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萧太后?隋炀帝的萧皇后
隋朝萧太后是西梁人,隋炀帝的皇后。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萧氏出生于二月,由于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实为不吉,因此由萧岿的堂弟萧岌收养。养父萧岌过世后,萧氏辗转由舅父张轲收养。由于张轲家境贫寒,因此本贵为公主的萧氏亦随之操劳农务。

隋文帝即位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封次子杨广为晋王。之后文帝希望从向来关系良好的西梁国选位公主为晋王之妃。萧岿知道后开始占选,但占卜所有留在身边的女儿,结果却皆不宜,最后不得以接回萧氏,占之,结果大吉,于是萧氏成为杨广之妻,封晋王妃。
史书中记载,萧氏性婉好学,颇得文帝与独孤皇后之宠,与丈夫杨广之间也相当合谐。后来,杨广登基为帝,萧氏已正室身份被册为皇后。虽然在即位后,杨广妃嫔众多,但对于皇后萧氏一直相当礼遇。杨广曾数次下江南,萧皇后必随行;史书中也所记录着许多杨广对萧氏所说的话。对于杨广的暴政,萧皇后因为惧怕而不敢直述,而作《述志赋》委婉劝戒。

大业十四年(618年),身在江都行宫的杨广被叛军宇文化及亲手杀害,萧皇后则被乱军带到了聊城。之后窦建德率兵攻城迎回皇后,并将皇后暂安置于武强县。时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义城公主是萧皇后的小姑(即杨广之妹),因此关系,遂处罗可汗遣使恭迎皇后。窦建德不敢不从,于是萧皇后便随使前往突厥。
唐朝贞观四年,唐太宗破突厥,迎萧皇后回京。回京后的萧皇后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崩逝,享年约八十。皇后逝世后,唐太宗以后礼将萧皇后葬于杨广之陵,上谥愍皇后。
隋朝萧皇后的资料简介
萧皇后,就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氏。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萧皇后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萧皇后生平简介 萧皇后,隋炀帝杨广的皇后,出身于名门世家兰陵萧氏,父亲是西梁孝明皇帝萧岿。
但是张轲家境贫寒,因此彼时贵为公主的萧皇后也不得不跟着操劳家务。 公元582年,隋文帝杨坚为次子杨广选妃,最终将萧皇后迎回,封为晋王妃。萧皇后与杨广婚后生活和谐,夫妻恩爱,成婚不久便随着杨广到晋阳赴任。后有孕被迎回大兴,生子杨昭,即后来的元德太子。杨广夺嫡时,萧皇后亦出了不少力,后杨广被封为太子,萧皇后亦成为了太子妃。 杨广即位后,萧氏被封为萧皇后,杨广在位多有失德,萧皇后也时常规劝,但杨广都不听。杨广在江都之变遇害,萧皇后与皇室诸女流落多处,公元647年,萧皇后去世,唐太宗李世民将其以皇后之礼与杨广合葬,赐谥号愍。
萧皇后的野史 萧皇后,是隋时期杨广的皇后,因父姓萧,故被人称之为“萧皇后”。萧皇后本就是西梁国的公主,只是因为出生的月份在二月,在古代,二月出生的女子被视为不详的代表,所以萧皇后一出生便没有在父母身边度过,而是辗转在自己的叔叔和舅父家居住。 萧皇后的一生是带有神秘的色彩,根据野史上的记载,萧皇后是一位身边都有桃花围绕的女子。
萧皇后与第一任丈夫杨广相差十二岁,然而因为萧皇后对于杨广夺储君之位有功,所以不管之后杨广身边又有多少美女,杨广对萧皇后都是敬爱有加。 直到杨广离世之后,宇 文化 及打起了萧皇后的主意,逼迫萧皇后留在自己的身边。然而或许是命运弄人,刚打胜仗的宇文化及却打败给了窦建德,并被窦建德在聊城杀害。
宇文化及死了之后,萧皇后又一次成了别人的王妃,也就是窦建德的王妃。后来远在突厥的公主打听到她的下落,将萧皇后接到了塞外,因为萧皇后的美貌没有减退半分,到了塞外之后便成了可汗的新王妃。平静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很久,老可汗死后不久,萧皇后又成为了新可汗的宠妃。政局的变化总是让人无法预料,突厥军队被唐朝的将领打败,萧皇后因此机缘回到了中原。
本想着回到自己久别的故土便能平静地过上生活,可是唐太宗自从第一次见到萧皇后开始便不顾年龄上的差距,执意立萧皇后为昭仪。最后萧皇后在六十岁时死于唐朝的宫中。 虽然萧皇后的经历是野史上的相关记载,是否真实也难以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 历史 上的萧皇后确实存在过。 杨广与萧皇后的 故事 隋炀帝愍皇后萧氏出身中古 政治 文化世家兰陵萧氏。
