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子女现在都干啥?叶挺将军夫妇不幸空难
叶挺子女:叶正大出生于1927年,出生于大革命时期的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了父辈们的风采,在小学的时候,就在父亲叶挺的鼓励之下,接受各种考验,进步迅速。父亲叶挺逝世之后的第二年,叶正大进入了东北民主联军俄文学校学习,194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继承了父亲的革命理想,在组织的安排下,他来到了莫斯科,进入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

1955年,学成归国的叶正大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的缔造者,在他的带领下,经过1年又9个月的不写努力,歼教1被成功设计了出来,并进行了成功的首飞,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此后的岁月里,叶正大一直奋斗在飞机设计的第一线,亲自参与设计研究或主持领导的型飞机号就高达12项,特别是在歼教1及歼7、歼8等空海军主力战机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新中国飞机事业的奠基人。
为了表彰他对于新中国飞机设计制造事业的贡献,党中央和军委曾授予他中将军衔,可谓是实至名归。
2017年,叶正大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九十年的岁月征程中,始终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让父母的在天之灵得以宽慰,不愧是将门之后。
叶挺将军子女如今何在?个个成就斐然,长子中将,次子更厉害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子女的大部分天赋都是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当然,后天的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成长环境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初,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和家人能时刻相聚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尤其是像叶挺将军这样的军旅家庭,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解放事业,无暇顾及他的妻子和子女; 而今将军的后辈们个个成就斐然,有中将、学者和商业精英,他们都是将门之后的骄傲。
不过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可以选择。 莫斯科的进修学习对叶挺的影响是深远的,学成回国后,他卓越的指挥能力在北伐作战中屡立战功, 叶挺独立团“铁军”的称号也是这个时期打响的 。好景不长,北伐失败,之前的努力彷佛都付诸东流,一切又将重新开始。 因为信仰和立场不同,叶挺与一众矢志报国人士参与组织领导了 八一南昌起义 ,这是人民军队创建的开始,也是我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的第一次发声。他所在的队伍冲锋在前,扫清了不止是前方的障碍,更是开辟出一条属于人民子弟们独立的道路。 轰轰烈烈的战斗落下帷幕,自从广州之行失败后,叶挺和他的同伴们陷入了被动,国内的形式和党派问题最终祸及到叶挺身上,他不得已 逃亡海外 。 这期间他可能有无数次想回国的冲动,但他和家人都被严密的监视, 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他在折服、隐忍,他要在最恰当的时间做最正确的选择。
十年流亡,终于等到了报效祖国的机会;叶挺回来了, 带着他当年一往无前的勇气披挂上阵 。利剑出鞘,自然光芒万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抗外族入侵。 从城市作战到敌后游击,在面对不同的境况,叶挺和其他将领们共同制定新的作战计划适应新的环境;创建根据地后, 对军队进行了各方面的整改,配合两党合作抗敌 。
叶挺在军中的影响力颇深 ,“铁军”的名头也是如雷贯耳,他积极开展统一战线的工作,许多爱国人士、海外华侨、甚至是国际友人纷纷慷慨解囊,为抗日募捐,筹集物资,在各阶层领域开展动员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抗日队伍。 国仇家恨抵不过利益熏心 ,皖南事变后,叶挺所在部队以十分严重的伤亡代价突出重围,却在双方交涉的过程中被扣押;将军百战死,对于当时一腔热血,想着为国尽忠的叶挺来说,监禁生活更加难挨,镣铐束缚住的不仅是他的手脚,还有他的铁军意志。 监禁的日子是思想上最容易摇摆的时候,可是叶挺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威逼利诱时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在无数个日夜中, 他将自己的志向融入进《囚歌》中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否活着出去,但他希望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抗战胜利后,叶挺结束了5年2个月的监禁生活,他历经考验,重新入党;但天意弄人,他和他的妻女、儿子没能从飞往延安的飞机上归来, 一代传奇的军事家陨落 ,举国同悲。 