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敖迎李陵成功了吗?有没有名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在意他人眼光最终成功的事例
公孙敖迎李陵没有成功,公孙敖(?―前96年) ,北地郡义渠县人,西汉将领。公孙敖初以骑郎身份侍奉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与骁骑将军李广等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损失七千骑兵。本当斩首,后缴纳赎金,废为庶人。元狩二年(前121年),和霍去病从北地郡(在今甘肃环县)出发,出塞后分兵前进。公孙敖在沙漠中迷路,霍去病孤军深入,歼灭匈奴三万余人。太始元年(前96年),公孙敖因其妻涉巫蛊案受到牵连,腰斩而死,全家被灭。

公孙敖是北地郡义渠县人,最初以骑郎的身份侍奉汉武帝刘彻。 公孙敖与汉武帝宠妃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关系很好,建元三年(前138年),卫子夫怀有身孕,引起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嫉妒。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大长公主刘嫖意图杀害正在建章宫当差的卫青。公孙敖听到消息后,率领壮士赶去救下卫青,使得卫青免遭一死。汉武帝从此重用公孙敖,公孙敖因而显贵。

天汉四年(前97年),公孙敖再次担任因杅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三万步兵从雁门关出发,与贰师将军李广利汇合攻打匈奴。汉军进军到余吾,李广利与匈奴单于在余吾水滨交战数日;公孙敖与匈奴左贤王交战失利,损失士卒过多,于是都收兵回朝。公孙敖回朝后,因损失士卒过多,被判处死罪。公孙敖诈称自己已死,逃亡到民间数年。后来发觉,遭到逮捕。
李陵事件简要概括 李陵事件简介
1.李陵出征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仗义执言却惹祸上身,这就是李陵事件。
2.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
3.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
4.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5.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
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6.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
有没有名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在意他人眼光最终成功的事例?
1.苏武牧羊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扣留,苏武誓死不降,匈奴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在北海边牧羊十九年,才被释回。
1583年,布鲁诺到英国,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1585年去德国,宣传进步的宇宙观,反对宗教哲学,进一步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1592年,布鲁诺在威尼斯被捕入狱,在被囚禁的八年中,布鲁诺始终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3.伽利略反对托勒密的地心说,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由于支持哥白尼学说而遭致了有势力的教会的反对,1616年他被下了一道禁令,不准讲授哥白尼学说。1632年,他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33年,他被罗马梵蒂冈宗教裁判所判处8年软禁,并再次被逼表示和哥白尼学说决裂。1642年1月8日,伽利略病逝。
4.比尔盖茨毅然从哈佛退学比尔盖茨在大学时,发现若自己不早点结束学业,恐怕就难以在信息时代到来时引领潮头。于是,盖茨毅然决然选择主动退学,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在计算机事业中为美国乃至世界作出大的贡献,自己也最终成为当时世界首富。5.司马迁在朝廷上不惧天威,力陈李陵的情有可原,被处以宫刑汉武帝天汉二年,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
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
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 ,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汉武帝时期李陵事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李陵事件的具体内容是:在一年的夏天,汉武帝派出了自己很宠爱的妃子李夫人的哥哥和李广利带领士兵去讨伐匈奴,同时派出了李广的孙子和李陵跟随李广押运粮草。李陵带领着五千人的步兵队伍,孤军进入到了浚稽山,但是没有想到遇见了当时匈奴的单于,最后单于派出了八万名骑兵围攻李陵。
扩展资料:司马迁受到李陵事件的影响,最终选择了宫刑,他从此成了一个朝堂上的另类,男人中的另类,士大夫当中的另类。司马迁自己写过一封很有名的书信,而内容当中有提到他对于接受宫刑之后痛苦的心情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字字透露着心酸,行行述说着悲痛,我实在是不忍心再次翻译。司马迁把这次的宫刑当作了一个人生当中最大的耻辱,心神恍惚,不知所往,与命相伴。从此之后的司马迁,变得一文不值,自己自嘲的说: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啊。司马迁的这句话,是无声的控诉,同时也是是坎坷经历的显照。司马迁从此被隔离,被驱赶于人类社会的角落,不被人类所承认,从此就是一个特别的同类,特殊的异类。
当司马迁抱着《史记》选择宫刑的时候,作为一个男人的司马迁死掉了,作为一个正常社交的司马迁死掉了,作为一个大汉朝廷小小的史官的司马迁死掉了,而写《史记》的司马迁复活了。
司马迁没犯什么错,为何被处以宫刑?
