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物种介绍?鹿的品种有哪些
鹿的物种介绍:肝无胆囊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千克。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腿细长,善奔跑。多数种类具角,无角种类则具獠牙状上犬齿。世界各地均将鹿科列为保护动物。

鹿科(Cervidae)哺乳纲,偶蹄目。体型大小不等,为有角的反刍类。其特征是生有实心的分叉的角。一般仅雄性有1对角,雌性无角。目前全世界约有34种动物。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千克。共16属约52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纬40°以北地区及西南非洲。

古籍中多指梅花鹿。据唐代记载在西北有分布,宋代在东北、西北、江苏有分布记载,元代的史料甚少,仅记载东北、西北有分布,明代记载“今山林处处有之”,清代记载东北的分布较多,其次则是记载河北省有分布。现有的野生梅花鹿仅在东北的长白山等地、江西彭泽县桃红岭、四川的若而盖和甘肃南部靠近四川边界的迭部有少量分布。梅花鹿的鹿茸在药材中被称为“黄茸”,其药用性能最佳。在明代的《本草纲目》等医书中对此有专条的记载。
鹿是什么动物
一.鹿是什么科动物鹿是鹿科动物。鹿科动物的特征是生有实心的分叉角,一般仅雄性有1对角,雌性无角。
它分布较广,国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贺兰山、青海、甘肃等地。国外分布于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俄罗斯东部、蒙古、朝鲜、韩国等。3.欧亚驼鹿.欧亚驼鹿又叫麇、罕达犴、堪达罕。
它们是环北极型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我国为欧亚驼鹿分布区的南缘,历史上分布较广,数量亦较多。现主要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区。
4.狍狍又名欧洲狍、狍子、瘴狍、野羊、狍鹿、咖夏。其分布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河北、河南、山西、新疆、甘肃、宁夏、湖北、陕西等地。5.驯鹿驯鹿又叫角鹿、四不像。
它是环北极分布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已人工引进到南乔治亚岛上,生有状况良好。据考证,我国驯鹿与贝加尔湖东北部尼布楚河上游温多苔原高地的驯鹿有渊源关系(马逸清,1992)目前,国内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鹿的全身均可入药,鹿茸、鹿胎、鹿鞭、鹿筋等无一不是珍贵的药材。
鹿的品种有哪些?
鹿的品种有:
1.驼鹿:驼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驼鹿属下共有2个物种8个亚种。驼鹿的名称取意于其肩高于臀,与骆驼相似。
2.贡山麂:贡山麂是鹿科、麂属动物。属中型麂类。体重16-24千克,体长950-1045毫米,尾长88-162毫米,颅全长195-205毫米。前额无长簇毛。
额腺不显著。角柄细短,被棕黄硬毛;角干尖圆,少具纵棱沟。
3.毛冠鹿:毛冠鹿又叫青鹿,为一种小型鹿。
毛冠鹿是草食性动物,多以种子植物以及蕨类和伞菌为食。栖息于高山或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采伐迹地和河谷灌丛,经常活动干海拔1000—4000米之间的山上。
4.沼鹿:成年沼鹿体长180厘米,肩高在119至124厘米,体重170至289千克,背部呈棕栗色,两侧和腹部呈浅褐色,腿部、臀部和尾部下侧呈乳白色,冬季体毛加厚,体色变成灰褐色。
雄鹿有角,鹿角光滑,向上延伸超过一半的长度后分支,雌鹿无角。
5.黇鹿:黇鹿是鹿科的一种反刍动物,头上的鹿角一般有60厘米长。全身毛黄褐色、有白色条纹,角的上部扁平或呈掌状,尾略长,性温顺。
黇鹿有黑化和白化等多个变种。
鹿的种类有哪些?
