衾怎么读
衾怎么读

◎ 衾 qīn〈名〉(1) (从衣,今声。本义:被子) 同本义 [bed quilt]衾,大被。
——《说文》。
段注:“寝衣为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抱衾与椆。——《诗·召南·小星》缁衾赬里,无紞。——《仪礼·士丧礼》衣衾多少厚薄多少之数。
——《荀子·礼论》布衾多年冷似铁。——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衾拥覆。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西厢记》(2) 又如:衾褥(殓尸用的被褥);衾衽(指被与席。一说为枕席之间);衾枕(被与枕);衾绸(被;一说为大被和床帐);衾影无愧(暗中不做亏心事。
衾怎么读什么意思 衾字简单介绍

1、衾,拼音为:qīn。意思有: (1)被子:衾枕。
(2)尸体入殓时盖尸体的东西:衣衾棺椁。
2、相关组词: (1)纸衾:即纸被。 (2)无愧衾影:表示没有做亏心事。 (3)衾衣:被子和衣服。 (4)衾裯不掩:指贫穷。
(5)孤衾独枕:单条棉被单个枕头指夜间独自一人。 (6)衾窠:被窝。 (7)褐衾:粗布被子。
“衾”字怎么读?

“衾”,读音:[ qīn ]部首:衣笔画:10基本解释1、被子 :衾枕。2、尸体入殓时盖尸的东西:衣衾棺椁。
相关组词:夷衾、 拥衾、鸳衾、衾纩、醉衾、凤衾、衾衣、衾襚、寒衾、翠衾、重衾、被衾、衾幄、衾帏等。
笔画顺序:扩展资料:在古文中的应用:”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文: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译文: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相关词汇解释:1、承衾[chéng qīn]办丧事。衾,殓尸的包被。
2、复衾[fù qīn]絮有絮绵的大被。3、衾褥[qīn rù]被子和褥子。
4、枕衾[zhěn qīn]枕头、被子。5、齐衾[qí qīn]色采鲜明的衾被。
衾 怎么读 什么意思

衾qīn〈名〉(从衣,今声。本义:被子) 同本义 [bed quilt]衾,大被。
——《说文》。
段注:“寝衣为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抱衾与椆。——《诗·召南·小星》缁衾赪里,无紞。——《仪礼·士丧礼》衣衾多少厚薄多少之数。
——《荀子·礼论》布衾多年冷似铁。——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狐裘不暖锦衾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衾拥覆。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西厢记》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又如:衾褥(殓尸用的被褥);衾衽(指被与席。
一说为枕席之间);衾枕(被与枕);衾绸(被;一说为大被和床帐);衾影无愧(暗中不做亏心事。后人引喻人在私生活中无败坏德行的事);衾衣(被子和衣服)衾影无愧qīnyǐng-wúkuì[a clear conscience in the still hours of the night] 指在私生活中无丧德败行之事,问心无愧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惭,屋漏不愧。
“生同衾,死同椁”拼音怎么读?

shēng tóng qīn ,sǐ tóng guǒ。此词出自元初的中国书画大家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背景是赵孟頫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婆,老婆知道了,写下这首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
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多情 。
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在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顷、衾、彻这三个字分别怎么读?

1.顷部首:页 笔画:8 繁体:顷 结构:左右结构基本释义:[qǐng]1.市制地积单位。100亩为1顷,1顷合6.6667公顷,等于66 667米2。
2.短时间。
有~(过了一会儿)|~刻(一会儿)。3.文言副词。
4.古又同“倾(qīng)”。详细释义:1. 顷 [qīng]2. 顷 [qǐng]顷 [qīng]〈形〉(会意。从匕( bì),从页( xié)。
匕有排列比较义,也有不正之义。合起来表示头偏。
本义:头不正)同本义顷 [qǐng]〈量〉田地面积的单位,等于一百亩 [qing,a unit of area(=6.6667 hectares)]〈名〉少顷,短时间近来;刚才 ——表示动作、行为在不久以前发生,用于书面语。〈动〉通“倾”。偏侧另见 qīng2.衾部首: 衣 笔画: 10 繁体: 衾结构: 上下结构基本释义[qīn]1.被子 。
2.尸体入殓时盖尸体的东西 。详细释义〈名〉(从衣,今声。本义:被子) 同本义衾,大被。——《说文》。段注:“寝衣为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抱衾与椆。
——《诗·召南·小星》缁衾赬里,无紞。——《仪礼·士丧礼》衣衾多少厚薄多少之数。——《荀子·礼论》布衾多年冷似铁。——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狐裘不暖锦衾薄。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衾拥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西厢记》又如:衾褥(殓尸用的被褥);衾衽(指被与席。
一说为枕席之间);衾枕(被与枕);衾绸(被;一说为大被和床帐);衾影无愧(暗中不做亏心事。后人引喻人在私生活中无败坏德行的事);衾衣(被子和衣服)3.彻部首: 彳笔画: 7繁体: 彻结构: 左中右结构基本释义[chè]通;透 。~夜 | ~骨 | 响~云霄。
详细释义〈动〉(形声。从彳( chì),甲骨文,从“鬲”(炊具)从“丑”(举手),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说文》给古文增加了音符“彳”,变成了形声字。
上一篇:关于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得上尖锐湿疣
下一篇:歆怎么读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