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伽利略导航是哪个国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介绍

伽利略导航是哪个国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介绍

最佳回答2022-11-22

伽利略导航是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是欧盟一个正在建造中的卫星定位系统,为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俄罗斯GLONASS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后,第四个可以供予民用的定位系统,预计将会于2014年开始运作,但由于欧盟内部分歧与资金问题,完工时间尚不能确定。

伽利略导航是哪个国家的

欧盟的觉醒时代

美国虽然承诺欧盟可以无条件使用GPS,但是,欧盟也很清楚,如果用了美国的GPS,那就是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押宝美国会在战时也同样信守承诺,显然,输掉的代价是欧盟无法承受的。因此,欧盟决定要发射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也让欧盟与中国很自然地就成为了争夺最后优质频率的竞争对手。

伽利略项目的问题

正当伽利略项目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没想到欧盟内部却发生了分歧。由于在欧盟的卫星发射计划中,德国是主要的出资国,而卫星导航的核心技术却掌握在法国手里。但是,由于二战的历史原因,导致德国虽然出了很多钱,却无法分到更多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权,那德国肯定是不乐意的。德国不愿意出更多钱了,那伽利略项目可能就要流产了。

伽利略导航是哪个国家的

伽利略与中国

无奈,欧盟只能选择向全球出售伽利略导航系统的使用权,然后进行融资。2003年,欧盟航空局发布了融资计划,伽利略项目预估费用是30亿欧元,欧盟航空局只出资6亿欧元,剩下的24亿欧元向全社会融资。最后确定,中国投入2.3亿欧元,用于参与伽利略30颗卫星星座的开发,并获得伽利略20%的所有权和100%的使用权。2004年10月,中国通过签署“伽利略联合承诺”与“中国国家遥感中心”之间的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正式加入伽利略计划。

全球有哪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为: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中国“北斗”系统。
1.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该系统最早开发于苏联时期,后由俄罗斯继续该计划。俄罗斯 1993年开始独自建立本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于2007年开始运营,当时只开放俄罗斯境内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到2009年,其服务范围已经拓展到全球。

该系统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确定陆地、海上及空中目标的坐标及运动速度信息等。
3.欧洲“伽利略”系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欧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计划于1999年2月由欧洲委员会公布,欧洲委员会和欧空局共同负责。系统由轨道高度为23616km的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

卫星轨道高度约2.4万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截止2016年12月,已经发射了18颗工作卫星,具备了早期操作能力(EOC),并计划在2019年具备完全操作能力(FOC)。
4.中国“北斗”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英文名称: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扩展资料中国“北斗”系统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建设北斗三号系统。

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卫星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全球提供服务;计划2020年年底前,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继承北斗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定位、测速、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还可享有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介绍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是由欧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计划于1999年2月由欧洲委员会公布,欧洲委员会和欧空局共同负责。系统由轨道高度为23616km的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

2014年8月,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二批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太空中已有的6颗正式的伽利略系统卫星,可以组成网络,初步发挥地面精确定位的功能。

世界上有几个国家拥有自行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

四个国家,分别是美国的GPS,中国的北斗,欧盟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
1.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范,它极大地提高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要实现以上所有功能必须具备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三个要素。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扩展资料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欧盟于1999年首次公布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其目的是摆脱欧洲对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打破其垄断。

该项目总共将发射32颗卫星,总投入达34亿欧元。因各成员国存在分歧,计划已几经推迟。1999年欧洲委员会的报告对伽利略系统提出了两种星座选择方案:
一.是21+6方案,采用21颗中高轨道卫星加6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这种方案能基本满足欧洲的需求,但还要与美国的GPS系统和本地的差分增强系统相结合。
二.是36+9方案,采用36颗中高轨道卫星和9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或只采用36颗中高轨道卫星。这一方案可在不依赖GPS系统的条件下满足欧洲的全部需求。

该系统的地面部分将由正在实的欧洲监控系统、轨道测控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和系统管理中心组成。格洛纳斯格洛纳斯项目是苏联在1976年启动的项目,格洛纳斯系统将使用24颗卫星实现全球定位服务,可提供高精度的三维空间和速度信息,也提供授时服务。按照设计,格洛纳斯星座卫星由中轨道的24颗卫星组成,包括21颗工作星和3颗备份星,分布于3个圆形轨道面上,轨道高度19100千米,倾角64.8°。

