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火焰山是怎么来的

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火焰山是怎么来的

最佳回答2022-12-03

火焰山的形成是由距今约1.7亿年前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的。那时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深凹的吐鲁番盆地中,构成了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

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西游记》中,火焰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踢翻太上老君炼丹炉后,落入凡间的几块带有余火的砖造成的。在《西游记》原著这样说道:“土地道:是你也认不得我了。

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1.火焰山的形成是由距今约1.7亿年前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的。那时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


2.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火焰山是怎么来的?

火焰山的形成是由距今约
1.�7亿年前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的。

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深凹的吐鲁番盆地中,构成了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到底是怎么来的?

火焰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踹翻了太上老君炼丹炉,有几片炉砖从天上落下后所形成的。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描写。

就是现在,我们也经常用怒火中烧来形容一个人发怒的样子。可见怒气(嗔)就是一把火。《西游记》关于火焰山、牛魔王以及芭蕉扇的描写,可以说是作者的重点之一,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加以注意,不能轻易放过。我们先说牛魔王。

牛魔王出场很早,在《西游记》前部,牛魔王就已经出现,而且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是七兄弟中的老大。牛魔王的本领和孙悟空相若,也是七十二般变化。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牛魔王以及红孩儿成为八十一难中的一难时,书中并没有介绍牛魔王的来历,他也不是某某神仙的坐骑,它其来有自。

而且最终降伏牛魔王时,如来佛间接出手——让如来出手,这在《西游记》中,已经是最高级别的降伏了。有此待遇的角色,屈指可数:孙悟空、假悟空(六耳猕猴)、独角兕、大鹏金翅鸟等。独角兕也就是犀牛,也算是牛。

此外还有青牛怪,加上牛魔王,这么多牛出场而且都是受到“终极待遇”,由此可见“牛”这一形象的重要性。在我国禅宗,经常以“牧牛”来比喻“牧心”,也就是对“心”的调伏,那么牛魔王是不是和孙悟空一样,也是心的象征呢?在火焰山章节中,能熄灭火焰山大火的是芭蕉扇。芭蕉扇不是牛魔王的兵器,但可以说是法宝之一。

关于芭蕉扇,书中说是天地初开之际,在昆仑山脚下天地灵气所化自然生成。相同的宝贝,还有金角大王所用的葫芦。孙悟空的兵器是金箍棒,书中非常明确地指出金箍棒又叫定心铁棒,就是针对我们的“心”而言的。金箍棒可大可小,平日不用的时候,孙悟空将它变小藏在耳朵之中。

芭蕉扇呢,同样可大可小,平日不用的时候,牛魔王或铁扇公主会将扇子变小藏在舌头下面,这和金箍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孙悟空第一次借了一把假扇子,结果这把扇子能将火焰山的火煽得更旺,乃至孙悟空丢了一条命。孙悟空在《西游记》中丢一条性命的场景总共有三,其中两场都和牛魔王有关(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所以那场也可以算是和牛魔王有关),足见牛魔王和芭蕉扇的象征意义。扇子的真假能够助燃或熄灭心火,这点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其次作为火眼金睛的孙大圣,面对变化成猪八戒的牛魔王时,居然毫无察觉——人最难的就是认清自己。同样的场景出现在真假美猴王的章节中,到这里,关于牛魔王和芭蕉扇的象征意义已经非常明朗了。按照书中设定的情节,火焰山是孙悟空自作自受。自己造得因,就要自己来承担果。

这是成长(修行)过程中的一种必然。所以在火焰山,被贬为火焰山土地的道童说出火焰山的来历,猪八戒开始埋怨孙悟空的时候,孙悟空一声不吭,没有像往日那样骂猪八戒“呆子”,因为他自己明白,这是因果。所以说穿了,火焰山就是指我们控制不了心中的嗔,一把怒火在心中燃烧,然后让自己失去理智的具体象征。

西游记中,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不是被太上老君放到八卦炉里面炼吗?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孙悟空出来了,一脚踢翻了八卦炉,有几块火炭掉入凡间,就形成了火焰山。 火焰山是我国新疆境内吐鲁番地区的一座山,因为吐鲁番地区是一个盆地,气温很高,夏天最高气温有时可达40-50摄氏度,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

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海拔831.7米。 火焰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间。山脉的雏形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距今1.41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 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

每当盛夏,七月流火,红日当头,地气蒸腾,焰云缭绕,赭红色的山体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 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在70度以上。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山腹中尚留下许多沟谷,主要有葡萄沟、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

在这些沟谷中,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 明人吴承恩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炙人口,名闻天下。第五十九回和六十回写“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成了一座奇山。

《西游记》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段文字显系夸张,但高温和寸草不生这些基本特征,与火焰山实际情况完全符合,不是凭空臆造的。

火焰山的形成原因 关于火焰山的形成原因介绍


1.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2.现在科学家认为火焰山的形成与火焰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火焰山盘亘在吐鲁番盆地中北部,阻拦效应使天山流水侵蚀的风化物质,难以进入盆地中心,其陷落后得不到物源补充,盆地自然越来越低洼。吐鲁番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

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故素有“火洲”之称。

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继续浏览:

上一篇:唐人街探案3演员表?唐人街探案三演员表

下一篇:烛光里的妈妈原唱?烛光里的妈妈原唱是谁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