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哈雷彗星命名源于什么?哈雷彗星名字的来源是什么

哈雷彗星命名源于什么?哈雷彗星名字的来源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2-02

哈雷彗星的命名源于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爱德华·哈雷,因为他最早发现了这颗彗星的运行轨道,人们为了纪念,便以哈雷命名这颗彗星。哈雷预言,这颗行星1758年圣诞节前后还会回来。 果然1795年3月10日,这颗行星辉映在夜空,后来1835年、1910年这颗星又两度重来。人们为了纪念和表彰哈雷这位伟大的英国天文学家,特将这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命名源于什么

拓展:

1682年,寂静的夜空突然出现了一颗形状奇特的“扫帚星”,一些生活在迷信和愚昧之中的人视之为不祥之兆。二十六岁的英国青年爱德蒙·哈雷却认为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探求这颗行星的来龙去脉。哈雷搜集各种书刊,考察过去的记录。

哈雷彗星命名源于什么

把从1337年起三百多年的有关记载,运用微积分进行精确计算,发现1682年出现的这颗行星轨道,同1531年、1607年出现的“扫帚星”轨道极为相似,由此断言,这三颗“扫帚星”实际上是一颗星的三次重现,以七十六年左右为周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哈雷彗星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埃德蒙·哈雷曾担任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1682年,他通过分析观测记录,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的3颗彗星在出现方法、运行轨道和时间间隔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于是他在1705年断定这几颗彗星是同一颗彗星的反复出现,并预言这一彗星将在1758年再度出现在空中,并且每隔76年将出现一次。

为纪念哈雷的功绩,从此,这颗彗星就被正式命名为“哈雷彗星”,这也是人类第一次预报归期的彗星。20世纪,哈雷彗星有两次回归,第一次是1910年5月,地球在哈雷彗星庞大的尾巴中逗留了好几个小时,亮度如同火星,让人大饱眼福;第二次,1985年至1986年,就远不如上次壮观;直至1986年3月和4月,人们才在南半球的上空目睹了它的尊容。哈雷彗星每76年回归一次,绝大部分时间深居在太阳系的边陲地区,即使用现代最大的望远镜也难以搜寻到它的身影。地球上的人们只有在它回归时才能够见到它。

1986年,天文学家已经认识到,彗星实际上是一个由石块、尘埃、甲烷和氨所组成的冰块。彗核外表酷似一个深黑色的长马铃薯,就像一个脏雪球。这样的小个子,远离太阳时在地球上是无法辨认的,当这个脏雪球飞向太阳时,太阳的加热作用,使其表面冰蒸发升华成气体,与尘埃粒子一起围绕彗核成为云雾状的彗发和核,合称彗头。

彗发又使阳光散射,便形成星云般淡光的长长彗尾。这时,彗头直径可达几十万千米,彗尾长达好几千万千米,变得好似庞然大物,但其质量却小得出奇,绝大部分集中于彗核,只是地球质量的10亿分之一。

哈雷彗星名字的来源是什么?

1695年,已是皇家学会书记官的爱德蒙·哈雷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彗星。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1758年底,这颗第一个被预报回归的彗星被一位业余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它准时地回到了太阳附近。

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1758年初,法国天文台的梅西叶就动手观测了,指望自己能成为第一个证实彗星回归的人。1759年1月21日,他终于找到了这颗彗星。遗憾的是首次观测到彗星回归的光荣并不属于他。

原来1758年圣诞之夜德国德雷斯登附近的一位农民天文爱好者已捷足先登,发现了回归的彗星。扩展资料观测方法:彗星需要测光的有三个部分:核、彗头和彗尾。由于彗尾稀薄、反差小,呈纤维状,对它测光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彗尾测光不作为常规观测项目。

通常所谓彗星测光是测量彗星头部(即总星等 M1)和核(即核星等 M2)的亮度。彗核常常是看不到的,或者彗头中心部分凝结度很高,彗核分辨不清等等原因,彗核的测光相对来说要困难些。另外,我们所指的彗星测光不仅是测量它的光度,记录测量时刻,而且要密切监视彗星亮度变化,记下突变时刻,所有这些资料对核性质的分析是十分有用的。

著名的哈雷彗星命名源于?

