、释义:笠指竹编雨帽。
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
4、古籍解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笠,簦无柄也。从竹,立声。 (翻译:笠,无柄的簦,竹帽。字形采用“竹”作边旁,“立”是声旁。
)5、组词:斗笠、皮笠、台笠、竖笠、行笠、村笠、荷笠、笠翁、笠子、瓢笠、执笠、短笠、毡笠、车笠、蓑笠、箬笠、松笠、耘笠、簑笠、菹笠、却笠扩展资料相关词汇1、斗笠(dǒu lì):指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何士光《将进酒》:“ 还有两个年纪轻轻的后生,把斗笠和蓑衣在檐下放好。”2、蓑笠(suō lì):蓑衣与笠帽。
南朝·范晔编《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翻译:所以当他们有事情时,就将蓑衣与笠帽一起戴上。)3、瓢笠(piáo lì): 借指行踪。
明·屠隆《彩毫记·汾阳报恩》:“瓢笠到处,必有逢迎。”(翻译:行走到各个地方,都会有人来迎接。)4、却笠(què lì):形容山崖险峻,偃覆如簦笠。
清·徐昂发《铁岭关》诗:“兵家矜却笠,地势雄守隘。”(翻译:军队自夸山崖险峻,利用强有力地把守关隘。)5、松笠(sōng lì):指松树。唐·元稹《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松笠新偏翠,山峯远更尖。
”(翻译:松树翠绿,山峰远远看过去十分尖锐。
笠怎么读音 笠的拼音是什么

1、笠读音:lì。笠指竹编雨帽。
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
2、笠部首:竹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11画。 3、相关组词:斗笠、笠翁、行笠、箬笠、笠檐、毡笠、莎笠、松笠、戴笠、氍笠、耘笠、裨笠、菹笠、椶笠。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