1.獐(Hydropotesinermis)与大多数鹿科动物不同,獐没有鹿角,却长着长牙——实际上是下垂的犬齿。獐的长牙非常显眼,所以有时人们称它们为“吸血鬼鹿”。
2.普度鹿(Pudu)普度鹿的两种近亲——北方普度鹿和南方普度鹿——是地球上最小的鹿科动物。它们肩长约12到17英寸(约30到43厘米),刚出生的小鹿只有6英寸(约15厘米)高,可爱得让人难以置信,有点像兔子,像小鹿斑比,又像是个毛绒玩具。
3.赤麂(Muntiacusmuntjac)与大多数有蹄类哺乳动物不同的是,赤麂是杂食性动物,有记录显示它们以蛋类甚至腐肉为食。赤麂有一个可见的眶下腺——眼底的暗点,它以此来用气味标记自己的领地。
可见地点:在印度的国家公园(如班达迦国家公园和卡齐兰加国家公园)多作停留,你就很有可能看到麂(当地人称之为吠鹿)的踪迹。麂通常会迅速奔回茂密的森林里,只留下匆匆一瞥。
4.长山麂(Muntiacustruongsonensis)从2004年开始的10年里,科研人员没有发现进一步证据能够证明长山麂的存在。
直到2014年,一名守林人发现捕捉器捉住了一只长山麂,遂将其放生,视频记录下了这一切。长山山脉是另一种地方性麂——越南大麂(Muntiacusvuquangensis)的家园。不幸的是,猖獗的偷猎者在山中布下多处陷阱,使越南大麂受到严重威胁。
5.豚鹿(Axisporcinus)豚鹿体格健壮,生活在长满草的泛滥平原上,因此比我们提到的其他大多数鹿更常见。豚鹿的腿很短,奔跑时头会向后仰,因此看起来并不像鹿,更像是猪(因此而得名)。豚鹿是典型的独居动物,但在火灾过后,它们会成群结队地聚集在草地上,以草芽为食。
鹿的种类有哪些
鹿的种类举例如下:
1.梅花鹿一种中小型鹿,雄性第二年起生角,雌性无角。梅花鹿群居性不强,雄鹿往往是独自生活,活动时间集中在早晨和黄昏,生活区域随季节变化而改变。
2.麋鹿一种大型食草动物,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雌性体形比雄性略小。雌麋鹿没有角,雄性角多叉似鹿。
尾巴长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野外绝灭(EW)。
3.斑鹿样子与梅花鹿差不多,也长着一些白色的斑点。斑鹿生活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草原及森林中。喜欢群居,一般每群可多达100只以上。
斑鹿的样子很漂亮,雄性斑鹿头上长着可长达1米而且分出三叉的角。所有的鹿科动物都是人们重点保护的动物。
4.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雌雄皆有角。
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处于半野生状态。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问荆、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在中国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中国鄂温克族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
1996年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等级易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5.马鹿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共有10个亚种,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雄性有角,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群居。
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中国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
常见鹿有几种
梅花鹿:毛发多为栗红色,分布有梅花形白斑。 豚鹿:体型中等,四肢短粗,臀部圆润,毛发多为淡褐色。
马鹿:体型和马相似,群居分布。 坡鹿:外形和梅花鹿相似,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常见的鹿有哪些品种1.梅花鹿 梅花鹿是一种中小型鹿,体长约为130厘米,毛发多为栗红色,分布有形似梅花的白斑,而且梅花鹿常在早上、黄昏活动,群体性不强,雄性梅花鹿会独自活动。
2.豚鹿 豚鹿又叫芦蒿鹿、猪鹿,其体型中等,四肢短粗,臀部圆润,毛发多为淡褐色,且雄鹿长有三叉状鹿角,但目前豚鹿的数量稀少,属于濒危物种。
3.白唇鹿 白唇鹿体型高大,全身覆盖有厚密的粗硬毛,因嘴唇下颌为白色而得名,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多栖息在海拔为3000米到5000米的高山树林中,以群体形式活动。
4.马鹿 马鹿又叫红鹿、赤鹿,属于大型鹿类,其体型和马相似,毛发为深褐色,腹部为浅褐色,常以群体形式栖息在高山森林中,夏季会在清晨和夜间活动,冬季则会在白天活动。
5.坡鹿 坡鹿又叫泽鹿,外形和梅花鹿相似,但体型偏小,毛发多为黄棕色,背脊两侧均有一道白色斑点,主要栖息在东南亚、海南的丘陵草坡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鹿的资料
拉丁文】学名:Cervus axis【英文名】:Erxleben【分类】: 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体长】: 0.75~2.90米【肩高】:0.3~2.20米【体重】:9~800公斤【形态】:鹿是偶蹄目的1科,共16属约52种,大多数种类普遍具有的特点是:四肢细长、尾巴较短,雄性体性,大于雌性。通常雄的有角,有的种类雌雄都有角或都无角。
但驯鹿会出现白色的个体。【寿命】:8~45年不等【保护级别】: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地理种群差异】:鹿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共16属约52种,从最大的驼鹿到最小的鼷鹿之间品种丰富。【分布情况】:鹿的种类繁多,共16属约52种,全世界除南极洲外均有分布。【物种状况】:大部分种类地方常见,少数种类为濒危物种。其中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活习性】:除驼鹿外大多数种类群居生活。【生活环境】: 山地、草原、森林均有分布。
【食物种类】:树叶、草、果实、种子、地衣、苔藓、灌木、花朵、水草、树皮、嫩枝、树苗。【生理特征】:一般春季3~4月发情交配,怀孕期4~10个月,每胎1~3崽。2~3岁性成熟。