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萧后生于二月,江南风俗以为不吉,遂辗转由叔、舅收养。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选其为爱子晋王杨广之妃。萧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诞育三子一女,并为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
隋炀帝即位后,萧后虽年过四十,仍得到其宠爱和敬重。炀帝之后多有失德,萧后婉谏无果。江都之变炀帝遇害后,五十多岁的萧后带着幼孙和皇室诸女,先后流落于叛军宇文化及、窦建德处,后义成公主迎其至东突厥,流亡突厥的隋百姓奉炀帝孙杨政道为主,萧后与其居定襄。
唐贞观四年李靖灭东突厥,萧后等归长安,居长安城兴道里。萧后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去世,唐太宗以皇后礼将其与炀帝合葬扬州,谥曰愍。 杨广的皇后是萧皇后,但是她和很多有记载的皇后不同,史上对她没有记载。
萧皇后在9岁的时候就被隋炀帝选中了,从此她在宫中学习生活,到了13岁的时候嫁给了隋炀帝,开始了她坎坷的皇后生涯。之所以称她的命运坎坷是因为她在隋炀帝死后就被突厥送去侍奉可汗,杨广和萧皇后的故事以这样的结局结束,着实令人觉得凄凉。
隋炀帝的萧皇后
萧皇后,是隋时期杨广的皇后,因父姓萧,故被人称之为“萧皇后”。萧皇后本就是西梁国的公主,关于她的野史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隋炀帝的萧皇后有哪些野史,希望大家喜欢! 萧皇后 萧皇后的一生是带有神秘的色彩,根据野史上的记载,萧皇后是一位身边都有桃花围绕的女子。
直到杨广离世之后,宇文化及打起了萧皇后的主意,逼迫萧皇后留在自己的身边。然而或许是命运弄人,刚打胜仗的宇文化及却打败给了窦建德,并被窦建德在聊城杀害。宇文化及死了之后,萧皇后又一次成了别人的王妃,也就是窦建德的王妃。后来远在突厥的公主打听到她的下落,将萧皇后接到了塞外,因为萧皇后的美貌没有减退半分,到了塞外之后便成了可汗的新王妃。平静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很久,老可汗死后不久,萧皇后又成为了新可汗的宠妃。政局的变化总是让人无法预料,突厥军队被唐朝的将领打败,萧皇后因此机缘回到了中原。本想着回到自己久别的故土便能平静地过上生活,可是唐太宗自从第一次见到萧皇后开始便不顾年龄上的差距,执意立萧皇后为昭仪。
最后萧皇后在六十岁时死于唐朝的宫中。 虽然萧皇后的经历是野史上的相关记载,是否真实也难以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 历史 上的萧皇后确实存在过。 隋炀帝萧皇后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 历史 中,隋炀帝的父亲隋文帝建立起了隋朝,后来隋炀帝上位皇位后,也有了不小的成就,为国家后来的政治统治做了不少正确的规划。
我觉得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一方面是来源于他的父亲,还有一方面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很好的贵妃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他,那就是皇后萧氏。 萧后是隋文帝刚刚建立起隋朝后,为他的爱子杨广选的妃子,当时杨广已经是晋王了,隋炀帝杨广对萧后也十分满意,她知书达理,很聪明,也会很多艺术,最主要的是她很懂得关心和照顾隋炀帝,隋炀帝对萧后也是十分宠爱的,二人的夫妻感情一直很好! 后来萧后为文帝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隋文帝对爱妃更是疼爱有加,文帝夫妇也都很开心,因为他们一直想要有一子传宗接代。 时间飞快,萧后渐渐老去,不再像从前那么漂亮,但因为萧后的善解人意,聪明贤惠和知书达理,虽然已过了四十岁,依然深受隋炀帝和其父母亲的宠爱和敬重。
