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半坡博物馆介绍?西安半坡博物馆展示了哪一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西安半坡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半坡遗址1953年春被发现,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半坡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安旅游十大景点”之一,“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半坡遗址揭示了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的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2020年2月,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所有医护工作者实行免费参观游览政策,全国医护工作者持有效证件(医师证或护士证)本人可享受免费参观重点旅游景区和博物馆。

1958年,博物馆建成并开放。发掘中共清理出房屋遗迹40多座、地窖遗迹200多座、灶坑80多个、柱洞400多个,以及陶窑6座和墓葬170多座。出土了近万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及数量可观的彩陶、雕塑等艺术品和各类装饰品。4月1日,西安半坡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茹士安任馆长。其主体陈列是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以及遗址中出土的各类文物。该聚落的最早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年。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路,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于1958年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成。 半坡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
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1958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 该馆收藏文物3万多件,一级品200多件。藏品中约有石器3000件,陶器1.4万件,其他质地器物3700多件,人骨标本200多具,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标本约200多件。半坡遗址陶器上的鱼纹图案具有代表性,其中口部噙鱼的人面纹饰最具特色。该馆的遗址大厅内保存着原始村落的一部分,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房屋、窖穴、圈栏及大围沟等遗迹,展示了原始村落的面貌,反映半坡人的生产水平,以及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制度。半坡基本陈列展出遗址出土的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表现半坡人的生产和生活以及艺术创造。原始社会史陈列,通过中国各阶段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标本和数百件文物,介绍原始社会从人类出现到氏族社会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解体的全过程。
西安半坡博物馆展示了哪一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试从生产、生活两方面介绍他们的农耕生活?
西安半坡博物馆展示了距今约6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原始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日常生活用品则是使用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的陶器,陶器上往往绘制有几何图形或动物花纹。
博物馆共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陈列室主要展出了半坡遗址中的劳动生产工具,主要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等;第二陈列室主要展出了能够反映半坡人社会生活的各种文物。最著名的陶画莫过于人面鱼纹。人面鱼纹线条简洁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这种图案既反映出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了半坡人和鱼的关系,很可能半坡人就把鱼作为其所崇拜的图腾。
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是
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是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
半坡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半坡博物馆遗址揭示了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的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西安半坡博物馆陈列展览面积约4500平方米,分出土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三部分。出土文物陈列由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组成,两个陈列室陈列的是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西安半坡博物馆隶属的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处于母系制度。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