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耋耄怎么念?

耋耄怎么念?

最佳回答2022-10-19

耋耄怎么念?

耋耄拼音:dié mào。dié,声母d,韵母ie,声调二声。

mào,声母m,韵母ao,声调四声。

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耄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泛指高寿。相关词语:耋耄之年,指的就是八九十岁的时候。

"耋耄"这两个字怎么读

耄耋(mào dié):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泛指高寿。出自《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译文:人年纪大了,都能长寿而终老;君主的恩德深广无边,可以遍及草木和昆虫。扩展资料古代年龄称谓: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二八年华:16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知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古稀:七十岁。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杖朝:八十岁。"八十杖于朝。

"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耄耋:八十 ~ 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

耄耋怎么读?

耄耋,读音mào dié。mào,声母m,韵母ao,声调四声。

dié,声母d,韵母ie,声调二声。

耄耋是指八十岁的老人,通常泛指年纪大的老人。耄耋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是在古文中有较多使用。扩展资料老人称谓1、杖家之年:五十。2、杖乡之年:六十。

3、杖国之年:七十。4、杖朝之年:八十。5、斑白:老人。

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6、黄发:是指长寿老人。“黄发”是枯黄的头发。

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7、皓首:白头,指年老。8、久寿:长寿。

9、眉寿:耄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10、暮齿:晚年,暮年。11、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12、万寿:大寿,高寿之意。13、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耄耋怎么读音什么意思

耄耋的读音是mào dié。耄的声母是m,韵母是ao,声调是四声;耋的声母是d,韵母是i和e,声调是二声。

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耄,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

耋,年纪为八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白话释义《汉书·曹操.对酒歌》:“当人们白发苍苍的时候,都能寿终正寝。这一份恩泽还会普及到草木昆虫。

”扩展资料:近义词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身体好的人超过六十岁,白痕还在,而有的人身体衰弱,未到六十岁也有可能没有白痕。

耄耋怎么读

耄耋,读作mào dié。mào,声母m,韵母ao,声调四声。

dié,声母d,韵母ie,声调二声。

耄,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耋,年纪为八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古代老人称谓(1)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2)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3)伞寿:80岁寿辰。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4)中寿:指80岁。(5)米寿:指88岁。

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6)上寿:90岁为上寿。(7)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8)期颐:指百岁高寿。(9)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艹”即为双十,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10)双稀、双庆:140岁。

继续浏览:

上一篇:翳怎么读?

下一篇:微信语音怎么转发给别人听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