并且萧后还为丈夫隋炀帝杨广夺下嫡,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这件事情更是让隋炀帝和其父母亲刮目相看,感激不已! 再后来,便发生了江都之变事件,隋炀帝杨广遇害了,她依然坚强的带着自己年幼的孙女和皇室的诸女,到处流落,历经各种苦难,最终定居在了长安。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的时候去世了。 李世民与萧皇后 女人一旦名声大了就成为了个例, 历史 上的萧皇后就是如此。
她甚至还成为了男人争夺皇位的引子,由此萧皇后除了一个女性角色外还成了男人争夺权力的一种借口。萧皇后被谁占有就意味着谁是权力斗争的胜利者,所以李世民也与萧皇后有了许多瓜葛。 萧皇后是南朝后梁公主,在隋文帝时期,被隋皇后选入宫为晋王杨广的妃子。隋文帝去世,杨广当上了隋炀帝,萧皇后此时由晋王萧妃变成了萧皇后。
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萧皇后被宇文化及占为己有。不久窦建德打败了宇文化及,萧皇后也被窦建德占有。然而窦建德建立的政权实力远不及突厥,所以当突厥提出要萧皇后去往突厥的时候只得同意,这样萧皇后就成了突厥王的女人。萧皇后还经历了两任突厥王做丈夫。
十年后,李世民派兵打败了突厥,要求接回萧皇后。此时的萧皇后已经年近五十了。历经沧桑,曾有过数任君主为丈夫的萧皇后从突厥回来后,却被李世民册收回后宫妃子。
唐太宗尊敬这位前朝皇后,为她的入宫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其实萧皇后就算再美丽也已经年老,唐太宗之所以打败突厥迎接萧皇后,完全是政治上军事上的策略。而萧皇后因为她特殊的经历历任君主的原因,早已经名声远扬。
唐太宗为了向天下人宣告他有能力像其他人一样作为胜利者占有隋炀帝的老婆,才特意接回萧皇后还隆重盛大的昭告天下。当然萧皇后也是极具个人魅力的。当唐太宗问及唐朝和隋朝相比之如何的时候,萧皇后用不能和亡国之君相比来婉转的奉承唐太宗。萧皇后作为南朝后梁的公主,一生坎坷最后能够回到故土安宁生活,也是唐太宗的一种仁慈。
隋朝萧皇后的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萧皇后,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 隋文帝即位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封次子杨广为晋王。之后文帝希望从向来关系良好的西梁国选位公主为晋王之妃。
大业十四年(618年),江都政变,身在行宫的炀帝被叛军宇文化及等所弑,萧皇后则被乱军带到了聊城。之后窦建德率兵攻城迎回皇后,并将皇后暂安置于武强县。时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义城公主是萧皇后的小姑(炀帝宗妹),因此关系,遂处罗可汗遣使恭迎皇后。窦建德不敢不从,于是萧皇后便随使前往突厥。唐朝贞观四年,唐太宗破突厥,迎萧皇后回京。回京后的萧皇后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崩逝,享年约八十。皇后逝世后,唐太宗以厚礼将萧皇后葬于炀帝之陵,上谥愍皇后。
隋炀帝的萧皇后叫什么
萧后(隋炀帝杨广皇后):萧后虽无名字记载,但萧后历经五主而不衰,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妖娆的皇后,《隋唐演义》中为萧后取名萧美娘。隋炀帝萧皇后(约566年—648年),天保五年(566年)二月十九日卯时出生于西梁国都江陵(今湖北省沙市),后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
古代江南风俗,认为二月份出生的子女,命运多舛,萧氏是二月出生的,萧岿以为不详,把她送给远房亲族萧岌抚养,萧岌夫妇早逝,又转送母舅张轲抚养,张轲的家里一贫如洗,萧氏虽是出生于帝王之家的千金小姐,却在民间长大,并亲身劳作,自小却经历了不少苦难。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文帝杨坚为14岁的晋王杨广向后梁求选晋王妃。但宫中几位公主的八字全都与杨广不合,于是萧岿将萧皇后从舅舅家接回来,一合八字,竟然大吉,于是选为晋王妃。萧皇后美貌有德行,很得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喜爱。杨广对比他大三岁的萧氏也十分宠爱和尊重。