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经济支柱是什么?香港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是什么
金融、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和旅游。金融:中国香港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多项制度优势。贸易及物流:中国香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贸易和服务中心。专业服务:中国香港的专业服务一向是中国香港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1、金融:中国香港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多项制度优势:资金自由流动、法制和监管健全、市场运作透明和高效、人才和金融机构高度国际化等。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中国香港一直名列前茅,紧随伦敦和纽约之后。中国香港也是亚洲主要的资产管理中心、亚洲第三大银行中心,以及世界第六大外汇市场。国家“十二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以及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2、贸易及物流:中国香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贸易和服务中心,既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之一,也是全球第十大贸易经济体系。

3、专业服务:中国香港拥有企业管理及各服务行业的专业人才,专业服务一向是中国香港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其中法律、会计、建筑和相关工程以及医疗服务优势尤其突出。香港的专业人才拥有国际认可的专业资格,丰富的国际网络和管理经验,亦熟悉国情及内地市场。
4、旅游:中国香港是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中国香港是个多元共融的国际都会,既保留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又受西方风尚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在积极发展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同时,香港有购物消闲的好去处、享誉国际的美酒佳肴、富吸引力的主题公园、风景怡人的大自然景色、独特的文化遗产如括庙宇、围村、祠堂和富中西色彩的建筑等,是观光、商务和家庭旅游,以至消闲及消费旅游的最佳地点。
香港经济的支柱是什么?
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贸易及物流业(2016年该业增加值占GDP的21.7%)、金融业(17.7%)、专业服务及其他生产性服务(12.5%)和旅游业(4.7%)。香港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发展的六项产业是文化及创意产业、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创新及科技产业、检测及认证产业,以及环保产业。
香港经济特点:1. 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
2.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服务业占GDP 90%以上;
3.外来直接投资存量及投资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扩展资料:香港经济结构投资流向:在直接外来投资方面,香港是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香港于2016年吸纳直接外来投资为1,080亿美元,全球排第四,亚洲排名仅亚于中国内地(1,340亿美元)。在向外直接投资流出方面,香港于亚洲排名第三位,金额达620亿美元,排名次于中国内地(1,830亿美元)及日本(1,450亿美元)。据政府调查显示,在2016年底,香港的直接外来投资存量估计为16,260亿美元。
这些直接外来投资有一大特点,就是许多投资都是在税务天堂设立的无业务经营公司间接转移回港的资金。在此背景下,2016年,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荷兰和百慕大分别占直接外来投资存量的34.2%、7.7%、6.3%和4.7%。除了税务天堂外,中国内地仍是香港最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地(占总额的25.7%)。
其他主要来源地包括美国(2.5%)、新加坡(2.3%)和英国(2.2%)。大部分直接投资存量均与服务业有关,包括投资及控股、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银行业及进出口贸易、批发及零售。
香港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是什么
香港的四大产业支撑了经济的发展把握和预测香港经济的整体走势,我们从其支柱行业入手。香港经济的支柱业是服务业。
其中,地产、金融、进出口贸易和旅游并称香港经济的四大龙头产业。1.地产业2003年7月以来,香港的物业价格显著回升。由于资产价格具有前瞻性的特质,因此它反映了市场对宏观经济及金融发展的预期。从下面几个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楼宇售价、楼宇租金,还是政府的卖地面积,多项指标显示近期物业价格上升大体上与经济基本因素一致。
房地产的升温同时也提高了香港的住房负担能力。据香港金融管理局2004年6月的季报显示,按揭供款与家庭入息率中位数的比率已从去年谷底的30%上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35%。但仍远低于过去20年间大约的平均比率65%。
可见该比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1997年香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房地产业经过了6年的痛苦调整,在2003年4月SARS的打击下,香港楼市经历了最后一跌,目前全面复苏。
2.进出口贸易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中国内地对外贸易越来越多地采取直接贸易的形式。
这无疑使香港作为内地对海外贸易的中介地位受到挑战。从香港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看,进出口贸易业仍然占了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强。无论从来源地还是从目的地划分,中国内地在香港的贸易业中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香港以其有其独特的优势推动进出口贸易:一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二是发达的基础设施,三是发达的服务业,四是法制环境,五是政府廉政、透明及较高效率,六是与西方国家制度一致,七是广泛的国际联系和发达的信息网络。香港与中国华南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建立了极为密切的经济联系。在广东地区的经济年鉴中,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在珠三角地区的投资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地区和政府在珠三角的投入。
3.旅游业香港自198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旅游中心。
据世界旅游局的报告显示,香港现旅游业雇佣人数为74100个,连同有关的活动所支持的职位有23.6万个。到2010年,旅游业雇佣人数将达100100人,相关支持职位将达35.26万人。而就旅游需求来看,1998年已达3280亿港元,而到2010年则可增至13300亿港元。在开放了大陆对香港个人游以后,访港旅客数量大增,其在香港逗留的时间和消费开支,均在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游客之上。
可以说,内地游客将成为对香港旅游业的最大的收入来源。展望未来,香港在2005年启用建成的迪士尼主题公园时,每年会有500万人次参观,估计会有25%的经济回报率。
香港的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金融业是香港最重要的传统经济支柱-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肩负带动香港发展成为知识型经济体的重任。每年,服务业对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80%以上。
扩展资料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管辖陆地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总人口约740.98万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香港现在靠什么产业支撑发展?
