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训?清华大学的校训是什么
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同方部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中而来。它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自律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如梁启超所说:君子待人之道,量度之慷慨,尤其是大地之宽。严厉地责备自己,轻率地责备别人。

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近,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已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胸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

清华大学。清华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学,是众多学子心中向往的伊甸园。自1911年(前身为清华学堂)创办以来,便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激励、鞭策一代一代清华学子厚德修身、自强成才。100多年来,清华为国家培养很多优秀人才,而总书记习近平便是其代表之一。
清华大学校训是什么?
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14年11月5日,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作了以“君子”为题的演讲,以《周易》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学子。
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命名为清华大学,校徽依然沿用以上八字校训。意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是清华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清华精神文化的支柱与灵魂,它不仅深刻影响了一代代清华学子,而且当毕业生走向社会后,仍然会成为他们激励自我、影响社会的精神标志。清华大学的校训是什么?
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清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华园工字厅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清华建校初期,以外籍教师为主。后来,中国教师逐渐增多并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主干。在教学上受美国影响较大,课程、教材、教学法等仿照美国,重视英文训练,教学严格,考试频繁,淘汰率高。
清华校训八个字分别是什么?
清华大学的八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出自易经,由梁启超先生在执教清华期间,为激励学子而做的演讲《论君子》中所引用,后来便成为了清华校训,沿用至今。
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道运行不息,君子以乾卦来鞭策自己要自强努力,永不停止。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大地地势平坦厚重,君子以坤卦来提醒自己要厚积德行,包容承载万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两句成语。前者代表刚健、勤奋、积极向上、更高更远更强的奋斗精神;后者则代表柔顺、承载、包容涵养、扎扎实实、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是武,厚德载物是文;自强不息是阳,厚德载物是阴;自强不息是追求理想的方式,厚德载物是实际执行的原则;自强不息代表着天道和父亲的品质,厚德载物则是地道与母亲的美德。
清华校训八个字是什么?
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是清华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清华精神文化的支柱与灵魂,它不仅深刻影响了一代代清华学子,而且当毕业生走向社会后,仍然会成为他们激励自我、影响社会的精神标志。
在政治生活方面,对外来侵略决不屈服,对不良势力决不妥协;在个人生活方面强调人格独立,志不可夺。‘厚德载物’就是要有博大的胸怀,兼容并包。在中国,儒、道、释三家彼此相容,这种现象只有中国才有。西方历史有宗教战争,中国则无,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自强不息’是奋斗精神,‘厚德载物’是兼容精神。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称为‘中华精神’。清华大学精神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清华校训十六字
清华大学原十六字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现在清华大学校训只剩下前面8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则出自清华大学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所写的碑文“…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周诒春校长将这16个字定位清华大学的校训,也算是他一贯的主张体现。清华八字校训 “天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作为客观事物的发展,以其“刚建”的品格,自行运动着,大道自然而然地生发着。真正的有见识的“君子”当知天时、任时命,顺应“天道”自然的规律,以“天”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这种客观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从而达于“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个“自强不息”的品性,是“主、客合一”的,即从古人对于“天”的客观考察,并赋以君子自身的品性。
在这个哲学思想上是“物、我合一”的哲学智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地万物在刚健稳定且永不停息的运转,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就得效仿天体的运行,拥有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阳刚秉赋;自强不息,清华人的思想精髓,它也鼓励着成千上万的清华人自强不息,生生不息;清华的祖辈就是靠着这四个字才有了清华的今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大地的厚实承载着万物,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也得效仿大地的宽厚,使自己拥有胸怀宽广、品德高尚的阴柔品质。“一阴一阳谓之道”,这样阴阳共济,刚柔并存,才是完善的人性。
清华人就是凭着这2句话,自强不息,祖祖辈辈的清华人有了这两句的鼓励,才有了今天的清华。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