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林毒气是什么?超级化学武器神经毒剂沙林毒气
沙林,又叫沙林毒气,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英文名称Sarin,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化学式:(CH3)2CHOOPF(CH3) ,它是常用的军用毒剂,按伤害作用分类为神经性毒剂。

毒气
毒气是对生物体有害的气体的统称。毒气有自然界产生和人工制造两种;其中人工通过化学手段制造的毒气一般被用于军事目的,属于化学武器。有些毒气内所含的物质能够附着于红细胞,令红细胞的载氧量减低,愈多的毒气吸入,会使得红细胞的载氧量愈低。吸入过量的毒气可以令到人窒息,甚至死亡。

沙林,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研发的一种致命神经性毒气,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它可以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黏膜侵入人体,杀伤力极强,一旦散发出来,可以使1.2公里范围内的人死亡和受伤。它分液态和气态两种形式,一滴针眼大小的沙林毒气液体就能导致一名成人很快死亡。中毒后表现为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和剧烈抽搐等,严重的数分钟内死亡。
沙林毒气是什么(图文)
; 沙林毒气,学名叫甲氟膦酸异丙酯,英文名称Sarin,沙林这个中文名就是由此音译过来的,沙林毒气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是常用的军用毒剂,按伤害作用分类为神经性毒剂。 1995年3月20日清晨,原奥姆真理教部分信徒受麻原彰晃的指使,在东京市区3条地铁电车内施放沙林毒气,造成12人死亡、约5500人中毒、1036人住院治疗。
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也是日本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 一般说来,沙林毒气是可以通过呼吸或透过皮肤和眼结膜侵入人体的,对乙酰胆碱酯酶造成不可逆的抑制作用,这是其毒性的主要机制。受其侵袭后,会出现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支气管缩小和剧烈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几分钟内会窒息而死,须立即使用阿托品等药物进行治疗并进行人工呼吸施救。但是,事后这种毒气还是可能对神经、大脑和肝脏造成损伤。超级化学武器神经毒剂沙林毒气,到底有多厉害?
沙林毒气的杀伤力是超乎一般人想象的,在接触沙林毒气之后。人如果没有即使得到救治,会在几分钟内窒息而系。
沙林毒气可以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黏膜侵入人体,杀伤力极强,可以使1.2公里范围内的人死亡和受伤。沙林毒气分液态和气态两种形式,一滴针眼大小的沙林毒气液体就能导致一名成人很快死亡,属于世界十大致命毒药。在常温状态下,沙林极易挥发,靠自然蒸发就可以达到致命浓度。中毒后表现为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和剧烈抽搐等,严重的数分钟内死亡。德国因为在一战中就有使用毒气弹的经历。导致有很多人认为沙林是二战中希特勒旗下研究人员研制出来的化学武器。其实是在研制杀虫剂的过程中,德国化学家意外地从纯化杀虫剂中分离出一种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无色,有微弱的水果香味,易挥发,散入空气中后,很容易通过人的呼吸道和皮肤粘膜进入人体,然后引起人的中枢神经麻痹,从而快速导致人的死亡。
因为是施拉德、安布罗斯、吕第格、范•德尔•林德4人共同发现的,所以这种毒气以上述4人名字中的5个字母命名为“沙林”(Sarin)。纳粹分子在听说了这种毒气后马上就意识到它在军事上的应用价值,于是开始投入生产,制造出沙林毒气弹。不过即使是1944年德国纳粹在与盟军的交战过程中,希特勒也因为顾虑最终没有同意对盟军使用沙林毒气。
也就是说,二战之前沙林毒气并没有直接用于战争。当后来沙林毒气被应用于战争后,人们很快意识到了这一武器的危险性。国际社会上很快出现了禁止神经毒气的呼声。
不过在1995年的时候,在日本还是产生了一场因沙林毒气引起的恐怖袭击事件。
军事上常用的“沙林毒气”是什么?
沙林毒气即沙林。沙林,又叫沙林毒气,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英文名称Sarin,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
二战时以“新星六号”冠名。1995年在日本东京发生了沙林毒气事件是二战后最大的沙林中毒事件。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