汉武帝统治时期吏法非常的严酷,加之汉武帝生性残酷,因此在统治上也多用严刑惩罚犯错之人。严刑拷打必多冤狱,就连司马迁这样的清官也没能幸免。
当时李陵因为被单于围困而导致弹尽粮绝,无奈之下只好投降匈奴,成为了战俘。汉武帝为此大怒,墙头草般的群臣也来不及继续恭维李陵,转而纷纷进言对李陵表示不耻。汉武帝问想听太史令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却耿直地说,李陵向来是个勤谨奉上,宽仁待下,忠君爱国的好将士,怎么可能说投降就投降,他可能心里还想着,哪日能够回归朝廷,再为国尽忠。司马迁说的违逆了汉武帝的意思,于是汉武帝就把司马迁打入了铁牢。后来,汉武帝派公孙敖去匈奴接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返,怕汉武帝怪罪,公孙敖诬告李陵正在匈奴练兵,要奉单于之命进攻长安。汉武帝信以为真,盛怒之下下令杀死了李陵一家妻儿老小,为李陵说话的司马迁也因此受到了牵连,按律当斩。但是汉朝当时可以以宫刑代替死刑,司马迁心中还有宏伟的理想,背上还有祖辈们的遗愿,因此司马迁选择了接受宫刑,保住了性命。
也正是司马迁这个选择,后世才得以看见《史记》这部经典的巨著,司马迁忍辱负重,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完成了这部著作,是中国人之幸。
听说李陵是引刀自裁的,具体情况如何?
不是,是病终的; BC.99年 年少被选任为建章监,侍中。箭法很好,有其祖父的风范,因而被称誉。
回来后拜为骑都尉,率领五千楚人,屯兵张掖,酒泉训练骑射。 BC.99年 太初四年春,李陵原本受命带领五校兵,增援李广利攻打大宛。刚走到塞上,李广利的军队已经回来了。汉武帝更改诏命,令李陵率领五百人出敦煌迎接李广利凯旋。BC.98年 天汉二年九月,与韩延年领五千步兵进攻匈奴,牵制匈奴军力,以协助李广利的西路作战。在浚稽山遭遇单于主力三万骑兵,转斗杀伤敌人甚众。于是调遣左右王庭八万人,李陵军且战且退,至长城百里处。
最终因为箭矢用尽,叛徒出卖,没有援军而战败,被敌人包围后突围失败。李陵称“无面目报陛下!”,于是投降匈奴。 BC.96年 天汉四年汉武帝北征时,遣公孙敖迎还李陵。
结果公孙敖没有完成任务,并禀告:从俘虏口中得到消息,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来防卫汉军进攻,所以无功而返。这件事直接导致李陵家被族灭。 据之后李陵与汉朝使者的对话证明,当时帮匈奴训练军队的人名叫李绪,不是李陵。
为此李陵派人刺杀李绪,大阏氏因此要杀李陵,单于把他藏到了北方,直到大阏氏死了以后才把他请回来。同时因为这次事件又间接的导致了李陵与苏武的见面。 BC.89年 征和三年三月,李陵率领匈奴军三万骑在浚稽山追击汉朝军队,被御史大夫商丘成帅两万人击败,死伤甚众。 BC.86~BC.82年 始元年间,霍光与上官桀遣陇西任立政等三人出使匈奴,迎李陵还汉,被李陵拒绝了。
BC.82年 始元五年,苏武返回汉朝,李陵送别,并作《别歌》。六年二月,苏武抵达汉朝。 BC.74年 元平元年,李陵病逝于匈奴。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