叶挺将军虽然故去,但叶家的荣光还在继续;叶挺与妻子李秀文共同生养了9个子女,其中第三子当年不幸夭折,五女儿叶扬眉与幼子阿九在飞机上与叶挺夫妇一同遇难, 其余的6人长大成人后都在各自领域有着不逊于父辈的功勋 。 叶家是军旅家庭,叶正大作为叶家长子继承了父亲的崇高理想,在 飞机设计领域 有十分突出的贡献,曾被授予中将军衔;叶正明是叶家次子,他是陪伴叶挺将军身边时间最长的孩子,在兄长的影响下,也投身于航空事业,并在地空导弹领域开创先河,为国防事业再次助力。 叶家的骨血里相传的是刚正不阿的性格,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可能是因为叶挺将军一家四口是飞机遇难的,所以后辈们学习的领域都与航空、飞机有关的项目。
四子叶华明留学回来后,与自己的二哥一起研究地空导弹,后也成为了 专家级别的学者 。 叶将军夫妇遇难时小女儿和两个儿子还年幼,小女儿被廖承志夫妇收养, 文理兼修 ,曾被安排学习火箭总体设计,后来离开部队,投入到热爱的文学领域,做了一名主编。 叶家七子叶正光和八子叶启光没有从事军事相关的职业,他们都在商场上纵横捭阖,尤其是叶正光先生,他给人的感觉 随和沉稳 ,像是出身书香门第,很难把他和将门之后联系在一起;叶启光先生虽然定居香港,但他的爱国情怀丝毫没有减少,在商业领域也一样为国出力。 叶家将门之后有投身国防 科技 事业的科学家,有投身商界、默默付出的良心企业家,也有执笔书劾、行文千万的女作家; 战场上的将领千万里挑一,叶家人的优秀个顶个的服气 ,所以遗传和基因都是门学问啊! 无论是叶挺将军,还是叶家后辈们,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里都铸造了无法复制的辉煌成就, 将军的大义和坚持最终实现当年的抱负和理想,他的英魂会看到新时代的变迁。
生于乱世,国难当头不退缩;起于微末,铁军过境无人挡。虽然周围的环境和以前大不相同,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也应该牢记 历史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责任,给家人长久的陪伴,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叶挺将军夫妇不幸空难,子女后来如何?个个都成为国家栋梁
近代中国 历史 上曾发生过一次震惊中外的“四八空难”。当时是1946年,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已经半年多了,被监视、囚禁五年之久的叶挺将军一家终于在党中央的努力斡旋下获得自由。
01 叶挺将军曾为了革命事业和自己的坚定革命信仰与敌人长期作斗争,在皖南事变中被敌人迫害,此后一家人过着被监视、被囚禁的日子。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叶将军始终不为所动,完美的诠释了一名革命党人的“风骨”。 叶将军生前与我党中多位优秀将帅都是至交好友,他的革命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人,他的遭遇也让很多人无比沉痛。在他牺牲以后,留下的六个子女就成为了多位领导人共同的牵挂,成为他们共同抚养长大的孩子、革命接班人。失去父母的时候,除了叶正大已经19岁,其他的均未成年,最小的叶启光仅有4岁。但是,最终他们全都成长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02 周总理与叶将军一家关系很好,甚至还认了他们的女儿叶扬眉为干女儿。
空难事件发生后,周总理的悲痛之情可想而知,但是此时的他并没有太多的事件沉溺于个人 情感 。因为还有很多革命工作等着他去完成,叶家的子女也需要有人妥善安抚。据叶将军次子叶正明回忆,当时他正在延安读书,是第6天得知父母遇难的消息的。
包括周总理在内的很多将帅叔叔们都给予了他很大的关怀与安慰,同学和老师们也给了写了十来封鼓励的信件。犹记得周总理鼓舞他“闻鸡起舞,要做一个叶挺将军的好儿子”。此后,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的学习与工作。
建国后,他成为我军中一名优秀的高级将领。最重要的是,他活成了父亲期望的样子“做人,要有骨气”。 03 叶正大在新中国的航空建设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国家级的授功奖励,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奖的获得者之一。他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航空人才,留学归来后就一直为国家的航空事业努力奋斗,先后参与了五种型号飞机的研发组织工作,被授予中将军衔。
老四叶华明对父母和两个弟妹的去世始终难以释怀,中学毕业后就想要报考飞行专业,立志做一名飞行员。当时他住在聂荣臻元帅家中,元帅对他的决定极力反对,最终劝导他考取了航空发动机专业,后被选派到苏联学习地空导弹。归国后,他成为新中国地空导弹研制领域的专家,不负众人的期望。 结语 叶将军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的革命精神却影响了无数青年志士顽强奋斗,受他言传身教之下的子女更是尤为优秀,全部都成了国家栋梁。
