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挡谅介绍?《挡谅》是什么故事

挡谅介绍?《挡谅》是什么故事

最佳回答2022-12-22

《挡谅》,全名《康茂才挡陈友谅》,是相声演员郭德纲创作的太平歌词,并且在最后增加了京剧西皮流水的唱腔。2004年的北京相声大会(现德云社)中被年仅12岁的张云雷首先演唱。

挡谅介绍

本段讲的是元末群雄混战,康茂才打赌要去擒拿陈友谅。在江东桥内念在同窗之情放走了陈友谅的故事。太平歌词《挡谅》(《康茂才挡陈友谅》),起初的来源应该是京剧《挡谅》(也称《战土台》或《江东桥》)这段太平歌词的最后一段,没有继续按太平歌词的调子,而是用了京剧的唱腔,用的板式是西皮流水,不同的是没有用京胡伴奏,而用的是太平歌词伴奏用的御子(玉子)。

挡谅介绍

郭德纲创作的这段《挡谅》,感情充沛,韵味十足,起承转合非常精妙,可听性极强。尤其在尾声部分,突然变为西皮流水曲牌,成为整个作品的高潮,也是精华所在。郭德纲创作的这段太平歌词,基本上不是为任何一个人专门创作的。作为一个作品,能够流传下来,这也是为中国的曲艺事业添砖加瓦,也可以说是为听众创作的。

挡谅是什么故事啊?

《挡谅》原名《康茂才挡陈友谅》。是郭德纲以京剧《江东桥》为基础,重新创作的一段太平歌词,并且在最后桥段,别出心裁地加上了京剧中的西皮流水,形成了一个经典的当代太平歌词作品。

这缘于老郭对传统艺术深刻地掌握和研究,以及对各种戏曲,都能达到专业级的演唱功夫。他创作的这段《挡谅》,感情充沛,韵味十足,起承转合非常精妙,可听性极强。尤其在尾声部分,突然变为西皮流水曲牌,成为整个作品的高潮,也是精华所在。这段《挡谅》的内容是说,康茂才率领军队,到江东桥去截击陈友谅。

结果,这陈友谅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以曾经的故交,同窗之谊,请求康茂才放自己一马。陈友谅还抬出了关羽当年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典故,打动康茂才。结果,康茂才被道德绑架,死要面子,放走了敌人。

而他自己也知道,当年“关公犯错刘备保”,像自己这样的“豪杰犯错谁能够饶”?最后只落得“七星剑把头削,一腔热血洒征袍。”2004年,张云雷就曾经在小剧场演唱过全本的《挡谅》。后来,张云雷嗓子倒仓出走,陶阳也演唱过这个完整作品。

当然,郭德纲本人,在早期也经常演唱自己创作的这段作品。

《挡谅》是什么故事?

《挡谅》全称是《康茂才挡陈友亮》,是德云社整理改编的一首太平歌词郭德纲。据说是太平歌词。

故事讲述康茂才投靠朱元璋后,奉命抓捕陈友谅。故事简介:在江东桥,他设计将木桥改为石桥,挡住陈友谅,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他记住了旧的感情,以关羽为榜样,释放了陈友谅。郭德纲写完这首太平歌词,2004年由二爷张云雷首唱。

当时的德云社没有现在这么受欢迎,张云雷对曲艺有独特的理解。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集表演与歌唱为一体,以唱、读、做、演的综合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

它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戏剧形式,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艺术、武术、杂技、演员表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挡谅的介绍

《挡谅》是相声艺术中太平歌词传统曲目,短段。艺人根据民间故事敷衍而成,言前辙。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很少再有人演唱。其中最有名的是在2004年 北京相声大会(现德云社)中被称为少年太平歌词老艺术家,年仅12岁的张云雷演唱的。

挡谅的曲目简介

太平歌词《挡谅》(《康茂才挡陈友谅》)起初的来源应该是京剧《挡谅》(也称《战土台》或《江东桥》) 这段太平歌词的最后一段,没有继续按太平歌词的调子,而是用了京剧的唱腔,用的板式是西皮流水,不同的是没有用京胡伴奏,而用的是太平歌词伴奏用的御子(玉子)。

继续浏览:

上一篇:鹿的物种介绍?鹿的品种有哪些

下一篇:貂简介?描写动物《水貂》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