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配平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方法?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有哪些

配平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方法?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有哪些

最佳回答2022-12-02

配平化学方程式: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配平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方法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配平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哪些?

01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奇偶配平法、观察法配平、电子得失法、归一法,掌握了这些配平方法,就能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配平是一种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式。


1.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2.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
3.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
4.电子得失法: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等于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总数。

根据这一规则,可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5.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有哪些?


1.最小公倍数法。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适用条件: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适用条件:如大多数碳氢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以及某些分解反应。
3.分数配平法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具体步骤: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4.代数法(又叫待定系数法)。适用条件:反应物或生成物种类较多,配平不知从何下手的比较复杂的反应。
5.观察法配平。

适用条件: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哪些

我为大家整理了初中化学中配平化学方程式所用到的方法,大家快跟着我来学习一下吧。 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奇偶配平法 口诀: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 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这两句说的是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

“出现最多寻奇数”的意思是说在反应式中寻找在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原子个数是奇数的一项。“再将奇数变为偶”的意思是说在找到的奇数前乘上一个偶数(一般是在分子前面加最小的偶数2)。 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 2 H 2 +O 2 →CO 2 +H 2 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 2 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

故右边H 2 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 2 H 2 前2,式子变为:2C 2 H 2 +O 2 →CO 2 +2H 2 O,由此可知CO 2 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 2 为5,写明条件即可:2C 2 H 2 +5O 2 =4CO 2 +2H 2 O。 观察法配平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 2 O 3 +CO→Fe+CO 2 。

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 2 分子,而Fe 2 O 3 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 2 分子即Fe 2 O 3 +3CO→Fe+3CO 2 ,最后配平方程式Fe 2 O 3 +3CO=2Fe+3CO 2 ,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 2 O 3 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以上是我整理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方程式配平有哪几种方法

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提供准确的关系式、关系量。配平方法有多种:1)观察法观察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找出比较复杂的一种,推求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2)单数变双数法C2H2+O2—CO2+H2O首先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并且一边为单数,另一边为双数的原子—氧原子。由于氧分子是双原子分子O2,生成物里氧原子总数必然是双数,所以H2O的系数应该是2(系数应该是最简正整数比)3)求最小公倍数法KClO3—KCl+O2式中K、Cl、O各出现一次,只有氧原子数两边不等,左边3个,右边2个,所以应从氧原子入手来开始配平。由于3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6,6与KClO3中氧原子个数3之比为2,所以KClO3系数应为
2.�又由于6跟O2的氧原子个数2之比为3,所以O2系数应为
3.�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有哪些

化学方程式配平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二)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

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它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
(四)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
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
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有哪些?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
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
2.�

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
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
2.�

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
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初中阶段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等。

继续浏览:

上一篇:睚眦怎么读?睚眦怎么读

下一篇:卫衣里面的毛圈是什么面料?卫衣内里线圈是什么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