这要感谢他的早年教育,还要感谢众多照顾烈士子女的将帅们,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叶挺夫妇空难牺牲后,后人结局:长子成中将,孙子成著名导演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是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首任军长,是中国近代最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领导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传奇又热血。 可命运却让他以一种分外惋惜的姿态离开了世界,1946年4月8日,叶挺将军在各方努力营救下离开了监狱,和家人一起坐飞机前往延安,结果飞机失事, 叶挺将军罹难,与他一起离开这个世界的还有他的妻子,五女儿和幼子。
1896年9月10日,叶挺出生在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在那个风飘雨絮的时代,很多人流离失所,很多人家破人亡,农民想要躬耕于陇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获取一点安稳的生活,却终究不可得,叶挺家人也不例外。 可命定的不幸埋没不了一个人的奋斗之路, 他虽出生于贫寒农家,却有一颗积极进取之心, 家里人也支持他,希望他可以出人头地,通过读书换取安稳的生活,于是咬紧牙关将他送入了学校。 叶挺在读书期间时成绩十分优秀,1912年考入了广州陆军小学,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成为一名军人,或许才能改变这个世界, 十八岁那年他已立下了 “强兵富国”的志向。 叶挺在校期间表现异常突出,1917年,叶挺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这所学校培养了中国近代 历史 上的许多名将, 毕业之后不久就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粤军, 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他跟随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前途奔走呼告,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少年的一腔热血会继承对祖国前途与命运的担忧,可是在那个复杂的时代,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数。1922年6月, 一向对孙中山敬重有加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了革命, 并且带兵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 28岁的叶挺率领他的部下与叛军激战,掩护孙中山和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等人脱离了险境, 那个时候的叶挺已经显露出来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
国共两党合作之后,叶挺和一批共产党的革命领袖前往苏联莫斯科学习 ,先后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读书,有了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 在1924年10月加入了中国 社会 主义青年团,不久之后就转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孙中山先生领导了北伐运动,叶挺积极响应,北伐一开始的时候是十分顺利了,消灭了大部分的反动军阀势力,其中包括大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部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叶 挺所率领的部队屡建其奇功,他被誉为“北伐名将”, 他的第四军独立团也有着“铁军”的称号。 叶挺所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革命热情高涨,短短半年时间内独立团转战湘、鄂、赣三省,行军数千里,逢战必胜, 其中有四场战役对促进北伐战争胜利的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独立团因此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和配合。
