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海水密度影响因素?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海水密度影响因素?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最佳回答2022-12-01

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水温、盐度、压力。水温:海水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低。全球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增。盐度:海水盐度越高,海水密度越高。压力:海水越深,受到压力越大,海水密度越大。海水水温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和海水蒸发。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径流汇入、海陆轮廓。

海水密度影响因素

海水密度:

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g/cm3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海水密度影响因素

海水密度变化的规律:1、海水的密度随盐度、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2、当温度降低、盐度增加或压力加大时,海水的密度就大。

3、海水的密度比淡水密度大;海水的密度随时间、空间变化幅度较小;海水的密度大,浮力也大,在海水中游泳比在淡水中不易下沉。

4、南极寒冷,盐度高,海水的密度大。

海水密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所包含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

例如,在大西洋深层冷水中,海水密度就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如赤道表层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因此,北冰洋附近海域海水密度都很高。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1.海水的密度随盐度、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2.当温度降低、盐度增加或压力加大时,海水的密度就大。


4.南极寒冷,盐度高,海水的密度大。

海水的密度与什么有关?

海水的密度各处不同。一般说来,温度高的海水密度小,而温度低的海水密度大;盐度低的海水密度小,而盐度高的海水密度大。

这上下层之间形成一个屏障,叫“密度跃层”。这“密度跃层”有的厚达几米。这种稳定的“密度跃层”可以把海水分成两种水团,分别位于跃层的上下,并以跃层作为界面。如果有某种外力(如月亮、太阳的引潮力,风、海流的摩擦力等)作用在界面上,界面就会产生波浪。

这种波浪处于海面以下,人的肉眼完全看不见,因此称之为内波。

什么因素导致海水密度变化呢?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

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在大洋上层,特别是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

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约为1.0230g/cm。由赤道向两极,密度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域,虽然盐度最大,但因温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虽有增大,但没有相应地出现极大值。

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如在南极海区,密度可达1.0270g/cm以上。对于固定深度来讲,海水密度只是温度和盐度的函数。因此,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异与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分布相似,在不断减小,至大洋底层则已相当均匀。

大洋中,平均而言,温度变化对密度变化的影响要比盐度的大。因此,密度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分布是不均匀地递降,因而海水的密度即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地增大。

约从1500m开始,密度垂直梯度变小;在深层,密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在赤道至副热带的低中纬海域,与温度的上均匀层相应的一层内,密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向下,与大洋主温跃层相对应,密度的铅直梯度也很大,被称为密度跃层。凡是能影响海洋温度、盐度变化的因素都会影响海水密度的变化。

大洋密度的日变化,由于影响因素的变化小,因此微不足道。在深层有密度跃层存在时,由于内波作用,可能引起一些波动,但无明显规律可循。其年变化规律,由于受温度、盐度年变化的影响,其综合作用也导致了密度年变化的复杂性。中国近海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

在中国海近岸地区,特别是河口地区,海水的盐度变化大,因而那里海水密度主要由盐度决定;在距河口较远的海区,海水密度主要由温度决定。表层海水密度总的分布特点是:冬季密度最大,夏季最小;春季为降密期,而秋季为增密期。由于海水密度是温度和盐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其分布不如温度、盐度那样规则,但总的趋势是沿岸密度小,海区中央密度大,河口地区密度最小。

为什么海水密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海水密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大的原因:因为气温主要受维度影响,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首先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海水的主要因素。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相对密度是指在给定的物理条件下海水的密度与在4℃和1个大气压下没有溶进空气的蒸馏水密度之比,又称比重,符号为α。因为4℃蒸馏水的密度可取为1,所以密度与比重有相同的量值。

现场密度是根据现场温度t、实用盐度s和压力p计算出的海水密度,用符号ρs,t,p。在海表面取P=0时的现场密度,以符号ρs,t,p表示。

若水温t=0℃,则现场密度仅为盐度的函数,以符号ρs,0,0表示。

海水水的密度?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的变化比较复杂,与温度、盐度和压力都有关系。

例如,大西洋赤道附近温度偏高,盐度稍低,表层密度小,由此向两极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区,虽然盐度偏大,但因温度下降幅度不大,尽管密度增大,却没有出现极值。随着纬度增高,虽然盐度剧降,但因温度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比盐度降低引起的减密效应要大,所以密度继续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

在河流入海口,由于盐度低,因而密度较小,但河水携带的泥沙可使密度变大。海水在垂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密度跃层,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向差异很大。在低纬度海区,由于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相对较低。

从海面到一定深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海水混合良好,因水温度和密度的变化不大。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但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的变化很小。

继续浏览:

上一篇:可口可乐有什么成分?可乐主要成分是什么

下一篇:滁州市属于哪个省?滁州属于哪个省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