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永济什么时候成立的?永济市是那一年改成建立市

永济什么时候成立的?永济市是那一年改成建立市

最佳回答2022-12-01

永济成立于1994年。永济市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核心地带,是山西的“南大门”,西临“母亲河”、南屏中条山、北望峨眉岭、腹有伍姓湖、横贯涑水河。全市国土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辖7镇3街道,195个行政村,22个社区,人口46.4万。

永济什么时候成立的

永济

山西省县辖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永济古称蒲坂,又称智邑。永济扼蒲津关口,当秦晋要道,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永济市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是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

永济什么时候成立的

位置境域

永济地处山西省西南端,运城盆地西南角,位于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是山西省的南大门,地理坐标在东经110°15′00″~110°45′33″和北纬34°44′50″~35°04′50″之间。永济西滨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辖区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43.5公里,总面积1221.06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区面积799平方公里,滩地水面面积81平方公里,山丘区面积263平方公里。距运城市56公里,距省城太原市468公里,距北京市982公里。

永济市属于哪

永济市属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核心地带,是山西的“南大门”,西临“母亲河”、南屏中条山、北望峨眉岭、腹有伍姓湖、横贯涑水河。

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平安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农村信息化电商惠农先进集体”。“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省级园林城市”、“全省农民增收先进集体”、“全省城乡卫生整洁行动先进市”、“全省卫生城市”、“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全省文化强县(市)”等荣誉。永济历史悠久,史为舜都。先秦时称“蒲”,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将蒲更名为蒲坂;公元370年置雍州,后改为泰州、蒲州;唐代时,曾建中都,为“六大雄城”之一,号称“河中府”。

明代时蒲州与我省的并州、平阳并列为全国工商业最发达的33个都市之一;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永济县,“永济”称谓一直沿用至今;1947年永济解放,县政府从原来的蒲州城内迁至如今所在地;1994年元月,撤县设市。扩展资料历史沿革永济古称蒲坂,商属缶邦,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属河东郡。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建蒲反县,属河东郡。

新莽改为蒲城县,属兆阳郡。东汉建武元年(25)改蒲城为蒲坂县,属河东郡。北魏神麚元年(428)置雍州。

延和元年(432)改为泰州,属泰州河东郡。北周明帝二年(558)改泰州为蒲州,属蒲州河东郡。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存州。

十六年(596)别置河东县,属蒲州。大业二年(606)省蒲坂县入河东县。次年改州为郡,属河东郡。唐武德三年(620),改郡为州。

开元八年(720)属河中府,置中都。同年,复属蒲州。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属河东郡。乾元二年(759)复属河中府。

宝应元年(762)复为中都。元和二年(807)罢中都,复河中府治。金天会六年(1128)降河中府为蒲州,河东县属蒲州。天德元年(1149)升蒲州为河中府。

明洪武二年(1369)改河中府为蒲州,省河东县,直隶于州,属平阳府。清雍正六年(1728)升州为府,置永济县,属蒲州府。民国元年(1912)撤府制,直属山西省辖。

民国3年(1914)省下设道,属河东道。民国16年(1927)撤道属省。民国26年(1937)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区。

民国36年(1947)4月25日解放,9月同虞乡县合并,称永虞县。先后属太岳区第三专署。晋绥区临汾工委第十一分区,陕甘宁边区晋南行署运城分区,山西省晋南专区。民国38年(1949)9月属山西省运城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4月25日,永虞分治,复设永济县,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永济、临猗、解虞、安邑四县合并为郓城县。1961年分运城县,复置永济县,将原虞乡县辖境划归永济县。

1970年属运城专区。1994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永济撤县设市。属运城地区。

永济市是那一年改成建立市

永济古称蒲坂,上古唐虞时代为虞舜建都之地。商属缶邦,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属河东郡。