北伐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国民党内部的高级将领,蒋介石和汪精卫等人叛变了革命,不仅如此, 他们还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发动了全国震惊的白色恐怖事件 ,无数共产党人,无数优秀的革命领导人在这一时期殒命。 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次的事件之中吸取了经验教训,明白了“ 枪杆子里出政权 ”的道理,中国共产党开始主动创建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并领导起义。 想清楚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之后,1927年,一批共产党的有识之士发动了南昌起义,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而叶挺就是重要的领导人, 不久之后他又参与和领导了广州企业,担任了红军总司令,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但广州起义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叶挺只能被迫流亡海外,他始终不愿意与反动势力同流合污,想方设法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叶挺回到了中国,拥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日,亲自赶往延安,会见毛泽东,表示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38年1月,叶挺成为了新四军的首任军长,但谁也没有想到, 国共第2次合作不久之后,国民党顽固派就掀起了第2次反共高潮, 一些国民党反动派和顽固派偷袭了新四军军部和驻皖南部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叶挺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将他关押囚禁,面对反动势力的威逼利诱,叶挺始终没有屈服, 他在监狱之中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囚歌》 。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行径,“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之中得到永生 ”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大气节,抒发了为革命献身的壮志豪情,只是一语成谶,将军最后在飞机失事后飞腾的烈火之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叶挺就这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了5年之久,前后辗转上饶恩施,桂林,重庆等多个地方,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经过中共中央多方面的努力和研究,才被国民党反动派释放, 离开监狱之后,叶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3月4日叶挺获释,1946年3月5日,叶挺立即致电,中共中央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复电批准了他的请求,决定接受他入党, 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革命事业奉献了20余年,重新入党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3月8日,叶挺决定从重庆飞往延安,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伟大的革命将领将在这个时候陨落,叶挺带着家人匆匆地赶赴延安,赶赴他心目中的革命圣地与理想圣地, 可是他终究还是没能到达延安,飞机失事了,他与陪同他前往的家人一同遇难,享年50岁。 明明他所向往的和平盛世就在眼前,可是他却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噩耗发生的时候,举国悲痛,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伟大的革命将领陨落了,毛泽东主席得知消息之后也是伤痛万分,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悼词。
飞机失事,叶挺将军和妻子李秀文,爱女扬眉,幼子阿九,还有同飞机的王若飞,邓发,秦邦宪等全部罹难, 而他遗留的6个子女,长子叶正大年仅19岁,最小的儿子叶启光才4岁 ,4岁的叶启光甚至还不能全然明白“死亡”这样的字眼,可他却永远的失去了父亲和母亲。 毛主席将叶挺将军的孩子接到了延安,他深情地对这些孩子们说道:“我们的家,也就是你们的家。”其他人也给予了这些孩子极大的关爱和慰问, 与叶挺将军关系极好的周恩来总理将叶挺将军的女儿叶扬眉当做亲生女儿抚养长大。 周恩来和妻子邓颖超对叶挺将军的其他子女也给予了极大的关爱,将这些孩子视若己出, 而叶挺将军的次子叶正明继承了父亲未完成的解放事业, 他立志要成为一个和父亲一样的人。
1946年4月15日,叶正明写下了名为《给死了的父亲母亲》的悼文,文辞之中的哀痛令人潸然泪下, 那时他还没有成年,但因为父亲的影响,他对革命有了深刻的影响, 毕竟他是在叶挺囚禁期间陪在叶挺身边时间最长的孩子。 叶正明出生于1931年,在陪伴父亲被囚禁的日子,叶正明只有11岁, 但他却始终表现出了和父亲一样的铮铮傲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一点都没有妥协,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监视之下艰难存活,叶挺对这个孩子也十分喜欢,称赞他是“有骨气,不怕恶势力的好孩子。” 父亲去世的时候,他不过15岁,面对父亲的死亡,他心中是巨大的悲伤,他决定继承父亲的伟业,继续父亲未完成的时间, 周恩来总理还亲自给他提了“闻鸡起舞,要做一个革命将军的好儿子”的字。
