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清朝康熙的儿子们都是谁?清朝康熙皇帝儿子的排序

清朝康熙的儿子们都是谁?清朝康熙皇帝儿子的排序

最佳回答2022-12-22

清朝康熙的儿子们:

1、爱新觉罗·胤禔,封为直郡王。

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

清朝康熙的儿子们都是谁

2、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封为和硕理亲王。

康熙第二子,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故在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他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也是中国官方正史上最后一位明立皇太子。历经两立两废,终以幽死禁宫收场,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

清朝康熙的儿子们都是谁

3、爱新觉罗·胤祉,封为和硕诚亲王。

康熙第三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封诚郡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为和硕诚亲王。后被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病逝于景山禁所。

4、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雍正帝。

康熙帝第四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和硕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病逝,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康熙的14个儿子名字分别是什么?读音是什么?

皇一子:胤禔[yìn  zhī ]皇二子:胤礽[yìn  réng]皇三子:胤祉[yìn  zhǐ]皇四子:胤禛[yìn  zhēn]皇五子:胤祺[yìn  qí]皇六子:胤祚[yìn  zuò]皇七子:胤佑[yìn  yòu]皇八子:胤禩[yìn  sì]皇九子:胤禟[yìn   táng]皇十子:胤誐[yìn   é]皇十一子:胤禌[yìn    zī]皇十二子:胤裪[yìn   táo]皇十三子:胤祥[yìn   xiáng]皇十四子:胤禵 [yìn     tí]康熙简介: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

他开创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称之为“千古一帝”。皇子的封号:皇长子胤禔  ,贝子品级,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胤礽 ,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承瑞、保成皇三子胤祉 ,诚隐郡王皇四子胤禛  ,雍正皇帝皇五子胤祺  ,恒温亲王皇六子胤祚  ,幼殇皇七子胤祐,淳度亲王皇八子胤禩  ,原封廉亲王,后废皇九子胤禟 , 贝子皇十子胤誐  ,辅国公皇十一子胤禌  ,幼殇皇十二子胤祹 ,履懿亲王皇十三子胤祥  ,怡贤亲王皇十四子胤禵 ,恂勤郡王康熙共35子,还没排序就早死了有11位。

清朝康熙皇帝儿子的排序

康熙共35个儿子,有11个早夭没有排序,排序的有24人:·
1.皇长子:胤禔,原名保清,直郡王,后降为贝子品级。
2.皇次子:胤礽,原名保成,皇太子,后被废。


3.皇三子:胤祉,诚郡王,谥曰隐,为诚隐郡王。
4.皇四子: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晋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帝。
5.皇五子:胤祺,恒亲王,谥曰温,为恒温亲王。
6.皇六子:胤祚,幼殇。


7.皇七子:胤祐,淳亲王,谥曰度,为淳度亲王。
8.皇八子:胤禩,廉亲王。
9.皇九子:胤禟,固山贝子。


10.皇十子:胤䄉,初封敦郡王,雍正时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释放,授辅国公品级。1
1.皇十一子:胤禌,1岁殇,无谥号。1
2.皇十二子:胤祹,履亲王,谥曰懿,为履懿亲王。

1
3.皇十三子:胤祥,怡亲王,谥曰贤,为怡贤亲王。1
4.皇十四子:胤禵,恂郡王,谥曰勤,为恂勤郡王。1
5.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谥曰恪,为愉恪郡王。

1
6.皇十六子: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封庄亲王,谥曰恪,为庄恪亲王。1
7.皇十七子:胤礼,果亲王,谥曰毅,为果毅亲王。1
8.皇十八子:胤祄,8岁殇,无谥号。1
9.皇十九子:胤禝,3岁殇,无谥号。

20、皇二十子:胤祎,贝勒,谥曰简靖,为简靖贝勒。2
1.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谥曰靖,为慎靖郡王。2
2.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贝勒,谥曰勤,为恭勤贝勒。2
3.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级诚贝勒。

2
4.皇二十四子:胤秘,諴亲王,谥曰恪,为諴恪亲王。扩展资料:康熙皇子资料:
1.爱新觉罗·允禔爱新觉罗·允禔(zhi)(1672年-1735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禔,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允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2.爱新觉罗·胤礽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清世宗胤禛异母兄,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有作品见《康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3.爱新觉罗·胤祉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兄,生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胤祉出生于北京紫禁城,胤祉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极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胤祉陪同康熙帝出塞围猎时,曾经和一向善于骑射的康熙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封诚郡王。

翌年九月,以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因胤祉平日与太子胤礽关系素来和睦而博得了康熙帝好感。翌年,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同时,晋封胤祉为和硕诚亲王。


4.爱新觉罗·胤禛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

康熙的儿子们分别都叫什么?