婚后夫妻恩爱,生下两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太子杨昭和齐王杨暕。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杨广被立为太子,萧氏为太子妃。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杨广即皇帝位,册封萧氏为皇后。 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广罗美色,萧后曾对他进行劝谏,说:“母后驾崩之前,曾与臣妆谈及治家之道,一要检朴,二戒女色,今皇上所为,恐非社稷之福,”炀帝认为母后过于固执迂腐,反劝萧后不要受母后的影响,认为人生在世,应及时行乐,萧后劝谏不纳,便写了《述志赋》以明志,炀帝拿来一看,当读至”思竭节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实庸薄之多幸,荷隆宠之嘉惠,”时,点头称赞,并认为皇后太自谦了,继读至“原立志于恭俭,私自兢于诫盈,孰有念于知,苟无希于滥名。”看出皇后是以赋进谏,便再也不愿看下去了。
萧后颇旷达,地炀帝临幸其他妃嫔,也不嫉妒,只是劝皇上不要因玩乐而废政事,她性喜恬静,炀帝则喜到处巡游, 为了饱览江南秀色,隋炀帝下令凿通了连及苏杭的大运河,然后带领萧皇后及众多佳丽浩浩荡荡幸游江都。炀帝下江南时,只见运河中舢舻相接绵延二百余里;骑兵沿岸护卫,旌旗敝野;龙船摇橹拉纤的都是年轻的宫女,柳腰款摆,姿态曼妙,让隋炀帝大饱眼福,谓之“秀色可餐’;而宫女们梳妆洗下的脂粉流满了运河,香气数月都不散。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隋炀帝带领
一.二十万人,乘船游江都(今江苏省扬州),令太子杨昭留守长安,炀帝在扬州玩乐了八个月,杨昭从长安跋涉来朝见,炀帝命他赶快回去,时值酷暑,杨昭中暑大病,不久便死了,萧后十分痛心,认为这是上天示警,乘机进谏,炀帝勉强答应不再巡游。
大业六年(610年),扬州壮丽的离宫落成,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再次游幸江都,炀帝还写下了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一诗;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然而,这种艳丽奢侈的享受,不知耗费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引得民愤四起。因而,大业十二年(616年)秋天,隋炀帝准备偕萧皇后第三次游江都时,众大臣苦苦劝谏:“若再纵情游乐,天下恐生变故!”隋炀帝觉得只需自己享尽了繁华,即使国破人亡也不足惜。608年至616年,炀帝又两次巡游江都,一次巡游长城,三次发兵征伐高句丽,耗资甚巨,横征暴敛,民怨沸腾,激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大业十四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密谋兵变,宫人禀告萧后,萧后令其上奏,炀帝闻奏大怒,竟把上奏的宫人斩首,以后宫人再向皇后禀及兵变消息,萧后叹气道:“天下事一朝至此,业已不可挽救,奏报了,只有增加烦恼而已。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杀杨广于江都,船载萧皇后、宫人和珠宝西归。不久,宇文化及又被王薄所杀,萧皇后被窦建德接入军中。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王朝,封萧皇后八弟萧瑀内史省内史令。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八月,嫁入突厥的隋义成公主从突厥派使者接萧皇后入突厥。
萧皇后携孙杨政道、侄孙萧嗣业共赴大漠,寄居突厥长达10年。公元627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萧瑀任左仆射,后迁晋州都督、太常卿,长子萧锐尚李世民长女襄城公主。公元630年(唐太宗贞观四年),唐朝打败突厥,遗使迎回萧后,这时她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萧后在回长安的途中,举目环顾,不禁兴叹道:“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李世民对这位表婶颇礼遇,赐良宅,留居京城。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萧皇后以82岁高龄病逝于长安。唐太宗下令把她和隋炀帝合葬在江都。关于萧皇后的年龄,虽然史书上没记下她的生卒年月,但是根据她丈夫和儿子的年龄推断,她应该只会比杨广大。