【经济价值】:所有种类的肉可吃,皮可制革。其中梅花鹿的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国内已大量进行人工饲养,并进行活鹿取茸(对鹿不会造成伤害)。
角是鹿科动物中雄鹿的第二性征(个别属无角,如獐属),同时也是雄鹿之间争夺配偶的武器。角的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2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刚长出来的角叫茸(我们通常叫鹿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
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1~2岁时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梅花鹿是鹿科鹿属的1种。因为身上有一些明显的白斑在背脊两旁和体侧下缘排列成行而得名。
梅花鹿分7个亚种,中国有5个亚种。鼻端裸出而呈裂缝状;雄鹿有角,每年约4月脱盘长茸,其角一般到4杈为止,眉杈斜向下伸,第2杈与眉杈相距甚远;冬天毛的颜色为栗棕色,白色斑点不显,尾下部为白色,腹毛淡棕;夏天毛红棕色,有的为暗灰褐色,背部中线地方为黑色,有的至尾部黑色线变细,尾上部黑色,下部白色。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南方,日本,中国的东北、华北、东南和台湾。现今野生梅花鹿数量非常稀少;中国列为一类保护动物。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和森林边缘,一般不进入密林。冬季多在阳坡低凹背风处,春秋则在空旷少树地区活动。
夏季喜荫凉,多在阴坡开阔透风的地方,有时为了避免蚊蝇叮咬也到高山草原活动。性机警,晨昏时结群。主要以青草、嫩芽、树叶、沙参等为食。
每年8~11月交配,怀孕期7~8个月,4~6月为产仔盛期,每胎1~2仔。世界现存鹿类一览表:[编辑本段](中文名、英文名、拉丁文学名、命名人)普度鹿Southern pudu Pudu pudu (Molina)驯鹿Reindeer, Caribou Rangifer tarandus (Linnaeus)驼鹿Moose, Elk, Alaskan moose Alces alces (Linneaus)南美泽鹿Marsh deer Blastocerus dichotomus (Illiger)秘鲁马驼鹿Peruvian guemal, Huemul Hippocamelus antisensis (d'Orbigny)智利马驼鹿Chilean guemal Hippocamelus bisulcus(Molina)墨西哥鹿Red brocket Mazama americana (Erxleben)布氏鹿 Mazama bricenii矮墨西哥鹿 Dwarf brocket Mazama chunyi (Hershkovitz)褐墨西哥鹿 Brown brocket Mazama gouazoubira (G.Fischer)倭墨西哥鹿 Mazama nana小墨西哥鹿 Little red brocket Mazama rufina (Bourcier et Pucheran)黑尾鹿 Mule deer, Black-tailed deer Odocoileus hemionus (Rafinesque)维基尼亚鹿 White-tailed deer Odocoileus virginianus (Zimmermann)草原鹿 Pampas deer Ozotoceros bezoarticus (Linnaeus)北普度鹿 Northern pudu Pudu mephistophiles (De Winton)豚鹿 Hog deer Axis porcinus白唇鹿 White-lipped deer Cervus albirostris Przewalski阿氏鹿 Cervus alfredi沼鹿Swamp deer, Barasingha Cervus duvaucelii G.Cuvier马鹿Red deer, Macneilly's deer, North American wapiti Cervus elaphus Linnaeus坡鹿、泽鹿Thamin, Eld's deer Cervus eldi M'Clelland梅花鹿 Sika deer Cervus nippon Temminck宿氏鹿Schomburgk's deer Cervus schomburgki Blyth鬣鹿Timor deer, Rusa deer Cervus timorensis Blainville水鹿、黑鹿Sambar deer Cervus unicolor(Kerr)黇鹿Fallow deer Cervus dama Linnaeus美索不达米亚鹿 Mesopotamian fallow deer Dama mesopotamica麋鹿(四不像)Milu (Pere David's deer) 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毛冠鹿 Tufted deer Elaphodus cephalophus Milne-Edwards水鼷鹿 Water chevrotain Hyemoschus aquaticus (Ogilby)斑鼷鹿 Tragulus meminna(Erxleben)鼷鹿 Lesser Malay chevrotain Tragulus javanicus(Osbeck)大鼷鹿Greater Malay chevrotain Tragulus napu (F.Cuvier)长颈鹿Giraffe Giraffa camelopardalis (Linnaeus)花鹿Spotted deer, Chital, Axis deer Cervus axis Erxleben加岛花鹿 Calamanian deer, Calamanian hog deer Axis calamianensis巴岛花鹿Bawean hog deer, Kuhl's hog deer Axis kuhlii【我国现存的鹿】:[编辑本段]麝(Moschus moschiferus),体型较小,体重约10公斤。雌雄性皆无角。雄性上犬齿獠牙状,突出口外。
后肢比前肢长。雄麝有麝香腺,分泌具有浓郁香气的麝香,是极名贵的药材和高级香料。
我国麝香的产量与质量均居世界之首位。在分类上有人主张麝应单独立科。麂(Muntiacus muntjak),是华南地区常见中型鹿类。麂皮细韧,是服装制革和精密仪器用革的良好材料,为我国传统出口商品。
梅花鹿(Cervus nippon),夏毛红棕色,有显著的白色斑点,冬毛棕褐色,白色斑点不显。臀部具明显的白斑。雄性角有四叉。
眶下腺发达。在我国历史。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