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明建文帝是谁?明朝文帝是谁

明建文帝是谁?明朝文帝是谁

最佳回答2022-12-01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朱允炆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继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明建文帝是谁

朱允炆

朱允炆生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生母次妃吕氏。朱标长子朱雄英早夭,原配常氏死后,朱允炆生母吕氏也得以扶正,朱允炆从而成为朱元璋长孙。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明建文帝是谁

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太子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九月,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太子朱标性格仁厚,对刑狱的判决多以减省为主,朱允炆也延续了朱标的宽大政策。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向明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了《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建文帝是谁

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他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

在朱标病逝后,朱允炆被明太祖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朱元璋驾崩后,时年21岁的朱允炆继位为帝,年号建文。

明朝文帝是谁?

建文为明朝第二个皇帝惠宗朱允炆的年号(1399年-1402年),前后共四年。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成功后废除建文年号,改建文四年(1402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关于明朝建文皇帝的内容,详看条目朱允炆。本条目只介绍年号。中文名建文外文名JianWen性质年号共计四年所属年代明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皇太子朱标次子,洪武三十一(1398)年登基,次年改号为“建文”。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上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推行削藩政策遭到-,经过4年战争,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宫城大火,朱允炆下落不明。

目前有一种较可信的说法称朱允炆带少数亲信乘海船逃到了波斯,后来又逃到了法国,他的后裔至今生活在法国。传闻:朱允炆于朱棣攻陷南京后逃出京城,云游川、云、贵,有野史记载朱允炆隐居于广西横县寿佛寺(今横县宝华山应天寺)另一说朱允炆在狮山出家,15年。英宗正统五年(1440)返京。

有野史记载寺额“万山第一”、“佛寿禅林”均为他所题,他还作诗多首。其一曰: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住困瓢。南来瘴岭千寻险,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已换衮龙袍。百官侍从归何处,唯有群鸦早晚朝。至于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这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迷。早年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其父同样温文儒雅,即长皆以宽大著称。朱允炆为皇太孙时,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份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在位时期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去世,死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新君,朱允炆在同月(6月30日)即位,定次年(从1399年2月6日开始)为建文元年。惠帝在六月晋用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寺卿,七月召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在国事上倚重三人。

惠帝的年号建文有别于其祖父的洪武,他不想仿效祖父以严刑峻法治国,即位后改行宽政,《明史·刑法二》记载“元年刑部报囚,减太祖时十三矣”,囚犯人数减至洪武时期的三成左右。明太祖为巩固皇室,大封宗室为藩王,各拥私人护卫军队。对惠帝来说,诸藩王大多为其叔辈,且在封地掌握兵权,心中由是不安。惠帝为皇太孙时曾问黄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子澄回答说诸王军力不足以抗衡朝廷。

惠帝即位后,下令各王国的地方文武官员听朝廷节制,采取削藩政策,先后废黜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及岷王。在部署对付年龄最长、军功最多、武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时,由于惠帝身边的谋士多缺乏实际的政治经验,以致打草惊蛇,引发了燕王先发制人的念头。

明建文帝是谁

个人情况姓名:朱允炆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明洪武十年(1377)十二月五日 属相:蛇卒年:不详(因叔侄之战而下落不明) 享年:不详谥号1:嗣天章道诚懿渊恭觐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南明安宗朱由崧追尊)谥号2:恭闵惠皇帝(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追谥) 庙号:惠宗陵寝:无 父亲:朱元璋之长子——朱标母亲:吕妃 初婚:16岁配偶:马皇后,光禄少卿马全之女。子女:2子继承人:无 最得意:行宽政,得士心最失意:失帝位 最不幸:平燕失利最痛心:削藩未果 最擅长:诗文 [编辑本段]家庭情况 祖父朱元璋,明太祖高皇帝,明朝的开国天子,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驾崩,享年71岁。

父朱标,即懿文太子。建文元年,被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建文四年(1402年),明成祖朱棣迁兴宗孝康皇帝主于陵园,仍称懿文太子。母嫡母:常氏。

建文元年,被追尊为孝康皇后。生母:吕氏。建文元年,被尊为皇太后。

子长子:朱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谥号和简太子。少子:朱文圭,润怀王。

皇后孝愍温贞哲睿肃烈襄天弼圣让皇后:马氏弟朱允熥。建文元年,被封为吴王。建文四年(即洪武三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改封其为广泽王。

建文元年,被封为衡王。建文四年(即洪武三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改封其为怀恩王。

建文元年,被封为徐王。建文四年(即洪武三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改封其为敷惠王。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作为皇帝他太过仁慈,有时甚至优柔寡断,如果让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但做皇帝不一样,皇帝注定与鲜血分不开,他要排除异己;他要树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这些,皇帝也终将被历史淘汰,建文帝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

明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

但在位仅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主要有: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