叶正明始终将这一切牢记在心,1955年,叶正明从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制造系毕业回国之后,担任松林机械厂主人设计院院长,他曾参与了5种型号的飞机设计研制工作,为祖国军事 科技 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88年他被授予了中将军衔,是新中国的优秀将领。 为了纪念父亲,他写下了《子女记忆中的父亲——叶挺》一书,这本书是研究叶挺将军生平的重要资料。 叶正明的哥哥,也就是叶挺将军的长子叶正大也同样优秀,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1批航空专家,父亲的去世给了他极大的刺激,他努力读书,后去了苏联留学,学成之后投身航空航天领域,研制中国自己的飞机,培养中国的航天航空人才,叶正大也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两兄弟都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叶挺将军的四子叫做叶华明,叶挺将军去世的时候,叶华明只有10岁,他在红军革命将领的关怀下长大,周恩来,聂荣臻,毛泽东等人始终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叶华明受到他们的教育,成长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 为了更好的发展和报效祖国, 叶华明学习时刻努力认真, 在学校的时候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后来还获得了国外留学的机会, 回国之后成为了新中国地空导弹专家,为新中国的导弹发展事业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叶华明最早的时候是想成为一个飞行员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虽年幼,但却始终对此事耿耿于怀,他觉得父亲遭遇的那次飞机事故,就是因为飞机质量差和飞行员技术不过关, 做飞行员和成为飞机设计师才是他年少时的梦想。 叶华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一直对他照顾有加的聂荣臻元帅,考虑到叶家已经有4个人死于空难,他不想让叶华明也将生命绑在飞机上,于是建议叶华明报考哈工大,希望他可以为祖国的军事 科技 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后来得知祖国在导弹发展领域需要人才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成为一个导弹专家 ,叶华明最开始的时候是在乾坤大将的手下学习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因为成绩优异,他被送到了莫斯科军事航空工程学院学习,学成回国之后从事导弹研究领域。 他是新中国第1批地空导弹研制专家,为新中国的导弹发展贡献了属于自己的力量。改革开放期间,叶华明在深圳创办了先科公司,致力于祖国的经济建设,从地空导弹专家到 科技 公司的负责人, 叶华明始终在自己的领域为祖国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叶挺将军的长子、次子和四子都投入到了军事 科技 领域的研究之中,为了祖国军事实力的强大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叶挺将军的其他孩子也很优秀,始终表现出坚定的爱国热情。 叶挺的另一个儿子叶正光, 毕业于中国 科技 大学近代物理学系,研究过导弹自动控制技术,他和他的哥哥叶华明一样是一个导弹专家,改革开放之后, 他转身投向了经济领域,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 科技 节能环保公司,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 科技 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邓小平对他十分欣赏。走上了从商之路, 他不仅在导弹研究领域有着极高的天赋,在商业领域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是率先响应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一批人。
叶挺的八儿子叶启光, 毕业于哈军工,原本也该从事军事 科技 的发展的。 改革开放后,他积极响应政策,投身商海,是叶氏环新集团的董事长。 父亲去世的时候,叶启光只有4岁,但周围人和哥哥姐姐们的教导让他对父亲一直心存敬仰。
叶启光受到父亲的影响,学习一直很好,是真正的学霸,他每个学期都能获得学校的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 叶挺将军的孙子叶大鹰也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才, 不同于父辈们在�。
叶挺子女(叶挺将军九位子女)
