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介绍?叶绍翁的资料
叶绍翁(公元1194年~公元1269年),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南宋中期诗人。叶绍翁原姓李,后因受祖父李颖士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嗣于龙泉叶氏。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诗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jī chǐ)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叶绍翁原姓李,后因受祖父李颖士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嗣于龙泉叶氏。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叶绍翁生平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祖籍浦城。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
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叶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在钱塘西湖之滨,并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扩展资料叶绍翁的主要作品
1.《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释义: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
后来读者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2.《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释义: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助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的感情著作。主要表达了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反而却着重于写夜间的小景。在诗的前一二两句主要用来描述景物,诗人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等景象烘托游子在外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诗的三四两句写了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勾起了作者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更加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从而很是巧妙地以乐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3.《嘉兴界》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释义:平坦的原野没有山,只看见一片天,到处都是水边芦苇,和那一分袅烟。悠久的绿水缓缓流,分出很多小港,引来南边小船驶进,都是放鸭的船。这首诗写了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
叶绍翁的资料
他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最有名的诗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关于他的介绍如下:
1.简介: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sì zōng),号靖逸,龙泉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酬唱:用诗词互相赠答)。
2.创作风格介绍: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3.代表作品: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游园不值南宋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嘉兴界南宋 叶绍翁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田家三咏南宋 叶绍翁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田家三咏南宋 叶绍翁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田家三咏南宋 叶绍翁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汉武帝南宋 叶绍翁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叶绍翁是哪个朝代的?
叶绍翁,是南宋中期的诗人,字嗣宗,号靖逸。今福建建瓯人,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哪个朝代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下面就是我整理的有关叶绍翁是哪个朝代,一起来看一下吧。 《游园不值》这首诗,脍炙人口,成千古绝唱。
我们正是从这首小诗中认识叶绍翁的,并感受到这位古人清高脱俗的情趣与崇尚隐逸的精神。正如陆游所言:“古人已死诗独存,吾曹赖诗见古人。”我们从他所著的《靖逸小集》中广泛流传的几首诗来看,字字句句也是经过精心雕琢而成的,首首都是精品,且意境高远,用语新警,非一般江湖诗人之作。 叶绍翁是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关于叶绍翁的资料 如《鄂王墓》诗: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如公少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疑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邸夷理钓船。
岳飞冤死,南宋无道,引起了一代代后人的义愤,一篇篇诗文的痛诉,叶绍翁这首《鄂王墓》诗就是一首忧虑时局、感慨国事、缅怀英雄的`千古名作,洋溢着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激情,直到今天,当我拜谒岳王庙的时候,仍能背诵这首诗。 岳王庙坐落在杭州西湖北岸,栖霞岭南麓,经历代不断修建成为一座巍峨庄严、气象万千的恢宏建筑。当我从庙的西侧,随如流的游人走过精忠桥和石翁仲、石兽等仪卫守护的墓道,迎面就是一代骁将岳飞的长眠之地。
在森森古柏交柯下的岳飞墓,墓碑题“宋岳鄂王墓”。岳飞曾官任枢密副使,鄂王是在蒙冤遇难63年后,宋宁宗给他的追封。我从叶绍翁这首诗的“如公少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一句中分析,这首诗应写于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即1222年,因岳飞以“莫须有”罪名遇害是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即1142年。
两个年代恰恰相距八十年。关于叶绍翁的生卒年月一直是个谜,由此可推断叶绍翁是这一时代的人。另一史料来自叶绍翁著的《四朝闻见录》。此书记述宋室南渡以后,宋高宗于建炎元年(1127)建立南宋王朝以来,经宋孝宗、宋光宗至宋宁宗嘉定17年(1224),即至宋宁宗朝结束的97年间,四任皇帝,四个时代的所见所闻。
此书虽系野史,却能补史传之不足,有关朝政典制的记载多有可取,被收入《四库全书》。显然此书是叶绍翁晚年旅居杭州时写的,写作时间大概是宝庆元年(1225)后的宋理宗时代。 关于叶绍翁的生平,《龙泉县志》有这样一段简要的记叙:“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原姓李,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
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攻诗,尤擅七言绝句,属江湖派。”从这段介绍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叶绍翁祖父始任小官,后因抗金有功,官升至大理寺丞、刑部郎中。
据文史专家赵治中教授考证,李颖士从福建再迁龙泉,似与赵鼎党事有关。赵鼎在绍兴初两度任宰相,绍兴和议(1138)因争地界与秦桧不合,被罢官远谪。李因受党事牵连而改任,其家小可能因其在处州任过职而迁居龙泉。
叶绍翁是什么朝代的人,宋朝叶绍翁的诗都有那些 综述叶绍翁的一生,除青少年时期在其家乡龙泉岩后村生活外,在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始到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结束的34年间,叶绍翁是在杭州度过的,因为在嘉定十五年,即宋宁宗朝即将结束的前两年,他还写了《鄂王墓》诗,所以他起码在杭州为官10年以上,隐居20年以上。初为官时,他起码略有功名,年龄也一定是20有余了。因之他的出生年代应是宋孝宗乾道年间,即1165年至1173年间。至于故世年代,应是宋理宗时代,即宝庆元年(1225)理宗继位到景定五年(1264)的39年间。
因为在这期间,他还写了《四朝闻见录》。另外与他同时代的好朋友真德秀的生卒年月也可以为他的生卒年月佐证。真德秀是叶绍翁的老乡,也是龙泉人,出生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到了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21岁时举进士入朝为官,而叶绍翁于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就在朝做小官了,显然年龄要比真德秀长7岁以上。
真德秀卒于宋理宗端平2年(1235),叶绍翁此时他正在写作《四朝闻见录》,显然死于真德秀之后。真德秀享年57年,而叶绍翁在真德秀故世时起码是64岁以上了。我由此推断叶绍翁寿命应为70岁左右,即1169至1239年间。 真德秀是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正二品副相。
《两浙名贤录》谓“生于龙泉西乡五都的西山。既壮徙浦城。”在这点上,他与叶绍翁十分相似,叶绍翁是祖籍浦城,《又丙集》载其祖先为光州固始(今河南沈丘)人,徙居建州之浦城。
今称其龙泉人,盖由浦城迁龙泉耳。叶绍翁童年时代就已经过继给龙泉。
上一篇:夜书所见介绍?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碗的由来?碗和筷子的来历谁知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