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三国人物简介周瑜?《三国演义》人物:周瑜

三国人物简介周瑜?《三国演义》人物:周瑜

最佳回答2022-12-02

周瑜简介:字公瑾,庐江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郡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三国人物简介周瑜

后世纪念 追封设庙。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3]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而已。宋朝宣和五年(1123年)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周瑜。[4]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周瑜亦位列其中。

三国人物简介周瑜

人物生平 官宦世家。出身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朝太尉之职。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兵讨董卓时,他家人住在寿春,当时孙坚长子孙策与周瑜同年出生,而且在江淮一带很有名气。慕名前去拜访,劝孙策带母亲弟弟移居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孙策听从了他的意见。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交好。

三国人物周瑜的简介。

周瑜(东汉末年名将)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1]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三国演义》人物:周瑜

【周瑜】三国吴国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

策长瑜两月,瑜以兄事策,两人相互信任。周瑜竭尽全力帮助孙策创立孙吴天下。孙策在临终前,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死后,他更是尽心帮助孙权。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83万,沿江而下,威逼孙权降曹。正当孙权拿不定主意是抗曹还是降曹时,周瑜与鲁肃力主抗战,促使孙权下定抗曹的决心。周瑜积极备战,在关键时刻,他与蜀国联合;在他精心策划下,以一系列假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中计。

赤壁之战的熊熊火焰,烧退了曹操几十万军队。这场战争迫使曹操不敢小觑东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尽管这场战争的胜利是吴汉联军共同配合取得的,周瑜在其中功不可没,但周瑜争强好胜,在赤壁之战中,他意识到诸葛亮棋高一筹,便千方百计欲加害诸葛亮,赤壁之战后,继续与诸葛亮斗智,但被诸葛亮“三气”,终于金疮迸裂,死时年仅36岁。

作为《三国演义》中著名人物,周瑜有以下一些性格特征: 其一,工于计谋,智慧超群。三国中,诸葛亮被描绘为“智谋”的象征,曹操亦可谓足智多谋,但实际上,周瑜的智慧决不亚于诸葛亮和曹操。孙策一见周瑜便说过:“吾得公瑾,大事谐矣。

”孙策当时便相信,周瑜的智慧能够帮助他创立大业。赤壁之战,重头戏就是由周瑜唱,这使得其聪明才智展现得淋漓尽致,战前,周瑜与诸葛亮“火攻”的想法不谋而合,在与曹操"斗智"过程中,三次用计均在曹操之上。当曹操费尽心计,先派蒋干渡江,又派蔡中、蔡和投降,再派蒋干渡江,这些都未能骗过周瑜。他将计就计,先后采用“苦肉计”、“离间计”、“连环计”,终于获得赤壁之战胜利。

三国时,吴国之所以能与曹魏抗衡,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周瑜的智慧,他死后,吴国的政治军事形势随之发生变化,从此每下愈况。 其二为忠君。周瑜与孙策结为兄弟,但他始终视孙策为自己的君主来侍奉,初次见面,他就向孙策表达:“某愿施犬马之力”的愿望。孙策死后,孙权见周瑜,周瑜“拜伏于地曰:“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这些都表明了周瑜对孙氏家族的一片忠诚。

其三亦是较为突出的是心胸狭窄。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个典型的,有名的心胸狭窄的形象。这一性格是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得到表现的:赤壁之战前,他见诸葛亮才智过人,有意留诸葛亮在江东,以便伺机除掉诸葛亮,他派诸葛亮去断曹军的粮道,意欲借曹军之手杀掉诸葛亮。诸葛亮仅用一句江南儿歌便激得他收回军令;继而又命诸于十月之内监造10万支箭,企图为难诸葛亮。

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上演了一场“草船借箭”的好戏,一夜功夫缴获曹军十余万支箭,他自愧弗如,但杀诸葛亮之念益甚。赤壁之战后,他向南郡等地进军,攻打南阳州,诸葛亮设计夺取南郡重地,被诸葛亮一气、二气、三气。他怒气大作,导致金疮进裂,昏绝于地。