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

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

《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

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

”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

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

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

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各类词书字典,也只好注明;“建文帝不知所终”。

明朝建文帝在位多少年

建文帝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登基后的建文帝不久便被改下了皇帝之位,那么建文帝在位多少年?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建文帝在位多少年,希望对你有帮助!建文帝在位多少年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时间为公元1398年6月,离开皇位时间是公元1402年7月。为何用离开皇位而非退位或者薨逝呢?这与建文帝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

但也是过于推崇儒家思想,建文帝在国家治理之上反而显得有些停滞不前,犹豫不决。 正是建文帝的软弱,导致了他的悲剧下场。建文帝成为明朝第一位被藩王赶下台的君王,堂堂的国军之力量居然无法抵抗住小小地方藩王的散兵游勇。一场大火后,建文帝生死未明,永乐帝朱棣登基居然不承认建文帝的存在,对外宣告是从明太祖处接任的皇位。

建文帝评价 首先,必须澄清为何用特殊两字来形容建文帝,建文帝的特殊之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建文帝是第一位直接从皇长孙成为皇帝之人,中间跳过了太子这个职位; 其二建文帝也是第一个被藩王逼迫离开皇位的君主,并且被下一任继任君主永乐帝彻底否定,成为一位无庙号、无谥号的两无皇帝。 建文帝在位仅仅四年的时间,他的政治治理对整个大明朝的发展有何种影响呢,后世之人如何评价建文帝呢,接下来主要来谈谈这个话题。

其一建文帝不同于明太祖朱元璋,他生在太平盛世且从小在爱的环境之中长大,所以建文帝的人格中有着极其善良的一面,他富有同情心并且为人亲和;其二建文帝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的政治理念是希望明朝治理不再仅仅依靠严酷的刑罚,而是由百姓们自觉而发的觉悟,也可以说建文帝是一个理想化的人格,有着美好的期许。其三在百姓心目之中,建文帝是一个亲民的好皇帝,他让百姓们的生活在经济程度和精神程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与好转。 建文帝妃子资料介绍 建文帝朱允炆,他算是一个在位时间极短的皇帝,从他从祖父朱元璋手中接过皇位,直到他的皇位被永乐帝朱棣夺走,中间仅仅只度过了四个年头。

那么如此年轻的皇帝,他究竟有多少女人呢? 值得肯定的,建文帝至少是有不止一个女人的,那位被肯定的女人乃是皇长孙妃,马氏,也就是建文帝称帝后的马皇后。据史记上的相关记录,是可以确认马皇后的存在的,建文帝一辈子有两个儿子,他们均是出自马皇后,在建文帝被逼退位之后,两个儿子中大的才7岁、小的也才2岁,在整场政变过程中,只有小儿子存活了下来,一直被永乐帝圈禁至五十多岁才重获自由。 但是作为皇帝,从身份上来说肯定是不可能只有一个皇后的,他身旁至少也有
1.2位妃子相陪。

只是关于建文帝的妃子,因 历史 资料后期被永乐帝朱棣给损毁严重,所以想从资料中找到一些根据则显得极其之难。再加上皇后马氏十分贤惠,建文帝对于皇后的感情肯定是远远超过对妃子的感情的。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是怎么死的


1.简介: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77—1402年),明朝第二位皇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因皇太子朱标已先病故,遂以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

朱允炆生于太平之世,未经创业之艰,在位时间又短,于国家无重大作为。
2.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怎么死的?一说建文帝被宫中大火烧死;一说建文帝率臣下9人,从宫中地道逃遁后,削发易服为僧,皈依佛门,云游天下,不知所终。

细节描述:(朱允炆即位后,崇尚儒家仁政之说,一改朱元璋严政苛刑,“专欲以仁政化民”。改定律例,力纠洪武年间冤案、错案,使其统治期间的囚犯较之洪武年间减少2/
3.�免除各地拖欠租税,赈灾济民。

令官府为民间卖子为奴者赎身。限制僧道占田数量,余田均与平民。建文帝采取的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

建文帝继位时,明开国初期朱元璋分封各地的亲王势力逐渐扩大,一个个凯觎皇权,威胁中央朝廷的统治。一贯仁柔的建文帝迫于无奈,采纳黄子澄、齐泰的建议,仿效西汉初年削藩之策,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削夺了5个亲王。诸王不甘心就范,特别是早有践位野心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在作了充分准备后,以诛黄、齐“靖难”为名,用“恢复祖宗旧制”为旗号,起兵反叛,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部署兵力,奋力平叛,历时4年。最终由于有太监作内应,把守京城(南京)金川门的统帅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等开门迎敌,燕王兵得入京师。其时,宫中大火冲天,燕王清宫3日,未觅得建文帝尸骨。朱棣一朝,不断地追寻建文帝下落,始终未得踪影,终成历史一谜。


3.注点:其于明代初无谥号,南明弘光年间追崇为惠宗让皇帝,清乾隆追谥“恭闵惠皇帝”。

继续浏览:

上一篇:cph4真的存在吗?CPH4是真实存在的吗

下一篇:广州市的市花是不是木棉花?广州市的市花是什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