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孥怎么读?

孥怎么读?

最佳回答2022-10-19

孥怎么读?

读作:nú拼音:nú,声母是n,韵母是ú,读作第2声。释义:1、儿女:妻~。

2、妻子和儿女。

笔画: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妻孥 [qī nú]指妻子和儿女。孥(nú)。2、收孥 [shōu nú]亦作“收帑”。古时,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谓之收孥。

3、孥稚 [nú zhì]儿童。4、孥贿 [nú huì]家小财物。5、寄孥 [jì nú]寄托妻子和儿女。

孥怎么读 文字孥怎么读

1、孥拼音:nú,基本解释: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妻孥。孥稚(指儿童)。

孥戮(诛及妻子、儿女)。

2、收孥[shōu nú] 亦作“收帑”。古时,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谓之收孥。 3、孥贿[nú huì] 家小财物。 4、孥稚[nú zhì] 儿童。

孥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孥拼音:nú基本信息:部首:子、四角码:47407、仓颉:vend86五笔:vcbf、98五笔:vcbf、郑码:ZMXY统一码:5B65、总笔画数:8基本解释: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妻孥。孥稚(指儿童)。

孥戮(诛及妻子、儿女)。

扩展资料:常见组词:1、收孥[shōu nú]亦作“收帑”。古时,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谓之收孥。2、孥贿[nú huì]家小财物。3、孥稚[nú zhì]儿童。

4、孥儿[nú ér]儿童。5、寄孥[jì nú]寄托妻子和儿女。

腊八粥孥孥的意思?

孥,读作nú,指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通“奴”。这里指腊八粥浓稠的意思。

详细内容: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

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传说来自印度天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纪念日,俗称“腊八节”,在佛教称“法宝节”。基本简介腊八粥夏历十二月初八,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地区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

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据说当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随后岳飞遇害风波亭,为了怀念这位民族英雄,河南民众每逢腊八这天,家家都吃“大家饭”,以示怀念。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和腊八饭一样,是古代蜡祭的遗存。

《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腊八粥又和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美食文化结合,称为养生佳品。还有一种说法: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菩萨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

腊八粥中的孥孥是谁?

腊八粥中的孥孥是儿女。腊八粥孥孥:儿女。

文中是妈妈对八儿的呢称。

孥读作nú,指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通“奴”。妻子和儿女。出处:宾须无曰:“瑕之妻孥见在大陵,可囚于栎城为质。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腊八粥》基础知识点多音字,糊hú糊涂、hū糊上、hù糊弄,咽yàn吞咽、yān咽喉、yè呜咽,脏zàng脏腑、zāng肮脏,匙chí汤匙、shi钥匙。同音字、形近字,咽(吞咽)、烟(烟花),脏(肮脏)、桩(树桩)、庄(农庄),肿(肿胀)、种(种田)、仲(仲春),衷(由衷),滕(竹滕)、腾(腾飞)、藤(树藤),奄(奄奄息)、淹(淹没)。

囔,(嘟囔)、囊(行囊)、馕(馕饼),拣(挑拣)、捡(捡漏)、检(检查),俭(勤俭)、练(练字)、炼(锻炼),褐(褐色)、核(核算)、竭(竭力),碣(碣石)、揭(揭秘)词语解释,搅和:混合,掺杂。益发: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性状在程度上的加深,相当于越发、更加。松劲:劲头松懈下来。

嘟嚎: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孥孥:妻子和儿女。惊异:惊奇诧异不消说:不必说。

继续浏览:

上一篇:虬怎么读?

下一篇:肩胛骨缝疼痛是什么原因?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