根据香港统计处的新闻稿: “这四个主要行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并且创造就业,是香港经济动力的所在”。 而事实上,这些主要行业确实在带动香港的经济发展。
当然,现在的支柱又多了一根,那就是香港的房地产。房地产的比重在经济中是逐渐加大的,看看香港的房价就知道了。以前内地人去香港,看重的是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定位,金融服务发达对于国际贸易其实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现在我们再看相关新闻,基本上是内地富豪去香港买豪宅,买千尺豪宅、买半山豪宅,那个价格都是令人咋舌的。 但是传统行业既是机会又是桎梏,所以香港这些年 科技 竞争中缺少优势,以至于香港在吸引科创人才方面也是操碎了心,现在也开始从世界各地抢 科技 人才了。香港有“四大支柱产业”的说法,分别是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 旅游 和工商支援、专业服务业。这些支柱产业,建立在几代香港人努力奋斗打拼的基础之上,也与香港特殊的 历史 与地缘因素直接相关。回归祖国 20 年来,随着周边环境的巨变,香港势必要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探寻新的发展思路,准确定位自身。
跨越式成长阶段 对香港来说,产业的升级与迁移并不是新鲜事。 上世纪50年代,香港的转口贸易兴起。50-70年代,香港积极发展制造业,纺织、成衣、电子等劳工密集型工业高速成长,并带动了工业多元化。
这是一个让香港获益良多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占总体经济30%以上,奠定了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的基础。 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业北移,第二产业占比从1980年的31.8%降至1997年的14.6%。香港产业结构轻型化,向服务经济转型,第三产业飞速成长。
从数据上看,这是香港 历史 上发展最快的阶段,人均GDP增长了6倍多,一举进入世界前十前五,也是香港最为意气风发的年代。发展这么快,主要拉动力量是服务业,1983年以来增长率高达17%,世界上没有任何地区可以相比。而其中,金融、保险、地产、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长率更是高达21%。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两波强力拉动,让香港成为耀眼的“东方之珠”。
90年代前期,香港GDP相当于整个中国大陆的五分之一,达到了不可想象的 历史 最高比值。中国改革开放前20年,可以说受益最大的是香港,发展速度超过了内地城市。此时的香港,连文化影响力都非常大,影视与歌曲在东亚非常流行,在全球都有相当地位。 80、90年代的超级增长,让香港成为亚太国际金融中心。
超过500家银行在此聚集,世界百大银行有85家进入香港。这里有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世界第二大外汇市场,第三大黄金市场。以此为基础,香港的基金管理、股票分析、融资策划、商业服务领先整个亚洲。世界著名的顾问、法律咨询、会计公司,都将香港作为重要基地。
仍然在制造业辛苦打拼的中国大陆此时并不清楚,这些利润丰厚的现代金融行业,是经济繁荣的顶端产物。香港抓住了这个机会,在短短20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 超级增长的背后 但是客观地说,香港毕竟体量太小,这种超级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很大程度是靠 历史 机遇,而非内部产业自然升级。
世界领先的银行与金融、咨询服务公司跑来香港,不是因为香港本身的五六百万人口,而是面向整个东方世界。 此时的香港,是整个中国大陆出口全世界的转口中心,超然的地位全球独一无二。香港制造业虽然迁出,但仍然在华南的生产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香港厂商1996年在珠三江雇佣了超过500万工人,产业链中研发、设计、营销等高端部门仍然在香港,是整个香港经济的重要根基。
但香港制造业在北移华南之前,层级并不高,即使不迁走,也很难自然发展出全球顶级的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香港以金融服务为龙头的产业结构,表面上与纽约、伦敦、东京类似,但是背后作为支撑的制造业、高 科技 行业基础,与这些顶级城市相比有不小差距。 因此,1997年的香港虽然处于经济极度繁荣之中,却也并非没有隐忧。广为人知的是香港的地产泡沫,短短十余年房价上涨超过10倍。
1998 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捅破了人们的乐观预期,到2003年房价下跌超过60%,许多人资不抵债甚至破产,如著名歌手钟镇涛,自1996 年起开始炒房,在遭遇金融危机后,负债累累,并于 2002 年申请破产。但是房价后来慢慢恢复,到现在甚至比 历史 顶点还高不少了。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影响,是很多人的收入再也回不到从前,香港的营业经理,一直没有恢复1998年前的收入,比那时要低三分之一。
香港回归之后,与其说是在寻找产业发展的新路,不如说是经济基础受到各种冲击的考验。产业基础并不牢固的香港,面对这些考验,难言乐观。而香港寻找新发展方向的努力,也受到基础薄弱的制约,取得的突破不多。 2003年,为扶持香港经济,中央政府与香港签定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将广阔的内地市场向香港服务业等产业开放。
最明显的是“自由行”,到香港 旅游 的内地游客数量连年暴增,2013年内地游客占游客总数75%,超过4000万人次,是2013年的4.8倍。得此强助,香港 旅游 业在回归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03年至2013年,过夜游客在港消费额暴增51倍,高达1527亿港币, 旅游 业也成为香港支柱产业之一。
但之后受2014年9月占中事件的影响, 旅游 业增长乏力。 香港产业的 科技 基因 香港回归初期,正是信息 科�。
香港和澳门的支柱产业分别是什么?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长期是香港的主导产业.澳门是自由港,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故答案为:香港的支柱产业是对外贸易;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香港的重要经济支柱是A.对外贸易B.农业C.工业D.交通运输
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是个自由贸易港;同时香港人多地狭,资源欠缺。但靠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此来发展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上一篇:溢价的意思?溢价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危险品分类?危险品分类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