叶挺将军是闻名中外的军事家,为我军36名开国军事家之一,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叶挺将军与夫人李秀文生育了九位子女,除了三子不幸夭折、五女叶扬眉和幼子阿九与他们一同遇难之外,还有六位子女。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中国广东惠阳秋长人。叶挺将军是北伐名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即叶挺独立团),全团2100多人,担任了北伐军的先锋。 叶挺独立团在北伐之中所向披靡,因此被誉为了“铁军”。叶挺独立团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而团长叶挺后来更是成为了南昌起义总指挥、新四军的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闻名中外的军事家。国难临头,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叶挺将军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率军奔赴抗日前线。然而就在两年之后的1941年1月,国民党就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将军指挥部队浴血奋战8昼夜,后在与毫无信义的国民党交涉时被扣押。
叶挺将军严词拒绝了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并怒斥蒋介石派来的说客“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叶挺将军先后被关押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和广西桂林等地,最后被囚禁于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在重庆监狱之中,叶挺将军写下了著名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到(道)人的躯体那(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1946年3月4日,叶挺将军出狱第二天即电告中央: “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 1946年4月8日,叶挺将军乘机由重庆飞往延安,不幸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出狱仅一个月便遇难身亡。
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等中共重要领导人,以及叶挺将军的夫人李秀文、五女儿叶扬眉和尚未取名的幼子阿九。 叶挺将军与夫人李秀文共育有九位子女。 夫人李秀文(1907—1946):祖籍广东省东莞长安镇人,出生于澳门一个士绅的富裕家庭。1925年,18岁的李秀文在执信女子中学毕业之后,与叶挺将军结婚。
1946年4月8日,李秀文在与叶挺将军在由重庆乘机飞往延安的途中,于山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39岁。 长子:叶正大,1927年出生。 叶正大为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航空专家,在航空科技领域做出了的卓越贡献,并多次立功受奖,199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奖,2017年12月14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0岁。 次子:叶正明,1931年出生。
在叶家众兄弟之中,叶正明是跟随父亲时间最长的一位,并著有《子女记忆中的父亲--叶挺》。周总理曾多次鼓励叶正明,并为他题写了"闻鸡起舞,要做一个革命将军的好儿子"的题词,生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顾问、中国对外应用技术交流促进会主任。 三子:不幸夭折。 四子:叶华明,1935年出生。
1953年,叶华明从北京101中学毕业后,他想当一名飞行员,但聂帅不同意,因为他们叶家已有4人死于空难。在聂帅的建议之下,叶华明选择了航空发动机专业,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地空导弹研制专家,2015年11月29日,叶华明在深圳逝世,享年82岁。 五女:叶扬眉,1936年出生,被周总理认为女儿,1946年4月8日,与父母一同遇难。
六女:叶剑眉,1937年出生,1993年因病去世。 七子:叶正光,1939年出生。 八子:叶启光,1942年出生。
幼子:阿九,1946年4月8日,与父母一同遇难。 中央全力保护将军子女,几位老帅照顾烈士后代。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叶家兄妹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到达了延安。在延安,叶家兄妹住在周总理的窑洞里,生活起居全由朱德总司令安排。
