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农兵大学生?工农兵学员算什么学历
什么是工农兵大学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取消了全国高考,直到1970年大学才重新开始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后来人们把这些从工农兵中选拔的学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

由来: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这个通知发布后,自11月起,大部分中小学生陆续回到课堂,新生也开始入学。

工农兵大学国家认可吗:国家承认工农兵大学生学历。工农兵大学生特指在文革期间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群体。1993年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联合下发文件,其中规定,对于1970-1976年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工农兵大学生,学习期满毕业时已由学校颁发了毕业证书,则国家承认其学历为大学普通班毕业;该时期进入高等专科学校的则为专科毕业。
工农兵上大学是哪一年?具体时间
工农兵大学生的一些历史资料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此后的1966年到1969年,我国的全国统一高考招生被停止了达四年之久。
而关于恢复大学招生的议论,也成为当时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5月27日,北大、清华两所大学提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具体意见(修改稿)》。在集中了各大学意见的基础上,政府也形成了恢复办大学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恢复开办的大专院校,学制要缩短,要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学生。1970年6月20日,毛主席批示:照办、中共中央批示:同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请示报告》(中发[1970]46号),报告指出:经过三年来的文化大革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具备了招生条件,计划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生。招生办法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后来人们把这些从工农兵中选拔的学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
1970年先从北大、清华试点,后来其他高校也开始相继招生。招生办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推荐保送办法。学生条件: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
还要注意招收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人们把从工农兵中选拔的学生称为工农兵学员(大中专学生),1970年工农兵学员应运而生,其中录取在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又称为:工农兵大学生。1970年10月15日,国务院向各地发出电报:1970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按中央批转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报告提出的意见进行。
学制三年和三年半。1970年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41870人,1970年9月入学;第二批工农兵大学生42400人,1971年初入学,统称70级工农兵学员或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学员)。1973年进行了“文革”中唯一的一次全国高考。着重增加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四科的书面文化考试,由地、市命题,县(市)主持,文化考试采取开卷形式考试。
考试后由于张铁生的一封信,考试成绩就作为参考,基本上按1972年的推荐制招生。1970年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1970年9月-1971年3月入学,招收学员9万人。1971年,没有招生,原因待查。1972年第二届工农兵大学生,1972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3万人。
1973年第三届工农兵大学生,1973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5.3万人。1974年第四届工农兵大学生,1974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6.5万人。1975年第五届工农兵大学生,1975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9万人。1976年第六届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3月入学。
招收学员21.7万人。学制三年半的1980年8月毕业,所以,工农兵大学生在校时间是1970年至1980年共十年整。工农兵大学生有94万人,约占工农兵学员的三十分之一!1993年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联合下发教育部第[1993]4号文件,其中规定:“对于1970-1976年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学习期满毕业时已由学校颁发了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为大学普通班毕业”。
我国每年全国普通高考就是大学普通班招生考试,大学普通班就是大学本科。工农兵大学生是我国特定时期的大学生,他们是按照中央的高等院校招生政策,采用推荐保送的方式入学的。当时虽然取消了全国普通高考统一的文化考试,但是一个几百上千人的工厂、一个几万人的人民公社一年就那么一个上大学的名额,符合推荐保送条件的知识青年就有上百人到几百人,所以,除了政审以外,各地基本上都会有小范围的政治内容、文化知识的考试或考查,只是考试时间,考试内容不是全国统一。
他们的入学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制和教学大纲不正规等原因受到了一些非议,如果有错,但错不在他们,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大多数工农兵大学生都比较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学习比较认真。毕业后在各自的工作单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那个改革开放的20世纪八十年代,各项事业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之时,“文革”前“十七年”培养的老大学生已远远不敷需要,而“文革”后的新大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磨炼,先后毕业的百万工农兵大学生,以智慧和责任心,在科研、企业、机关、教育、卫生、文化等岗位的第一线,顽强地工作着。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工农兵大学生在各行各业做出的成绩同样不容抹杀。
工农兵学员算什么学历 工农兵学员是什么学历
1.本科学校按本科,专科学校按专科。
2.工农兵大学生只是工农兵学员的一部分。
恢复高考前人们是以什么方式上大学的?
高考制度恢复之前大学都不再自主招生,大学新生都是直接从工人、农民和士兵中推荐产生,而不是通过高考。报名者条件是必须当过三年以上的工人、农民或士兵。
毛主席认为这样做打破了高校主要招收干部子弟的局面,会给工农子弟更多的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很快,干部子弟就又占了新生的多数。因为大学停止招生之后,很多干部子弟也开始从事工、农、兵行业,大多都具备了大学新生推举的条件。周雪光认为,1972到1976年,百分之七十通过推荐上大学的学生是干部子女或者有政治背景,很容易出现政治腐败。同时,由于在劳动中荒废了学业,以及新生的水平的不一致,一些教授抱怨说一些大学生的水平还不如高中生。扩展资料高考制度废除的原因:1966年6月,当时在四中高三
(五)班就读的几个高干子弟从他们的父辈那里打探来了中央有意废除高考的消息,他们决定抢先立下这一革命新功。于是一篇洋洋洒洒地写下《北京市第四中学全体革命师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全市师生的倡议书》。
此时,同在西城的女一中(现161中学)有如与男四中相呼应一般也推出了《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高三
(四)班学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党中央、毛主席的一封信》。于是,男女两所高干子弟云集的中学联手将高考制度推向了终点。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通知》发出,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一推迟可不是半年,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部分高校才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虽然招生还在进行,但统一形式的高考消失了。
工农兵大学是哪年开始至停止工农兵大学生哪年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工农兵大学是1970年开始至1978年10月停止。工农兵是工人、农民和士兵三个词的合称。
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进入70年代以后,国家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九十四万工农兵大学生与以往大中专学生一样毕业就当了干部;对于“干部”一词,这里先将其简化概括为“国家工作人员”或“公职人员”,公务员是干部的一部分。而“领导”可以理解为担任职务的干部。“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还是在一些人的心里,留下了不能承受之重,依然有人困扰于“工农兵学员”的心结。工农兵大学生这个帽子,还在心里留下阴影。
当年选拔干部,很多地方都有限制使用的规定。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