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什么建筑?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工程是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都江堰是李冰父子在秦昭襄王时期修建的;他们在前人开凿的基础和经验上,率领当地百姓修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起到了极大的防洪灌溉作用,使得成都平原地区成为了“天府之国”。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由渠首枢纽(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渠首占地面积200余亩。它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40县(市、区)1130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

气候
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5.2℃,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无霜期280天。这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为24℃左右,平均最高气温仅28℃。冬无严寒,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4.6℃,平均最低气温在1℃左右。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工程是什么?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工程是都江堰。我国著名的水利文化工程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它享誉全球,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工程的鼻祖,它始建于秦国,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
扩展资料都江堰水利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周边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伏龙观、二王庙、李冰石刻像、安澜索桥、玉垒山公园等。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工程是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工程是都江堰。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是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世界水利文化鼻祖是哪个
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都江堰市灌口镇,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人物简介: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历史治水名人。
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是哪个工程?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工程是都江堰。 我国著名的水利文化工程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它享誉全球,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工程的鼻祖,它始建于秦国,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
扩展资料:都江堰的历史意义:1.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2.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工程是 都江堰工程介绍
1.都江堰是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2.两千多年前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城西的岷江干流上。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