顺序是出生顺序,前面没有皇××子的是夭折不参与序齿的,()里的是胤字排行以前两人的原名。所有名字中带“胤”的,除了胤禛,在雍正年间都将“胤”改为“允”;“胤祯”改为“允禵”;“允禩”后来又被改为“阿其那”,“允禟”改为“塞思黑”,但在乾隆年间又改回“允禩”“允禟”;“允祥”在死后恢复为“胤祥”。

康熙有多少个儿子?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生育能力也是非常的强,康熙一共生了35个儿子,成年的也有24个,具体如下:皇长子允禔,母惠妃纳拉氏,生于康熙十一年。早年极受康熙器重,后来卷进储位之争,以谋害太子的罪名被康熙革除爵位,监禁。

这位皇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被康熙立为太子,并且还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后来因为不友兄弟,甚至与康熙帝享同等待遇,而被康熙几次复立复废,最后被禁锢。这位太子的人生悲剧,大概就在于父亲活的太久,而他又不想等了。皇三子允祉,母荣妃马佳氏,生于康熙十六年。

雍正即位后,派他去给康熙守陵,后被夺爵、囚禁。皇四子胤禛,母孝恭仁皇后,生于康熙十七年。康熙驾崩后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皇五子允祺,母宜妃郭络罗氏,生于康熙十八年。19岁封贝勒,30岁为亲王,雍正十年死,谥号温。这位的结局,相比他几个兄弟来说,是很不错的了。

皇六子允祚,母孝恭仁皇后,生于康熙十九年,五岁时夭折。皇七子允佑,母成妃戴佳氏,生于康熙十九年。

皇八子允禩,母良妃卫氏,生于康熙二十年。后卷进夺嫡之争,被夺贝勒位受圈禁。雍正继位初,命其总理事务,后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皇九子允禟,母宜妃郭络罗氏,生于康熙二十二年,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

后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皇十二子允祹,母定妃万琉哈氏,生于康熙二十四年,这位皇十二子一直活到乾隆朝,受两朝皇帝重用。皇十三子允祥,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于康熙二十五年,雍正对其颇为看中,是众兄弟中对雍正帮助最大的一个。皇十四子允禵,母孝恭仁皇后,生于康熙二十七年。

雍正继位后,与与雍正对立,被革爵禁锢。乾隆时期被放出,为恂郡王。皇十五子允偶,母顺懿密妃王氏,生于康熙三十二年,英年早逝。皇十六子允禄,母顺懿密妃王氏,生于康熙三十四年,死于乾隆三十二年。

皇十七子允礼,母纯裕勤妃陈氏,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乾隆三年卒。皇十八子允衸,母顺懿密妃王氏,生于康熙四十年,七岁时夭折。皇十九子允稷,母襄嫔高氏,生于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二十年死。

皇二十子允袆,康熙四十五年生,母襄嫔高氏。皇二十一子允禧,康熙五十年生,熙嫔陈氏生,乾隆二十三年死。皇二十二子允估,康熙五十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康熙五十二年生,静嫔石氏生乾隆五十年年死。皇二十四子允秘,康熙五十五年生,母穆嫔陈氏,乾隆三十八年死。康熙的妃子与儿子简介康熙皇帝的妃子在册的有55人以上,其中有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慧妃和宣妃2人,她们都无子女,汉族嫔妃有10人,张氏在康熙七年生皇长女,十三年生皇四女,袁氏在康熙二十八年生皇十四女,王氏在康熙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女。刘氏在康熙三十七年生皇十七女,高氏在康熙四十二年生皇十九女。

这些嫔妃和公主里很难找到容氏和蓝齐儿。康熙子女有55人,有记载的皇女20人。康熙本名爱新觉罗·玄烨,共有35个儿子,11个儿子因为幼年夭折。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康熙所有皇子的名字

爱新觉罗·承瑞、爱新觉罗·承祜、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胤禔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胤礽、爱新觉罗·长生、爱新觉罗·万黼 、爱新觉罗·胤祉、爱新觉罗·胤禛。爱新觉罗·胤禶、爱新觉罗·胤祺、爱新觉罗·胤祚、爱新觉罗·胤祐、爱新觉罗·胤禩、爱新觉罗·胤禟、爱新觉罗·胤礻我 、爱新觉罗·胤礻禹 、爱新觉罗·胤禌、爱新觉罗·胤祹 、爱新觉罗·胤祥。


1. 爱新觉罗·胤禔爱新觉罗·允禔(zhi)(1672年-1735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禔,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允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
2.爱新觉罗·胤礽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清世宗胤禛异母兄,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

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圣祖康熙帝北征噶尔丹,特命胤礽监国,后清圣祖北征都让胤礽监国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

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

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
3.爱新觉罗·胤禛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为改善民生,实行摊丁入亩,使中国人口的暴增。

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4.爱新觉罗·胤禩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

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

继续浏览:

上一篇:五十弦翻塞外声什么意思?《破阵子》中的“五十弦翻塞外声”甚么意思

下一篇:铜火锅的做法?东北老式铜火锅做法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