和GPS系统不同,格洛纳斯系统使用频分多址(FDMA)的方式,每颗格洛纳斯卫星广播两种信号,L1和L2信号。具体地说,频率分别为L1=1602+0.5625*k(MHz)和L2=1246+0.4375*k(MHz),其中k为1~24为每颗卫星的频率编号,同一颗卫星满足L1/L2=9/
7.�格洛纳斯系统设计定位精度为在95%的概率条件下,水平向为100米,垂直向为150米。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1.全球定位系统(GPS),特点: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等多种功能。能为各类静止或高速运动的用户迅速提供精密的瞬间三维空间坐标、速度矢量和精确授时等多种服务。


3.伽俐略卫星导航系统(GNSS),特点:将来精度最高的全开放的新一代定位系统。“伽利略”系统的地面系统部分主要由2个位于欧洲的“伽利略”控制中心(GCC)和20个分布全球的“伽利略”敏感器站(GSS)组成,另外还有用于进行控制中心与卫星之间数据交换的分布全球的5个S波段上行站和10个C波段上行站。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特点:1.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相当不利;2.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机,因此在体积、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英文简称?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叫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包括一个或多个卫星星座及其支持特定工作所需的增强系统 。

其中GPS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并用于导航定位的全球系统,GLONASS经历快速复苏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卫星导航系统,二者正处现代化的更新进程中;GALILEO是第一个完全民用的卫星导航系统,正在试验阶段;BDS已经具备了亚太区域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功能,由北斗二号逐步过渡到北斗三号,处于全球化快速发展阶段。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史

欧盟于1999年首次公布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其目的是摆脱欧洲对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打破其垄断。该项目总共将发射32颗卫星,总投入达34亿欧元。

1999年欧洲委员会的报告对伽利略系统提出了两种星座选择方案:一是21+6方案,采用21颗中高轨道卫星加6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种方案能基本满足欧洲的需求,但还要与美国的GPS系统和本地的差分增强系统相结合。二是36+9方案,采用36颗中高轨道卫星和9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或只采用36颗中高轨道卫星。这一方案可在不依赖GPS系统的条件下满足欧洲的全部需求。

该系统的地面部分将由正在实的欧洲监控系统、轨道测控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和系统管理中心组成。为了降低全系统的投资,上述两个方案都没有被采用,其最终方案是:系统由轨道高度为23616km的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每次发射将会把5或6颗卫星同时送入轨道。

新华网巴黎10月21日电(记者舒适)法国巴黎时间21日12时30分(北京时间18时30分),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携带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首批两颗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伽利略系统是由欧盟主导的新一代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耗资超过30亿欧元。系统由两个地面控制中心和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为工作卫星,3颗为备用卫星。

卫星轨道高度约2.4万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此次发射成功后,欧洲航天局计划明年再发射两颗卫星,并在随后几年内陆续发射其他26颗卫星,以完成卫星导航系统的构建。欧洲阿丽亚娜公司将负责所有卫星的发射。

目前全世界使用的导航定位系统主要是美国的GPS系统,欧洲人认为这并不安全。为了建立欧洲自己控制的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洲人决定实施伽利略计划。伽利略系统的构建计划最早在1999年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出,经过多方论证后,于2002年3月正式启动。系统建成的最初目标是2008年,但由于技术等问题,延长到了2011年。

2010年初,欧盟委员会再次宣布,伽利略系统将推迟到2014年投入运营。与美国的GPS系统相比,伽利略系统更先进,也更可靠。美国GPS向别国提供的卫星信号,只能发现地面大约10米长的物体,而伽利略的卫星则能发现1米长的目标。一位军事专家形象地比喻说,GPS系统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则可找到家门。

伽利略计划对欧盟具有关键意义,它不仅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还将为欧盟的工业和商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欧盟将从此拥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助于打破美国GPS导航系统的垄断地位,从而在全球高科技竞争浪潮中获取有利位置,并为将来建设欧洲独立防务创造条件。作为欧盟主导项目,伽利略并没有排斥外国的参与,中国、韩国、日本、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也在参与该计划,并向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后,将和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共同构成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服务。

2015年3月30日,欧洲发射两颗伽利略导航卫星, 欲抗衡GPS。

继续浏览:

上一篇:君子好逑的好逑是什么意思?君子好逑的好逑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自由落体定律由谁发现的?提出惯性定律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