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介绍?鸠摩罗什出生年代
鸠摩罗什(汉语拼音:Jiumoluoshi;梵文:कुमारजीव Kumārajīva,334年-413年,一说350年-409年),又名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汉语的意思为童寿,常略称为罗什,东晋时期后秦著名佛学家、佛教翻译家和文化大师,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高僧。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祖籍天竺,父鸠摩罗炎原是印度国相,后舍相位迁居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罗什生于龟兹,7岁随母出家,9岁随母去罽宾游学,从名德槃头达多法师学《杂藏》、《中阿含》、《长阿含》等。

罗什父鸠摩罗炎出身天竺望族,后至龟兹,生罗什。罗什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到罽宾、沙勒,遇到莎车国大乘名僧,改学大乘。博读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在汉地也有传闻。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将罗什劫至凉州。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割据凉州,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十六、七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之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

罗什与弟子在弘始三年至十一年期间,译出《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译经总数说法不一,据《出三藏记集》,为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开元释教录》作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罗什译经文义圆通、内容信实、字句流畅,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鸠摩罗什 生平简介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农历4月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为名门。
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后凉太祖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鸠摩罗什在甘肃凉州待一十七年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等。扩展资料鸠摩罗什(344~413) 原籍天竺(今印度),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后秦高僧,与真谛、玄奘并称中国佛教史上三大翻译家。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精般若。前秦苻坚闻其名,于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遣吕光西破龟兹,以迎鸠摩罗什。前秦败亡,留住凉州。
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遣使迎请鸠摩罗什到长安,奉为国师,讲译佛经。佛教自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到这时虽已有300余年历史,僧侣们也译出一批佛经,但质量不高,晦涩难懂。鸠摩罗什来长安前,曾在凉州滞居多年,精通汉语。
其向姚兴说明自己愿重新翻译佛经,以弘扬佛法。姚兴选拔800多名僧侣协助鸠摩罗什译经。这些人中,最著名的道生、僧肇、道融、僧睿,被后人称为“什门四圣”。
鸠摩罗什深通佛理,又精通汉、梵两种文字,组织译出的佛经,既能明确表达梵文原意,又能做到行交流畅,字句优雅,令佛教徒无不信服赞赏。经十余年努力,共译经300多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外国经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举。
鸠摩罗什出生年代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世代为相,倜傥不群,驰名遐迩。
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太祖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鸠摩罗什在甘肃凉州待一十七年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
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
鸠摩罗什是哪个国家的国师
鸠摩罗什(公元344~414年),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人。鸠摩罗什是世界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
前秦君主苻坚征服龟兹,想把他接到长安,但因后来亡国,使鸠摩罗什在后凉滞留达16年之久。之后,后秦君主姚兴把鸠摩罗什接到长安,让他安心从事译经工作,最后圆寂于长安,终年69岁。鸠摩罗什在长安组织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性质的译经场。鸠摩罗什与弟子共译出佛典74部384卷。鸠摩罗什的翻译以意译为主,而且注意修辞,译文流畅,很有文采,主要有《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金刚经》、《阿弥陀经》、《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系统介绍了大乘中观派的思想体系。克孜尔千佛洞,附近就有专门为鸠摩罗什建立的雕像。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因为读了他所翻译的佛经,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从而信仰佛祖,鸠摩罗什的舌舍利,至今仍保存在佛塔中。
更是证明了,大乘佛法菩萨,为救度众生,而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真实事迹。中印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两国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源远流长。中国高僧法显和玄奘取经西行,天竺鸠摩罗什和达摩祖师负笈东来,就是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今天,中印共同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向世界展示了两国的光明未来,传递了亚洲振兴的美好前景。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