新莽改为蒲城县,属兆阳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蒲城为蒲坂县,属河东郡。北魏神麚元年(428年)置雍州。延和元年(432年)改为泰州,属泰州河东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改泰州为蒲州,属蒲州河东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十六年(596年)别置河东县,属蒲州。大业二年(606年)省蒲坂县入河东县,次年改州为郡,属河东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郡为州。开元八年(720年)置中都,属河中府,同年,复属蒲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属河东郡。

乾元二年(759年)复属河中府。宝应元年(762年)复为中都。元和二年(807年)罢中都,复河中府治。

金天会六年(1128年)降河中府为蒲州,河东县属蒲州。天德元年(1149年)升蒲州为河中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河中府为蒲州,省河东县,直隶于州,属平阳府。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州为府,置永济县,属蒲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制,直属山西省辖。民国3年(1914年)省下设道,属河东道。民国16年(1927年)撤道属省。民国26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区。

民国36年(1947年)4月25日解放,9月同虞乡县合并,称永虞县。先后属太岳区第三专署,晋绥区临汾工委第十一分区,陕甘宁边区晋南行署运城分区,山西省晋南专区。民国38年(1949年)9月属山西省运城专区。蒲州古城门1950年4月25日,永虞分治,复设永济县,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58年永济、临猗、解虞、安邑四县合并为郓城县。1961年分运城县,复置永济县,原虞乡县划归永济县。1970年属运城专区。

1994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永济撤县设市,属运城地区。

山西有永济市吗?

有!位于山西省西南端,总面积14236.5平方公里。黄河中游北干流以东,与河南,陕西隔河相望,北靠临汾,东邻晋东南。

早在18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生息繁衍。历史上,这里曾是舜、禹建都的地方,舜都蒲板,禹都安邑即今永济市,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可谓文化源远流长,且光辉灿烂。 运城地区现辖运城市、永济市、河津市及闻喜、绎县、垣曲、夏县、平陆、新绛、稷山、万荣、临猗、芮城等县。总面积13968平方公里,总人口425万。

中共运城地委、行署设在运城市。 就中国成立以后,运城地区的社会经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已形成以纺织,造纸,化工,食品 ,冶金,建材,机械为支柱产业的门类较齐全的国经济体系,成为我省重要的朴棉生产基地。 运城境内水资源比较年富.黄河、汾河、涑水河流经境内,境内总流长6对公里、境内平川占到总面积的58.3%。

该区地理座标介于北纬34°35′─35°41′,东经110°15′─112°04′之间,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基本特征是,气候温和,冬寒夏暖,热量资源充足,夏秋雨水丰沛,光能,风能较丰富。是山西省积温较高的地区。

运城地区历史悠久,山川壮丽,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风光名胜遍布各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历山,孤峰山,吕梁山,五老山,尤门天险,王官峪瀑布,闫家池峪谷瀑布和温泉等自然景观;有著名流口大禹渡,津渡和风陵渡。有闻名华夏的古文化遗址和古建筑,如:南海峪岩洞遗址,西候渡遗址 ,禹王城遗址,司马光祖墓,晋文墓,晋南云墓,关帝庙,永乐官,普救寺,飞云楼等。

这些自然景观和古文化具有极高的观赏,游览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河东先后培育出商代中兴贤相傅说,春秋霸主晋文公,战国纵横家张仪,蜀汉名将关羽,晋代文学家郭璞,隋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通,唐文学家王勃、柳宗元、唐代名相裴度、名将薛仁贵、宋代名相、史学家司马光等等。 运城地区是风味特产众多的地方,闻喜煮饼、稷山板枣、蒲州青柿、芮城麻片、席张白水蜜杏,还有北相羊肉和泡泡糕、无碱馍,关公酒等。蒲剧、眉户、绛州鼓乐、浮山木偶戏、皮影戏等地方戏剧闻名省内外。

运城地区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纵雄交错,南通西安.三门峡,北接太原,有火车直通北京。境内太原至风陵渡、运城至茅津渡、运城至三门峡、西安有高等级公路连通。

继续浏览:

上一篇:重庆夏天很热吗?重庆的夏天真的很热吗

下一篇:手机怎么识别假钞还是真钞?怎样使用小米手机识别假币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