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什么是中国天眼?中国天眼的学名叫什么

什么是中国天眼?中国天眼的学名叫什么

最佳回答2022-12-01

中国天眼一般指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是中国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什么是中国天眼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于2011年3月25日动工兴建  ;于2016年9月25日进行落成启动仪式,该科技基础设施进入试运行、试调试工作于2020年1月11日通过中国国家验收工作,正式开放运行  。

什么是中国天眼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建设了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大幅拓展人类的视野,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什么是中国天眼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的称作中国“天眼”。是由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采用中国科学家独创设计和我国贵州南部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设的一个约30个足球场大小的高灵敏度巨型射电望远镜。

其应用价值可以是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为国家安全服务;提供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地面观测;跟踪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服务于太空天气预报。

中国天眼的学名叫什么?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是当今射电天文学的“重器”。

对射电望远镜来说,把反射面做成抛物面的形状,然后在焦点位置放置一台接收机,就可以汇集天体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从而进行天文观测。抛物面的面积越大,汇集的信号就越多,也就越能探测到更暗弱、更遥远的天体。所以,自卡尔·央斯基意外发现射电天文观测窗口之后,各国天文学家就一直致力于建造反射面尽可能大的巨型射电望远镜。难度大、突破多,“中国天眼”在灵敏度上占据制高点到底能建口径多大的望远镜,取决于最终找到多大的洼地。

适宜的洼地非常难找,因为它要同时符合四大条件。首先要足够大、足够圆,否则只是开挖和支护成本就会让这个项目无法实现;其次,要远离人口密集区域,这样才能保证优良的电波环境;再次,不能积水,不然设备寿命难以保证;最后,还要有优良的地质条件,否则无法建成大型、高精度的天文观测设备。从1994年到2006年,南仁东带领团队,从8000多幅地图中选出300多个洼坑,再进一步将范围缩小至几十个。

团队几乎走遍这些洼地,现场踏勘,风餐露宿。最终,将台址定在贵州平塘县克度镇的大窝凼洼地。台址确定后,如何设计、如何实现、建成之后如何调试和使用,都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关键材料需从头研制。

“中国天眼”设计不同于世界上已有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首先体现在“视网膜”和“瞳孔”的设计上。“视网膜”指反射面;“瞳孔”指馈源舱,即放置接收宇宙外信号装置系统的舱体。作为世界首创,“中国天眼”的“视网膜”是主动反射面,可以改变形状,一会儿是球面,一会儿是抛物面。

具体来说,这张庞大的可动的“视网膜”是一张由6670根钢索编制的索网,挂在一个由50根巨大钢柱支撑的直径500米的圈梁上;索网上铺有4450块、380多种反射面单元;索网下方是2225根下拉索,每一根下拉索都被固定在地面上的作动器上,通过操纵作动器,拉动下拉索来改变索网形状,从而对天文信号进行收集和观测。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什么?

中国天眼学名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它的圈梁被50根6至50米高低不等的钢柱支在半空,周长约1.6公里。其反射面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中国天眼”不仅大,而且还很灵敏。中国“天眼”的灵敏度,是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埃菲尔斯伯格100米口径望远镜的10倍,是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2.25倍。

“中国天眼”有望探索外星人“中国天眼”有能力探索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可以将观测延伸至已知宇宙的边缘。在不远的未来,“中国天眼”将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观测脉冲星,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以及搜索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

也就是说,“中国天眼”不仅能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还能够捕捉外星人相关的信息。

中国天眼的简介

中国天眼,一般是指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属于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而兴建这类项目,一般都需要论证、立项、批准、实施、验收等多个标准过程,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天眼,天线口径500米,是全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同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其灵敏度提高约10倍而与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灵敏度高2.25倍,而且Arecibo 20°天顶角的工作极限,限制了观测天区,特别是限制联网观测能力。仅从技术指标来看,中国天眼确实领先于世界,相比世界各国的大型望远镜相比,都要更为先进。中国天眼,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这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而中国天眼在众多领域开展研究,在日地环境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推动了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什么?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它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探索宇宙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是当今射电天文学的“重器”,其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平行电磁波遇到抛物面反射后会汇聚到焦点的位置。对射电望远镜来说,把反射面做成抛物面的形状,然后在焦点位置放置一台接收机,就可以汇集天体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从而进行天文观测。抛物面的面积越大,汇集的信号就越多,也就越能探测到更暗弱、更遥远的天体。

“中国天眼”指的是什么?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目前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主要作用是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脉冲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

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成为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计时阵,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基于FAST的强大功能,如果银河系(直径约为15万光年)内存在外星人,他们的信息就很可能被发现。国际科研项目“搜寻外星人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丹·沃西默最近向中方提出,希望在FAST加装设备,可合作搜索外星人信号。扩展资料2017年10月1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就曾对外公布,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当时探测到数十颗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

截至2018年09月17日,FAST已经探测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已经有44颗得到认证。自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后,FAST望远镜就正式进入为期3到5年的调试期。巨星望远镜调试期都会涉及天文、测量、控制、电子学、机械、结构等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项强交叉学科的应用性研究,所以国际上传统大射电望远镜的调试周期很少低于4年。

FAST总工程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姜鹏说:“FAST巨大的接收面积注定了它有其他望远镜无法比拟的优势,即超高的灵敏度,但这也使得它的系统构成更为复杂,因此它的调试工作也更具有挑战性,也更容易受设备故障的影响。同时,还有30吨馈源舱漂在高空,安全风险也极大。

继续浏览:

上一篇:纤体瑜伽主要练什么?什么是纤体瑜伽

下一篇:亚航官网退票步骤?亚航怎么才能全额退款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