醒来时,他长叹:“既生瑜,何生亮”,遂命亡。在与诸葛亮的数次较量中,周瑜实际上都败给诸 葛亮,但凡此种种,都是由于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所致,导致其心态失去平衡,致使周瑜之“智”略逊一筹。在罗贯中笔下,尽管周瑜有诸多缺点,但他仍不失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对东吴政权的赤胆忠心和他“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的豪迈气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他心地偏狭、乖觉与他的优点一起,构成了他多层面的性格特征,使这一人物形象在中国小说中显得别具一格。

三国演义中周瑜的简介?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著名军事家。

美姿容,精音律,长壮有姿貌,多谋善断,心胸宽广。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因病早逝,于建安十五年卒于巴丘,年仅36岁。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扫荡江东。

后来回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小乔,成为连襟。

育有两子周循、周胤,一女嫁与太子孙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为中护军,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期间,力主拒曹,而指挥全军在乌林迎击曹军取得胜利。

赤壁大战之后,周瑜谏议孙权将刘备安抚在吴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孙权未采纳。孙权后来采纳周瑜的谏议,拟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然后消灭曹操,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孙权曾为其素服吊丧。

周瑜性情开朗,气度宽宏,深得维恩显着。精通乐律,即使在醉酒时也能听出音律的错误。

周瑜是哪个朝代的人

作为一位青年才俊,周瑜颇受士大夫喜爱称羡,是唐诗宋词里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位三国人物之一。下面内容由我为大家分享周瑜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周瑜是哪个朝代的人 周瑜是东汉末年吴国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人物生平 官宦世家 周瑜出身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太尉之职。

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远大。 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兵讨董卓时,他家人住在寿春,当时孙坚长子孙策在江淮一带很有名气。

周瑜慕名前去拜访,劝孙策带母亲弟弟移居庐江舒县,孙策听从了他的意见 。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交好。 丹阳借兵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死后,孙策带家人搬离了庐江 。

兴平二年(195年)周瑜前去探望身为丹阳太守的从父周尚。正好孙策率军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长江,于是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我有了你,事就成了。

” 于是,周瑜随从孙策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当利(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南京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南京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逼走刘繇。当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我用这支队伍攻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你回去镇守丹阳。”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

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周瑜在做居巢县长认识了鲁肃,认为他非同寻常,就主动与他相交,两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

官居要职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和鲁肃一同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闻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替周瑜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之相比。

孙策还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因庐江一带,士民向来佩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要攻打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十二月,孙策率周瑜等人攻破皖城,虏获袁术手下刘勋家人及他们部下的男女亲族,其中桥公二女皆国色天姿,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接着进攻寻阳,败刘勋,第二年年初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安)。

周瑜留下来镇守巴丘。 安邦重臣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遇刺身亡,时年26岁,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孙权统业时,年龄尚小,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偏远险要之处也尚未全附。

天下英雄豪杰散在各个州郡,并未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张昭和周瑜等人认为孙权能与他们一起成就大业,所以倾心服侍他 。 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 当时孙权只是将军,宾客礼节都很简单,唯独周瑜用君臣的礼节表达对孙权的支持 。

周瑜一次对鲁肃说道:“过去马援答复光武帝说过,‘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如今我的主人孙权亲信贤人智士,接纳奇才异能,我听说古代哲人的神秘论证,接承天命替代刘氏者,必定起于东南,推算历数观察形势,最终会造建起帝王基业,与天命相符合,也正在东南。正是有识有志之士归附英杰的时代。

我正通晓此理啊!” 并向孙权推荐鲁肃,说他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建议孙权应该多方搜罗鲁肃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大业,不能让他们流�。

继续浏览:

上一篇:强酸和弱酸有哪些?请问哪些是弱酸

下一篇:新捷达使用什么发动机?捷达是几缸发动机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