《隋书》:“开皇元年,(杨广)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然后又有:“(开皇)十年春正月乙未,以皇孙昭为河南王,楷为华阳王。”“(杨昭)年十二,立为河南。
”有许多书籍上称萧皇后比杨广小、天保二十年出生、自突厥南反时年四十多岁、与唐太宗关系暧昧、甚至封为昭容等等(清朝褚人获《隋唐演义》,近代蔡东藩《唐史通俗演义》都采用此说)。按:杨昭在开皇十年(590年),年十二。应生于579年(北周大象元年,西梁天保十八年),萧皇后至少十二三岁,当年杨广十一岁。所以618年江都政变,萧皇后至少五十二岁;630年自突厥南反,萧皇后至少六十四岁;648年去世,萧皇后至少八十二岁。
另:小说《说唐》和评书《隋唐演义》里说,萧皇后叫“萧美娘”,本是太子杨勇的妻子,后来被杨广霸占,还有萧美娘调戏李世民,私通李密的故事。这些更是无稽之谈。《萧氏族谱》上说萧皇后是比杨广大三岁,推算为天保五年(566年)出生。
隋朝的萧太后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
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辽大将先锋官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前线察看地形督战时被射中头部,当晚死去。
辽军士气受挫,又孤军深入,十分疲惫,加之后方宋军袭击其后路。萧绰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达成澶渊之盟。1006年(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萧绰归政于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次年,葬乾陵。扩展资料:萧绰系出自契丹审密集团拔里氏之少父房家族,其父萧思温乃是四朝(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元老,又辅立景宗,可谓权倾一时。
萧太后之威名,远播于汉地。萧绰的父亲是辽朝北府宰相及驸马萧思温,母亲是燕国大长公主也是辽穆宗的姊姊。萧绰有两个姊姊,三姊妹年纪差距颇大。长姊伊勒兰嫁宋王耶律喜隐,曾封为宋王妃,宋王叛乱后,被其夫牵连而遭废黜,称为夫人。
二姊和罕嫁齐王耶律庵撒哥,封为齐王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当年或次年生下景宗长女耶律观音女,971年(保宁三年),生景宗长子耶律隆绪即辽圣宗,又生两子两女,其中两子分别为耶律隆庆、耶律隆祐,两女分别为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早夭的耶律郑哥可能为萧绰所生第四子。
《辽史》记载,辽国景宗和萧太后的合葬墓在今锦州北镇的医巫闾山下,名为乾陵。
隋朝萧皇后简介
隋炀帝萧皇后,出自中古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
杨坚立隋后,选其为爱子晋王杨广妃。萧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深得文帝夫妇欢心、杨广宠爱,并为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隋炀帝即位后,多有失德,萧后婉谏无果。炀帝遇害后,萧后带着幼孙、皇室诸女,先后流落于宇文化及、窦建德,后义成公主迎其至东突厥,流亡突厥的隋百姓奉炀帝孙杨政道为主,处定襄。唐贞观四年李靖灭东突厥,萧后等归长安,居兴道里。贞观二十一年去世,以后礼与炀帝合葬扬州,谥曰愍。历史上记载的隋炀帝的子女只有三子二女,其中二子一女为萧后所出。
分别是:元德太子杨昭,齐王杨暕,南阳公主(记载于列女传里头的)。另一位萧贵嫔生赵王杨杲,不知是否也属萧后族人。还有一位公主后来嫁给李世民为妃,著名的吴王李恪的生母杨妃,但这位公主的母亲是谁,已失去记载。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