虽然那时的延安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作为烈士的后代,叶家兄妹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1946年5月初,叶家兄妹又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被转移到了生活条件比较好、当时已经解放了的大城市张家口。在张家口,叶家兄妹的生活全由聂帅、贺帅负责照顾,一直在中央的呵护之下成长。
北伐名将叶挺:原配与之离婚后皈依佛教,二妻颜值极高为其生九孩
这句话,是无数情侣的爱的誓词,它也是叶挺将军在婚礼上对妻子李秀文的誓词。让当时婚礼上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是:叶挺发完誓言21年后的1946年4月8日,两人竟和爱女扬眉、幼子阿九一同因遭遇飞机失事身亡了。
此时,叶挺刚刚结束五年多被国民党特务囚禁的生涯。在此前不久的3月13日,李秀文才在周总理的帮助下来到重庆与长期分离的丈夫团聚。 临行前,李秀文决定让大儿子正大、二女儿剑眉、四儿子正光、五儿子启光暂留广州,她只带3岁的阿九和保姆高琼一同赶赴重庆。此前,女儿扬眉已提前抵达重庆与父亲团聚。14号中午,与叶挺和女儿的团聚,让李秀文激动不已。这一刻,她已经盼了无数年了。在丈夫自皖南事变被国民党特务囚禁的五年多里,她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如今,那一场场噩梦终于要结束了。 叶挺之被释放的背后,是1946年春天,中共向国民党提出“释放1945年秋季邯郸战役中被虏获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马法五”后,才有的结果。 因为深知丈夫之自由的来之不易,李秀文的情绪才如此激动。
当晚,哄睡完孩子后,她就拥着丈夫含泪道:“你的满腔抱负终于又能施展了。” 叶挺听完后,紧紧抱住妻子看着窗外点头道:“这些年,就是苦了你和妈(岳母)了。” 叶挺说得没错,在他被囚禁的这几年里,他是受磨难之人,可作为妻子的李秀文又何尝不是呢!叶挺知道,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蒋介石等。
当年,蒋介石打着国共合作的旗帜,却在抗战时期将炮火对准了中共抗日武装力量新四军,发动了皖南事变,他想以消灭新四军达成削弱中共力量的目的。 外敌的铁蹄正践踏在中国土地上,蒋介石却做出这种利于日本侵略者的行为,这,是叶挺怎么也无法接受的。 皖南事变发生后,作为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在被俘虏后遭到了囚禁。蒋介石之所以一直囚禁他而不是杀了他,自然是因为他欣赏“北伐名将”叶挺的军事才干,他想收纳叶挺为自己所用。
可叶挺是怎样的人?他岂会向制造皖南流血事件的刽子手妥协。在一次次的威逼利诱后,叶挺写下了著名的《囚歌》表达他的态度: 叶挺的态度,是他被软禁早期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妻子李秀文极其支持的。李秀文虽然是女子,可她也同时是一名革命者。她和叶挺一样,一直心系国家安危,心系百姓。
也只有这样的李秀文,才能成为陪英雄叶挺走过艰难的好妻子。 皖南事变后,蒋介石见叶挺软硬不吃,便采取了放他回家同时派特务严密监控的方式(实际还是被囚禁)。期间,叶挺要养活的一家人,包括他和妻子所生的五男两女,岳母刘德宜还有李秀文姐姐一家。 叶挺岳母刘德宜本有些积蓄,可因为她将全部养老金都用来给新四军卖枪支抗日,所以,此时已六旬的她囊空如洗。
自然,在这种境况下,刘德宜时常得为柴米油盐发愁。 看到家里的这种境况叶挺很内疚地对岳母说:“妈妈,当时那笔养老金您是不该动的。”可岳母听了却直摇头道:“不,为了抗日救国,我一点也不后悔。
” 看到女婿一脸的心灰意冷,刘德宜还安慰他道:“受苦受穷我不怕,只要人在,心就实在了。你岳父在世时就说你是个有志气的好孩子,老菩萨是保佑好人了!” 从这些话就可知,刘德宜虽然不懂什么共产主义,但她也知道新四军是为民的队伍。可这样的队伍,最后却落到那般下场。
每每想到此,刘德宜就痛心不已。 可刘德宜毕竟是老一辈,她虽懂得大义,可对于叶挺当时的境况她却并未完全看明白。她不明白,自己的女婿怎么好端端的,就回到家里和他们妻儿老小一起生活了,而且没有一分钱收入了。 好在,面对窘境,李秀文悄悄把一个红色的小包交给了叶挺。
叶挺打开后,看到的竟是一包金银首饰,这些,正是他们结婚时的纪念品。明白妻子意思后的叶挺瞬间红了眼眶,李秀文见状轻轻将手搭在他肩上道:“拿去吧,到街上把它卖了。” 叶挺却只呆呆看着首饰,不说话也不动弹,李秀文继续道:“去吧, 买点粮食,要不买头猪,或者买只羊,如果买只奶羊, 孩子就好养了。
” 听到这话时,叶挺的手分明在抖了,半晌后,他轻声道:“这是我们爱情的信物!”李秀文听到这儿,心里也一阵难受,但她却努力装出不在乎的样子道:“只要你在,我什么都舍得。” 听到妻子这话时,想到自己当时危险处境的叶挺心里更难受了,他对妻子说到:“我们的团聚不是长久的,四周到处是特务,说不定哪天我就罹难了!” 李秀文听到这儿忙做出了“嘘”的手势,她坚定地看着丈夫道:“今后不论发生什么情况,你走到哪,我跟到哪儿!” 后来,叶挺果然将妻子的首饰当钱买了奶羊、鸡鸭、兔子、猪这些,为了生计,他还带着孩子们开垦了五亩的荒地。这时期的叶挺,每天戴草帽、穿补丁衣服,完全是一副农民的打扮。 但即便叶挺已经做到了这种程度,蒋介石也依旧没放弃继续拉拢他。
一次,李秀文正在家里缝衣服时,国民党的国防部副部长派来一位年轻副官和一士兵,叶挺知道,这些人登门定是又要来拉拢他。果然,他们开门见山地道:“刚部长吩咐。 叶将军不愿担任其他职务,可暂取高级参谋。
” 说完后,他们将崭新的呢服和上边码放的大捆纸币递到了叶挺面前。 此时,在一旁的叶挺岳母刘宜德两眼立马亮了一下,她看了看叶挺身。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