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拼音?舂的拼音是什么
舂拼音:[chōng]。“舂”,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chō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舂”的基本含义为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如舂米、舂药;引申含义为冲击,如舂击、舂撞。

高舂、配舂、舂融、舂簸、舂粮、舂筑、舂塘、舂淙、舂揄、舂谷、舂常、舂相、宿舂、贩舂、撞舂、舂税、村舂、舂汲、舂杵、舂人、舂酋、杵舂、水舂、溪舂、下舂、夕舂、赁舂、机舂、碓舂、独舂、辍舂、舂槁、舂爨、舂堂、舂撞、舂市、舂容、舂碓、舂击、大舂碓、冬舂米、夕阳舂、暮爨朝舂、舂舂井井、舂容大雅、以戈舂黍。

“舂谷子”意思是舂捣谷物,通过舂捣去掉谷物的外壳,以便食用。舂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谷子也就是未去壳的小米,从植株上弄下来时是带壳的,就像水稻一样带壳,壳硬不能吃不好吃,所以要通过舂捣加工把壳去掉。
舂怎么读?
舂拼音:chōng。注音:ㄔㄨㄥ,笔顺读写:横、横、横、撇、捺、撇、竖、横、横折、横、横。
结构:上下结构,部首:臼。字意五行:金,部外笔画:5.�字型分析:上下结构,繁简对应:舂。五笔:DWVF,异体字UNICODE:3AEA,26974,2697D,26993,22AA0,2698
1.�
统一码UNICODE:8202,仓颉:QKHX。郑码:CONB,四角:5077
7.�舂解释:
1.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
舂,捣粟也。——《说文》。
——《后汉书·明帝纪》。水舂河漕。——《后汉书·西羌传》。
注:“即水碓也”。又如:舂堂(又叫舂塘。舂谷的木槽);舂谷(舂捣谷物);舂揄(指舂米。捣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
2.通“冲”。舂其喉以戈,杀之。——《史记·鲁周公世家》。
舂,撞也。以舂筑地为节也。——《释名》。又如:舂击(冲击);舂撞(冲撞;冲击)。
舂造句
1.龙行一步,草木皆舂。
2.舂凳折了靠背儿,没的倚了。
3.舂得泥稠米更凿,祈船未到镇船回。
4.阳雀喊在五月中,陈谷烂米无人舂。
5.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6.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7.犹有石臼无人舂,倾侧墙隅如覆鼎。
舂的拼音是什么
舂念:[ chōng ]部首:臼 笔画:11 五行:金 五笔:DWVF 基本解释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米。亦用作葬具。
2.碓舂[ duì chōng ]用杵臼舂米或捣物。
3.机舂[ jī chōng ]水碓。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
4.刑舂[ xíng chōng ]古代对妇女犯罪施用的五刑之一。
5.下舂[ xià chōng ]称日落之时。
舂怎么读怎么读 舂生字拼音是什么
1.舂,汉字,读音chōng。
2.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4.部首:臼。
5.总笔画数为1
1.�
6.郑码:CONB。
7.U:820
2.�
8.GBK:F4A
9.�
9.笔顺编号:1113432151
1.�
10.组词:舂米、舂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