因为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爱德华·哈雷最早发现了一颗彗星的运行轨道,人们为了纪念,便以哈雷命名这颗彗星,以下为起源故事:1682年,寂静的夜空突然出现了一颗形状奇特的“扫帚星”,一些生活在迷信和愚昧之中的人视之为不祥之兆。二十六岁的英国青年爱德蒙·哈雷(1656—1742年)却认为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探求这颗行星的来龙去脉。

把从1337年起三百多年来的有关记载,运用微积分进行精确计算,发现168
2.�年出现的这颗行星轨道,同1531年、1607年出现的“扫帚星”轨道极为相似,由此断言,这三颗“扫帚星”实际上是一颗星的三次重现,以七十六年左右为周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哈雷预言,这颗行星1758年圣诞节前后还会回来。 果然,1795年3月10日,这颗行星辉映在夜空。

后来,1835年、1910年这颗星又两度重来。人们为了纪念和表彰哈雷这位伟大的英国天文学家,特将这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名字来源是什么?

17世纪初,牛顿开始把他的万有引力理论应用于天体研究,以确定行星、卫星以及彗星的运动。牛顿的挚友和同事埃德蒙·哈雷,对他的计算结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在1684年拜访了牛顿,并且与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哈雷运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反复推算,得出结论认为,这三次出现的彗星,并不是三颗不同的彗星,而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出现。哈雷以此为据,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9年再次出现。16年后,哈雷还未能证实他的预测便去世了,但是这颗彗星的确再次出现了。1759年3月,全世界的天文台都在等待哈雷预言的这颗彗星。

3月13日,这颗明亮的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出现在星空中。根据哈雷的计算,预测这颗彗星将于1835年和1910年再次回来,结果,这颗彗星都如期而至。为了纪念哈雷,人们就把他发现的这颗彗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也就是今天人人所知的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以谁的名字命名的?

哈雷彗星是以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多·哈雷的名字命名的。哈雷生于1656年,1673年他进入牛津大学王后学院学习,1676年他放弃获得学位的机会,去南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并在那里建立了南半球的第一个天文台,测编了第一个南天星表。

1720年起,他担任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远在哈雷生活的时代以前,人们早就看到过彗星。然而,在以前,人们只是看到了彗星,不了解彗星运动的规律,以为一颗颗彗星只不过是一个个偶然经过的不速之客罢了。哈雷编纂大量彗星的观测记录,并且第一个全力以赴地从事彗星轨道计算。

结果他发现,他二十六岁时——1682年出现的一颗彗星,与1607年、1531年出现的彗星,运动轨道十分相似。哈雷又算了一下:1682 – 1607 = 75,1607 – 1531 = 7
6.�这表明,这三次彗星出现的间隔时间也差不多。

于是哈雷想,这三次出现的彗星,也许并不是大家以为的三颗不同的彗星,而是同一颗彗星三次经过那里。哈雷以此为据,他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出这颗彗星的运行轨道,预测它约以七十六年为周期绕太阳运转,算出这颗彗星下一次出现的时间为1758年或1759年。他的预言作出以后,别的天文学家考虑到在这七十六年间行星对彗星运动的影响,所以算出更精确的时间为1769年3月至5月之间。

果然,1759年3月13日,这颗明亮的彗星,拖着长长的扫帚般的尾巴,出现在星空之中。全世纪沸腾起来。人们奔走相告:“哈雷真是神机妙算,给他算中了!”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遗憾的是,哈雷本人没有亲眼看到这颗彗星的出现,他已经于十七年前——1742年,离开了人间。

著名的哈雷彗星命名源于人名还是地名?

