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上巳节风俗来历?“上巳节”的由来是什么

上巳节风俗来历?“上巳节”的由来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2-01

上巳节的风俗由来,有说法称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兰草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期进行斋戒,其中包括采用当时最好的沐浴方式——兰汤沐浴。沐浴用兰汤,区别仅在于兰汤沐浴是个人行为,多在室内,并可随时实施,祓禊则是集体活动,必在河滨,并须定时举行。

上巳节风俗来历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活动。如陶思炎指出,祓禊活动本是男女春日相欢、妇女祈孕的信仰行为,而持兰草或香薰草药沐浴,都是唤起欲的作用。水是神秘的感生物质,妇人临河不仅欲洗去冬日的尘垢,同时也盼触水感孕而得子。这种与原始的宗教相关的近水祝殖信仰,当是三月上巳日祓禊风俗的真正缘由(《风俗探幽》)。

上巳节风俗来历

上巳节的风俗有:祓禊、祭祀高禖、曲水流觞、郊外游春、射雁司蚕、互赠香草等。上巳节祓禊所谓“禊”,即“洁”,“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

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吉祥如意。祭祀高禖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人们通过这种巫教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

因此,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曲水流觞曲水流觞,也叫临水浮卵。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

曲水流觞称之为“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

上巳节的来历:追溯上巳节的来历,可以一直推至上古时期。传说伏羲氏与女娲捏土造人,繁衍后代,故而后人尊伏羲为“人祖”,并在淮阳一带修建太昊陵古庙,在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举行庙会,在此期间对伏羲进行朝拜。后来又逐渐定为在上巳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也正因为是为了祭祀造人的祖先,上巳节最初的诸多活动都与子孙繁衍有关。

“上巳节”的由来是什么?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

“上巳节”的由来:据说这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3月3是黄帝的诞辰。这个节日风俗习惯有畔浴、出游、吃荠菜煮鸡蛋、踏春出行、举行“笄礼”等风俗。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魏晋以后,上巳节就改名字了,被称为三月三,后面慢慢就流传下来。在这一天,有一些风俗习惯。首先是淋浴,又称为畔浴,是以春水洗涤污垢,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除去过去那一年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简单地说,就是去泡露天温泉。

在古代,人们认为男女不孕不育是鬼神导致的,所以就要利用上巳节这天的沐浴治疗,赶走鬼神和厄运。久而久之这个就流传下来,变成了一种习俗,变成上巳节的内容。其次,一定要吃荠菜煮鸡蛋,荠菜又被称为地菜、田儿菜等,春天正是吃它的最好时间。

这是一种生长在田地里面的野菜。这种野菜味道非常鲜美,而且很有营养,有药用价值,能够补虚健脾,清热利水,民间有着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民谚。另外,三月初三这一天,全家老小踏春出行,青年男女自由择偶。

三月初三春暖花开,所以上巳节这一天不仅祛邪求吉,也可以说是一个踏春的好时节。老人和孩子自由快活地春游,青年男女则在这一天泼水玩耍,自由选择心上人。我们可以说这一天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

不仅如此,古时汉族的少女要举行“笄礼”。古代女性在这一天举行成人仪式,所以这一天又被人们称为“女儿节”,众所周知,在古代,女子在未成年的时候头发是散落下来的,但是成年之后,女孩子就要像男生一样,举行加冠礼,在这里叫法不一样,是 “及笄”。也就是说在这一天可以把头发盘上去,代表他们正式成年了。以上就是这个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以及它的由来。

上巳节的来历 上巳节的简介


1.上巳节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之说,用兰汤以驱除邪气。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3.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一词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农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节的来历 上巳节的由来

导读:上巳节是一个节日,也叫三月三,我国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都在过这个节日,这个节日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都要隆重庆祝。每一个节日都有来历传说,那么上巳节的来历是什么?想知道上巳节的由来,上巳节的传说有哪些,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 另外,三月三上巳节与九月九重阳节相对应,正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一个在暮春,一个在暮秋,踏青和辞青也随之进入高潮。 上巳节的传说 纪念伏羲氏 上巳节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纪念黄帝诞辰 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传说,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

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庆祝西王母蟠桃会 道教兴起后认为农历三月三为西王母蟠桃会之日,每年此日各路神仙都会赴瑶池献礼祝寿,著名的“麻姑献寿”由此产生。

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中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

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纪念道教真武大帝 农历三月三日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

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继续浏览:

上一篇:中国常见的野生动物?中国野生动物有哪些

下一篇:如何编辑手机照片?手机照片怎么编辑文字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