人名。 因为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爱德华 哈雷最早发现了一颗彗星的运行轨道,人们为了纪念他,便以哈雷命名这颗彗星.【人物介绍】  哈雷1656年出生在伦敦附近的哈格斯顿。

1676年,20岁的哈雷毅然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学位证书,只身搭乘东印度公司的航船,在海上颠簸了三个月,到达南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建立起人类第一个南天观测站,进行了一年多的天文观测,测编了世界上第一份精度很高的南天星表,被人们誉为“南天第谷”。哈雷推动牛顿写出了经典力学的奠基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慷慨解囊支付这部巨著的出版费用。仅此两项就足以使哈雷名彪青史。但哈雷对人类的贡献远不止这些。

他还发现了月球运动的长期加速现象,证明恒星不是恒定不动的。以后,又选择了彗星这一前人涉及不多的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创了认识彗星和研究彗星的新领域。    第谷提出彗星是天体,但对于它是什么样的天体并不清楚。

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彗星是在恒星之间的漂泊不定的“怪物”,无法预测它的行踪。    哈雷对彗星似乎情有独钟。1680年,哈雷在法国旅游时看到了有史以来最亮的一颗大彗星。

两年后,也就是1682年,又看到了另一颗大彗星。这两颗大彗星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695年,已是皇家学会书记官的哈雷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彗星。

他从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记录中挑选了24颗彗星,用一年时间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这三颗彗星轨道看起来如出一辙,虽然经过近日点的时刻有一年之差,但可能解释为是由于木星或土星的引力摄动所造成的。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地闪过:这三颗彗星可能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回归。但哈雷没有立即下此结论,而是不厌其烦地向前搜索,发现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一直到1066年,历史上都有大彗星的记录。

哈雷在1705年发表了《彗星天文学论说》,宣布1682年曾引起世人极大恐慌的大彗星将于1758年再次出现于天空(后来他估计到木星可能影响到它的运动时,把回归的日期推迟到1759年)。当时哈雷已年过五十,知道在有生之年无缘再见到这颗大彗星了。于是他在书中写道:“如果彗星最终根据我们的预言,大约在1758年再现的时候,公正的后代将不会忘记这首先是由一个英国人发现的……”    一些人嘲笑哈雷是在说胡话,一些人对哈雷的预言将信将疑,但相信哈雷预言的也大有人在。法国数学家克雷荷在彗星回归前做了精确的预报:由于木星和土星的影响,彗星将在1759年4月13日前后一个月过近日点。

   1758年初,法国天文台的梅西叶就动手观测了,指望自己能成为第一个证实彗星回归的人。1759年1月21日,他终于找到了这颗彗星。遗憾的是首次观测到彗星回归的光荣并不属于他。原来1758年圣诞之夜德国德雷斯登附近的一位农民天文爱好者已捷足先登,发现了回归的彗星。

   1759年3月14日哈雷彗星过近日点,正是克雷荷预告的一个月前。此时,哈雷已长眠地下十几年了。利学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们对科学的贡献却永世长存。

正像哈雷当年所希望的那样,大家没有忘记哈雷,将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对哈雷彗星的观测和研究不仅证实了周期彗星的存在,也大大促进了彗星天文学的发展。此外,哈雷彗星还像巡回大使一样周期性地检阅太阳系各大行星并经历各种各样的环境,带回丰富的信息,因此,它的每次回归都引起天文学家的极大兴趣。

哈雷彗星每76年回归一次,绝大部分时间深居在太阳系的边陲地区,即使用现代最大的望远镜也难以搜寻到它的身影。地球上的人们只有在它回归时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能够见到它。一般来说,人的寿命只有70岁左右,因此一个人很少能两次看到哈雷彗星。只有一些“老寿星”才有这种机会,第一次看到它是在牙牙学语的幼年,而第二次看到它就到了步履蹒跚的晚年了。

这里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梅西叶虽没有成为第一个证实彗星回归的人,但他并不灰心,而是开始有系统地寻找彗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凌晨和黄昏后进行观测,一生中共发现了21颗彗星,而经他观测过的彗星达到46颗。一次,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开玩笑地说他是“彗星的侦探”,这虽然是一句戏言,但却是对梅西叶一生寻彗工作的最高褒奖。

继续浏览:

上一篇:握钢笔的正确姿势?钢笔怎么握笔

下一篇:果蝇有害吗?果蝇对人的危害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